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高等教育面临形势与挑战及对体育类专业建设的启示

2022-10-24 07:42吕万刚季彦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专业

吕万刚,季彦霞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显然,实现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新时代体育高等教育面临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国家战略以及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体育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类专业建设是体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载体,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结合点,是实现体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事关体育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多年来,体育类专业一直致力于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断加强建设和发展,然而目前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体育学类专业如何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以国家战略、体育事业发展等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突显特色,是新时期体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 我国体育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我国体育高等教育肩负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任,《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应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1],而人才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为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分析我国体育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国际国内体育发展的形势与挑战,进而厘清国家、社会对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是体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

1.1 国际体育发展趋势的新命题

新时代的中国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2],交织着新冠疫情的影响,深受国际体育发展外部环境的影响。(1)体育的科学化是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体育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和体育治理的数字化。竞技体育科技化体现在竞技体育科学训练、国际赛场高科技竞争环境等,科技化水平甚至成为竞技体育决战胜负的关键法码。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对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挑战,也是对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考验;数字化发展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趋势[3],也是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支撑。另外,科技含量也是决定体育产业产品国际化竞争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2)体育产业化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等,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带动就业、旅游等相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已形成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的完整体育产业链。体育对GDP的贡献率发挥着比许多传统经济部门更为重要的作用[4],未来体育产业将成为四大产业之一,成为支柱产业。(3)体育大众化是全民健身的终极目标,也是体育发展的根基。体育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大众体育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使人类健康倍受威胁,经济发展、体育产业遭遇重创,大众体育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政府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手段。另外,新时代体育大众化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体育活动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由现场参与转变为线上互动,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倍受崇尚。(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体育国际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体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以完善体育外交体系为途径,以参与职业体育国际赛事为桥梁,以构建“一带一路”体育融合发展体系为特色,以提高体育国际话语权为重点,在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家影响力、提升参与国际体育治理能力、促进国际关系建设等方面赋予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高等教育新使命。然而,国际化体育人才培养面临学科与专业建设不完善、实习渠道不畅通等困境[5]。显然,以体育学专业建设为抓手,强化体育人力资源的高质量输出,是促进体育科学化、产业化、大众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部署所向,是实现中国在体育高等教育领域发挥大国担当的目标所需。

1.2 国家战略布局的新使命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体育强有力的支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成为推动中国体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健康产业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蕴含巨大潜力[6],而运动健康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发展运动健康产业,是建设健康中国、衍生体育产业链的必然要求,其中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是运动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2019年9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发布,从顶层设计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对外体育交流等5大战略任务[7],强调学校体育教育应注重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促进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要求通过发挥体医融合、体教融合的作用,以解决全民健身参与不足、效果欠佳等问题,使中国体育发展补短板、强弱项[8],真正达到全方位提高。

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从宏观高度勾勒出体育的多维价值,将体育与人类健康紧密相连,包涵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超越自我的竞技精神的巨大魅力;“以体育人”,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民对阳光、向上、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实现经济增长;通过传播体育文化建构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9]。国家战略总体上强调了发挥体育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为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画出了重点、提出了要求。体育高等教育要拥有一流的视野和高度、一流的情怀和胸襟、一流的勇气和担当[10],承担起体育保健、运动康复、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体育社会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助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

1.3 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国家战略规划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宏观方向和重点领域,体育事业各个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新特征和新趋势进一步明确了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11]。高中课程标准的变化均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高中最多学时的学科,“必修+自选”模式使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运动技能,围绕核心素养指标,注重学业质量的分级评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重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三大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12]。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基础体育教育改革,要求体育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转变观念,从“重技术教学”向“重核心素养培养”转变,以核心素养为纲,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评价的改革设计。

竞技体育发展聚焦于影响竞技成绩提高的核心因素,呈现训练恢复科学化、训练康复前移化、训练观念创新化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需要体育高等教育为竞技体育发展培养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体能训练及其他相关人才,包括一流教练员、专业体能训练师和康复师等高科技专业人才,这是竞技体育训练科技化、现代化的支撑力量。

以《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为标志的全民健身战略进入深化实施阶段,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进一步推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平衡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战略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体育高等教育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明确培养目标,培养优秀的全民健身服务人才和指导人才。

体育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运作模式由政府运作走向市场化运作,从价格优势走向品牌优势,由精英体育走向大众体育,大战略由国内走向国际化,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其他产业相融合。体育产业发展需要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旅游、休闲体育、运动康复等全方位、多样化的专业人才,需要体育高等教育重点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目录变迁、开设现状及建设任务

专业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13]。多年来,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目录的变迁、高校体育类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国家一流专业评审结果显示出体育类专业回应社会需求的建设与发展现状。新时期,面向国家、社会需求,建设一流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体育类专业的根本任务。

2.1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目录变迁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目录是高等学校体育学科教学资源配置的体制性依据,规定高等学校体育学科专业设置范围和体育课程的开设[14]。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目录的调整,对体育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从1963年《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到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再到2020年体育类专业目录的更新,历经1993、1998和2012年3次调整,共6次更新,从2012年7个专业增加到12个专业(见图1),其中运动康复和运动能力开发专业可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体育类专业目录的变迁清晰地显示出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衍生、整合、迭加、演变、新生的历史进程。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在这个演进进程中不断调整设置布局以适应体育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同时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图1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目录变迁(1963—2020)Figure1 The Chan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atalogue(1963—2020)

2.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现状

2017年至今,新增体育类专业6个,呈拓展态势(见图2)。(1)以增量促发展,2017年,武汉体育学院率先增设体能训练专业,同年北京体育大学、张家口学院增设冰雪专业,目前开展体能训练专业和冰雪运动专业的高校分别已达10个和11个,为各项目奥运备战提供科技服务和优秀人才培养。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和山东体育学院分别首次增设体育旅游专业和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目前开设院校均增至6个。(2)以创新提质量。为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形式,与邦尼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专业共建协议,共同筹建山东体育学院国际电子竞技学院。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首次开设智能体育工程专业,该专业属于体育学科与现代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首次增设运动能力开发专业,是对人体运动或训练过程中综合运动能力进行测量、分析与调控的科学体系,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融合特征。专业通过招生来源的改革与培养方案的创新结合,在继承体育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吸纳、融合并延伸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能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等传统体育学专业中割裂开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主要就业方向为职业联赛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和社会体育机构。

图2 新增专业及开设学校(2017—2020)Figure2 New Majors and Schools with New Majors(2017—2020)

近年来,除新增专业发展较快以外,其他体育类专业设置及布点也发生了诸多变化。2012年,体育类专业目录中5个专业的布点数量均减少,其中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为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有其控制招生规模的必然逻辑,而运动康复和休闲体育专业作为2012年新增特设专业,实现了跨越式翻倍增长(见表1)。特设专业中运动康复专业增速最快,在体育类专业的对比中排名第一,部分医科类大学也开始设置该专业。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高校体育类专业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体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

2019—2021年国家一流专业评审结果显示,124所高校的163个体育类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反映出我国体育类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其中体育教育专业61个、运动训练24个、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3个;获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一流专业占该专业总布点数量的比例最多(30%),其次是运动人体科学(27%)和运动训练专业(26%)(见表1)。可见,传统专业建设普遍较好,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水平有待加强。

表1 体育类本科专业目录变化(2012—2020版)及专业布点情况一览表Table1 A List of the Changes in the Catalogue of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2—2020)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alties

2.3 体育类专业建设的现实问题

(1)体育类专业设置缺乏对学科方向的凝练。当前专业建设中,许多专业对比本校学科布局和发展而言方向并不明显,尤其是特设专业和新增专业布点忽略了专业建设应有的学科根基和支撑学科建设的任务。(2)专业建设理念与实践脱节。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与用未有效对接[15],这是由专业建设理念以及各环节设计脱离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所造成,如专业建设仍是单纯学科导向而不是产出导向;实践课程设计薄弱、教学理念方法与时代脱钩等。(3)专业建设整体质量不高。培养目标同一化、课程体系总体不完善、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师资队伍缺乏高层次人才等,这些问题都要求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育立足战略层面,加强专业建设改革的顶层设计[16]。

2.4 体育类专业建设的任务

加强体育类专业建设,建设一流专业,是体育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一方面,通过专业建设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价值取向,也是体育高等教育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内涵式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为国家、社会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是体育类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

围绕“双一流”的3个核心要素,即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人才、培育一流科研成果,对体育一流专业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秉承先进产出导向理念,紧密联系实践需求进行专业建设;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支持专业建设与发展;专业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来支撑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要着重打造特色,并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以一流课程建设作为支撑,打造“金课”,共同提升高等教育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3 对体育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国际体育发展趋势,满足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和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类专业人才日益多元化、高质化的需求,规避体育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体育类专业建设始终应以需求侧分析为依据、以先进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保证、以专业教学管理为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

3.1 以OBE理念为指导,准确把握体育类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专业建设要定位服务国家、社会与学校自身发展的“契合点”,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以《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体育专业国标》)为基础[17],从学科建设的整体观、全局观、战略观角度,顺应国际体育发展趋势,面向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点,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引领体育类专业建设方向。(1)向大体育、大健康方向发展,根据国家战略对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提升体育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2)走体育+、+体育的融合发展道路,在学科交叉创新实践中逐渐培育比较优势,形成学科专业特色。医科类、旅游类、工科类等与大健康产业、体育旅游、人工智能等人才培养相关高校应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育旅游和体育智能工程等专业建设,或与体育类高校、企业合作共建专业。

3.2 清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体育类专业人才目标定位要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体育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细致精准定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特色,避免人才培养趋同化。目前,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建立与发展时间最长的体育类专业,其人才目标主要是三基教育。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向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培育中小学师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学生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新时代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另外,对于不同类型学校,体育院校与综合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各有侧重,如体育教育专业,综合院校的培养应根据学科优势有所侧重,在体育院校则可以发挥技术的竞争优势,着重打造体育教育专业运动项目教育特色。

3.3 构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专业建设要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立足地域资源优势和学校学科优势,使体育人才培养高度契合社会需求,构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体教融合为抓手,依托学校多类型社会实践基地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课程共创、师资共培、项目共研、就业共助等协同互助的具体方法,建立以高校为核心,由社会、企业、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治理新格局。进一步密切各专业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开发特色课程、组织实施专业实践,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同相关企业、体育系统专业队等建立良好伙伴关系。通过进一步优化合作环境、培养方案、师资结构、实践项目等,让学生在静心潜学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走出校园参与职场实践,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做、做中学”;通过兴趣小组、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等,让学生“走”出去。另外,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完成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目标。

3.4 建立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延伸和落脚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体育学类课程建设应以《体育专业国标》为基础,结合本校专业办学条件特点和本地社会需求,确定有特色的专业素养相关核心知识体系[18]。

(1)构建有重点、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等总体框架的设计要完善且有层次;通识课程的设计具有人文性,体现多元知识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且突出思政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专业教育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为重点。专业基础课程体现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方式。打造特色是建设一流课程的关键,依据本校学科优势,依据《体育专业国标》“3+X”的灵活性空间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特色,如在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可将冰雪运动相关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的“3+X”项目,以体教深度融合助力冰雪项目普及。

(2)以OBE理念为指导,将课程提质贯穿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中,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产出导向的课程设计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总纲,以学生毕业规格要求为导向,从支撑专业建设角度,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评价等进行总体设计。1)课程目标要对标专业培养目标中对毕业生培养规格的要求;2)课程内容要突出高阶性,从研究教师教什么转变为研究学生需要什么,依据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选择支撑度强、实用性、前沿性的内容;3)注重综合应用多媒体、网络、现场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研究怎么教转变为研究学生怎么学,从教师教多少转变为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能应用多少,利用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方法将线下与线上资源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自主式学习环境。教学评价的主体、类型、内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改变教学评价的单一评价功能,充分利用评价结果的诊断、反馈、改进功能,形成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闭环。

3.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队伍是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核心保障,包括专业负责人以及课程思政团队、基层教学团队和支部等,应从质量、数量和保障方面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方面,高尚的师德师风、学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基础,团队要牢固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等教授能力、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学历和教学经验、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等。数量方面,由于体育学类专业教学具备特殊性,专业技能类课程需要实行20~25人小班化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故对承担运动技能课程的教师比例提出较高要求,因而专业师资在数量上应符合体育高等院校师生比标准的要求。政策、制度保障方面,应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培养、考核、评价、奖惩等政策制度,健全优秀教学团队的培养机制。建立师资队伍培养制度,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注重教学领军人才培养,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深造和学习;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尤其激励技术技能类教师进行相关学科理论学习,鼓励其参与相关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补其理论短板;鼓励师资队伍拓宽研究领域,以满足未来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硬性制度,尤其强化教授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负责制,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形成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专业教学团队。另外,利用考核、评聘制度的设计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潜力。

3.6 强化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强化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运行、评价与监控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也是师生成长的需要。在运行上,建设智慧教学平台,强化科技引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如利用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打造一流课程申报、评审、运行管理,加强优质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在评价上,重点关注课程内容能否支撑课程目标,每一堂课的课程思政如何体现;术科课程强调过程评价,优化评价内容提高评价效果;以评价教师为抓手,对出现问题的教师进行追踪式评价。在监控上,重点关注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学生近3年的就业率、升学率、竞赛成绩、创新创业、参加国家级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情况,加快制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闭环。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对毕业生近期(当年毕业生)、中期(毕业五年)的就业满意度、收入、就业岗位适应性、工作与专业相关性等进行跟踪调查,形成数据反馈,可作为专业建设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

4 结语

多年来,作为体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体育类专业经历了历史变迁,在不断建设发展与完善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在促进高等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体育类专业建设要实事求是地从学校学科建设与国家、社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以产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凝练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优化专业布局、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流课程、打造优秀专业人才队伍、完善适合学科专业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持续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推进体育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专业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