文/王艺姝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王冬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 授
在我国,由于国情的影响,地域性建筑创作与建筑创作几乎同时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但地域性建筑因其独特的优越性,早在其20年前就被我国学者判断为成就最高的创作[1]。
从知网统计的“建筑创作”发文量中可以看出,以“地域性建筑”为主题的发文量于近10 年占比较高,再查阅相关网站的首页案例及案例的建筑评论,可以认为“地域性”已是建筑创作、评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图1)。从其思想发端到当代实践,地域性建筑创作可谓从边缘走向主题。
在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中,西南地区比较特殊。这里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别样的地域文化,并且,在激进与理性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总体滞后但部分繁荣的经济环境①。特殊的地域条件让自然与人工、乡土与都市得以在此共生,西南地区也因此成为研究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重要区域。
不同于言语、语言、语境的单向性,话语具有可被书写与讨论的双向性。话语反映着时代性的问题,常被提取并表达于文献的关键词中,代表着不同的观念、思想。根据知网综合影响因子的排序,《新建筑》《时代建筑》《建筑学报》《南方建筑》位列前四,并且,四个期刊所关注的问题与当代建筑创作的内容联系紧密,这有助于我们较迅速且全面地把握时代性的研究成果,因此选取它们作为文献来源。在此基础之上,以西南地区为范围,检索“地域性建筑”,共得到456 篇文献。通过Citespace 软件提取这些文献中的关键词并聚类,得到由多个话语组成的“话语类团”②。
在本次聚类中,系统自动生成节点809个,节点连线1024 条,聚类模块值(Q 值)为0.9481(>0.5),聚类平均轮廓值(S 值)为0.5596(>0.3),聚类结构合理。聚类后形成六个类团(图2),分别是“文化名城”“学术会展”“城市设计”“空间体验”“意境表达”与“可持续建造”。其中,“空间体验”“意境表达”“可持续建造”与建筑创作联系紧密。
根据袁晶晶、周毅刚(2021)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发展历程的总结,可以判断2000年为地域性意识觉醒的节点③。以西南地区为例,2000 年以前,地域性建筑创作的高频话语多围绕建筑的基本问题展开,但在2000 年后,关于“体验”“可持续”“城市”“叙事”“符号”“空间”“类型”这类话语出现的频率更高(表1),并且,与建筑创作紧密相关的三个类团也形成于这一时期。
表1 不同时间段的关键词共现图(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对比2000 年前后的关键词词性,可以发现,前者多为基础的功能词,而后者多为发散的概念词,这反映出学者对地域性建筑的关注点整体呈现从功能到情感、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表2)。在这个不断抽象的过程中,高频话语也更显现出普适性。
表2 高频话语中的表征与本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普适性”形容事物普遍适用于某一领域,其英文Generality、Universality 也可翻译为世界性、通用性;而“地域性”表示某区域内的事物应具有共同的特性,其英文Regionality也可翻译为地区性、区域性。
不同于西方,建筑创作在我国没有经历充分的理论进化和实践检验,因此我们面对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时,就像在做一道选择题。然而,单项选择无法处理我国多样、复杂的地域环境,所以在建筑创作的早期,可以看到不同思想、观念并驾齐驱,当时的创作思潮是多元化的[2]。思潮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想倾向,“多元化的思潮”描述的是我国2000 年以前的建筑学环境。如今,地域性建筑创作从边缘走向主题,那么思想的倾向就是地域性的。
“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话语向普适性转变”表明话语的适用范围超越了地域限制,虽然从字面上看,普适性似乎削弱了地域性的个性,但在地域性的思潮下,普适性则反映出对“地域性”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并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④。
话语由地域性转向普适性的成因大体有以下三点。
(1)在全球化环境下,各地域的建筑遇到的共性问题越发突出,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方法也越发相似。
(2)建筑的艺术性在物质丰富的当代更加凸显。艺术表现出主体对事物的情感认同,而地域性建筑对人、地的关怀需要通过艺术性的方式来表达。
(3)在处理不同地域文化时,普适性的创作逻辑能使认知的切入点相对全面,降低不确定因素对创作的影响,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地域性建筑的“地域性”只是建筑的表征,而“普适性”揭示了建筑的本质。自现代主义以来,“建筑的本质就是空间”弱化了建筑能够存在于世上的前提条件——人的意志与环境的承载。地域性建筑的出现则是对这种认知的补充,其强调了建筑应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连接。
在与建筑创作联系紧密的三个话语类团中,“空间体验”“意境表达”与“可持续建造”分别体现了创作对建筑空间的塑造、对人类情感体验上的关怀以及对保护生态的关注。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地域性建筑的本质特征,笔者经查阅类团的节点信息⑤,从中选取部分案例作为补充说明。
根据功能的差异,这些案例可被分为文化类、旅游类、教育类、居住及社区服务类。通过梳理案例的表征,可以明显感觉到文化类、旅游类创作更注重“意境表达”以及游客对地理环境、本土生活、当地事件的“空间体验”;教育类、居住及社区服务类则更关心当地人的使用感受,在“空间体验”方面着重塑造日常生活;服务于本地人的创作中,“可持续”的设计明显多于其他类型。同时,根据选址的差异可以发现位于原始自然风貌较好地带的创作在“意境表达”上更胜一筹;位于镇、县、古城这类民俗风貌较集中的创作更注重“空间体验”;都市中的创作会体现更多对“可持续建造”的思考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2.1 空间体验——叙事的层次
地域性建筑的“空间体验”强调空间的逻辑性与叙事效果,因为大自然本就是由富有层次的图景组成。在创作中,塑造空间体验的灵感也常常源于大自然。
西南地区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山丘、盆地、岩石、断崖、森林、湿地……因此,抽象化的地质层次常被转化为空间体验的表征。例如,重庆桃源居社区中心通过地势的顺应将山体融入建筑空间;汶川大地震纪念馆通过对建筑形体的操作,在体量之间形成通道,塑造出地震后断裂的山体;三胜车渡服务站通过阶梯的设置,暗示重庆独特的山地环境。
若将以上案例的地域特质抽离,空间就是构建意境的基础,而体验的营造就是将一个个空间符号连接起来的关联结构。拉康(Jacques Lacan,法国心理学家)的能指理论指出,语言结构中的能指本身无意义,所指只有通过能指与能指间产生的关联结构(能指链)体现出来[3]。流畅、富有层次的空间体验能让读者沉浸于故事中,从而更好地接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3.2.2 意境表达——精准的治愈
英国哲学家阿兰· 德波顿(Alain deBotton)提出“建筑是‘人的渴望’”。在建筑学中,意境就是人的渴望与创作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渴望”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登上世界发展的舞台,这时候“渴望”表现为强烈的民族情感;20 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渴望”表现为对时尚的追求;2010 年前后,物质的富足让“度假”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4],这时候“渴望”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地域性建筑也就成为游客心灵的庇护所。
意境表达将地域特质集中体现于作品中,运用符号、类型营造出当地的文化景观,从而在短时间内为游客提供最大程度的情感体验。但是本地居民的诉求与外来游客的渴望不同,例如华黎在民族小学的设计中延续了小镇的肌理,再现日常生活图景的同时,将灾难带来的伤痛弱化;成都蓝顶艺术基地中,刘家琨用“坝坝”塑造非功能空间,调和艺术工作与当地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除了游客与居民的差异,不同身份,如大众与艺术家的渴望也是不同的,在西藏阿里苹果小学的设计中,王晖用变形的墙体延续日常生活的情景,但艺术家赵青设计的青庐与太阳宫就更加注重修行意境的表达。
普利兹克奖章背后所刻的建筑三原则之亨利·沃顿版本中,Beauty(美观)被Delight(愉悦)代替⑥。“愉悦”一部分源于建筑的美观,另一部分源于建筑对人精神上的治愈[5]。在地域性建筑中,意境的表达能够治愈心灵,并且,表达的指向性让治愈更加精准。
3.2.3 可持续建造——谦虚的姿态
“可持续”形容建造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但同时也强调建造应以一种生长、延续的方式进行。地域性建筑的实践常位于自然乡土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孕育地域文化的基础,这就让创作产生了保护环境、延续文明的使命感。
在高频话语中,“轻介入”表达了创作者及其作品对环境的态度。相比一些张扬与标新立异的做法,地域性建筑总是以一种谦虚的姿态存在于环境之中,例如,在大理慢屋·极目中,创作者在处理新旧共存的问题上尽可能弱化改变,让建筑与环境融合,仿佛生长于村落之中。于坚用“后退的”形容自己的写作,其文字中透露着对事物、时代的居敬。地域性建筑的保守与理性在这个时代也是“后退的”,这样看似有些过于谨慎的做法能让使用者与建筑本身获得归属感,从而持续、健康地共存于我们的星球之上。
文章虽未讨论地域性建筑创作在未来的发展问题,但就目前的创作热潮而言,笔者对当代创作提出以下反思。
(1)不应套用方法论:地域性建筑给予我们的启发是普适性的,这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参考,但建筑是复杂的人类活动,其建造还应回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避免过度虚化:虽然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注重建筑给予人的愉悦感,但其建造仍然应落实于坚固、适用的建筑原则之上。
(3)防止管状视野:在快速行径中,眼睛一直平视会导致视域收缩问题,造成视觉疲劳,这就需要我们适当放慢脚步,环顾四周。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地域性建筑无疑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关怀,其创作也愈发流行,但我们应认识到地域性建筑在当代的主题地位只是人类观念变化的表征,而非建造的目的,若仅追求其地域性的外表,或者仅对自然、人文作单一回应都容易让创作走入套用方法论、过度虚化与管状视野的困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风格、类型的建筑,而抓住本质、不断调试并达到适宜才是创作的根本目的。
注释:
①根据2020年我国七大区GDP的统计,西南地区位于第五位。根据2020我国前十经济城市排名,成、渝位列其中。
②“话语类团”是一个组合词,是在诸多话语中,通过Citespace的聚类算法,找到出现频率接近的关键词,并将它们组成一类。同一话语在不同文献中由于表达方式不同,反映在关键词上会产生略微差异。以类团来讨论话语能够减少这种差异,并将同类理论、案例聚集在一起,便于查阅与分析。
③袁晶晶,周毅刚在《近代以来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概况与多样表达》一文中总结1990—2000年为地域性的理论建构与环境意识觉醒。
④http://www.xxxedu.net/article.php?id=52545。
⑤Citespace聚类类团中,相同的关键词表现为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包含一篇或多篇文献,通过对节点信息的查阅可得到与类团关联较紧密的文献。
⑥1414年的拉丁文抄本的建筑三原则为Firmitas、Utilitas、Venustas,之后被翻译为Solidity、Appropriateness(Utility)、Beauty,直到1624年亨利·沃顿在其《建筑的要素》中将其调整为Firmness、Commodity、De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