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宇迪 黄明星(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感染科)
乙肝病毒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直接的抗病毒治疗,但是针对病毒本身的治疗就像外来的雇佣兵,对血清里的病毒清除率比较高,但是对细胞内特别是乙肝病毒的cccDNA效果较差,这也是通常治疗后乙肝复发的原因之一。而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激活体内原有的“士兵”,通过这些机体自有的“免疫军团”来长期监控并且消灭病毒,免疫治疗方法的概念由此而生。
与很多急性传染病不同,大多数的乙肝感染主要是慢性感染,这主要和我们机体的“士兵”——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乙肝病毒有自己特殊的伪装能力,可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除此之外,还会使机体特异性适应性t细胞产生耗竭,降低免疫系统对于感染乙肝病毒肝细胞的细胞杀伤能力。而免疫疗法则是针对功能失调的免疫系统,通过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恢复,诱导新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反应,并诱导有效的 t 细胞反应。
目前针对乙肝的免疫学疗法主要为两种,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针对免疫系统。
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可以说,他就是人体免疫军团中的“哨兵”,通过激活PRRs可以加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激活其针对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目前的研究中的PRRs激动剂主要包括Toll 样受体的TLR-7配体GS-9620和TLR-8配体GS-9688、胸腺素α1 (Tα1)、载脂蛋白B 编辑酶催化多肽类似物3(APOBEC3)。其中GS-9620和GS-9688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不错的HBsAg和HBV DNA抑制能力,但是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并不明显,胸腺素α1则是在与恩替卡韦联用的临床试验中在抑制CHB 患者的肝细胞性肝癌(HCC)发展方面比单用恩替卡韦有更好的疗效。而关于APOBEC3的研究虽然还未进入临床阶段,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可以导致 cccDNA 降解,在未来治疗乙肝过程中或许会发挥不错的作用。
免疫细胞有“自律机制”,会产生抑制自身的蛋白小分子,防止免疫过激,对机体自身细胞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肝脏内的免疫细胞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会使得感染的肝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所以通过抑制这种免疫细胞的“自律作用”可以加强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其灭杀的功能。目前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中,抗pd-l1单克隆抗体(MEDI2790) 在HBeAg 阳性患者的治疗中增强了hbv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CTLA-4受体阻滞剂 Ipilimumab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同时降低了肝炎病毒的载量。
根除 HBV 感染的可能方案有很多,虽然免疫治疗的研究仍处于临床试验或者更早的阶段,但是已经让我们看到治愈乙肝的希望。将针对病毒本身(DAAs)的药物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可能是达到功能性治愈的最合理途径。许多不同药物的试验正在进行,希望能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