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明(天长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天长市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市、人才强市、工业立市、乡村振兴五大战略,推进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金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连续4 年进入科技创新全国百强县,连续2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科技创新工作列入省政府首次督查激励三个县市(区)之一,2020 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集体。现有规上企业513家、亿元企业120 家、高新技术企业203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1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5 家、万人发明专利29.4 件、省级研发平台70 家。2021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1 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3%。
连续举办30 届人才科技节,开展政策兑现、先进表彰、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高峰论坛、成果发布等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批“千秋英才”“创业新星”,百余名企业家及科技工作者当选;成功举办四届天长市创新创业大赛,200 多个优秀项目参赛,32 个项目获滁州市以上奖励。
滁州高新区先后荣获国家火炬仪器仪表产业特色基地、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县城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2022 年6 月8日,滁州高新区被国务院审批为国家高新区,天长省级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 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 家、国家星创天地1 家,省级众创空间3 家,已入驻企业和团队近300 家。
先后出台《天长市科技创新奖励补助办法》《天长市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天长市人才激励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激发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暂行办法》等创新政策。每年为200 余家科技型企业减免所得税近6000 万元,兑现各级科技创新奖补政策资金5000 万元以上。2021 年科技公共财政支出为2.5 亿元,占全年公共财政支出的3.55%。
建成全省县级首家科技大市场,线上集聚百所高校院所、4 千余名专家、4 万余条科技成果资源,线下1400 平方米办公场所,分为咨询服务区、成果展示区、活动开展区。已服务2000 多家企业,建立500 多名企业科技联络员队伍,年均发布超千条需求信息。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50.55 亿元,占GDP 24.2%。
建成占地200 亩、建筑面积16.4 万平方米的天长人才科创城,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引领、研发机构集聚、人才创业示范、电子信息产业集中五大功能区,被列为滁州市十大创新平台。已入驻2 家专业孵化器、2 家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3 家高层次人才团队、12 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等。正在建设5000 平方米的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
举全市之力投入30 亿元引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泛美航空大学在天长建立新校区,入驻在校师生3000 余人;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设立人才驿站;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20 多家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三年来,共聘引15 名院士、25 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20 名博士、22 名高端科技人才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在天长担任顾问或创办企业。领军人才杨立友团队获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A 类1000 万元资金支持,李永军团队已实现年销售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正在筹备IPO 工作,三个项目成功进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
全市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70 家,其中4 家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 家院士工作站、31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 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248 家规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天长市与合肥工业大学成功探索出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的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天长模式”,得到国务院第八督察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的充分肯定,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作出批示,要求省委政研室牵头,省发改委、滁州市政府等组建省委联合调研组,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天长模式”的调研报告》,并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四题”模式的核心在政府通过“揭榜挂帅”以项目支持的方式把由企业独立承担的创新风险,变为政府和企业共担,打通了从产业到科研的需求关和从科研到产业的应用关。三年来已实施百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仅合工大就与天长市共实施了2 个平台、3 个省科技重大专项、8 个产业共性、4 个软课题、11 项校企合作等项目,实现校地由单一项目合作向研发转化、科技孵化、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创新链全链条合作。
开展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于2020 年4 月成立了服务县域经济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先后招引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等14 家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聘任开展技术需求征集的常驻特派员14 名,从事技术研发的特派员41 名。近两年安排法人单位工作经费334.2 万元,项目经费1295 万元,实施研发项目41 个。
开展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乡村振兴。从2017 年开始先后备案5 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21 年11 月启动科技特派员结对行政村全覆盖工作,分两批在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四家单位选聘特派员62 名,结对全市146 个村的336 个经济主体,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将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由点向面、由一产向二三产、由技术向政策和技术相结合转变。《安徽日报》2022 年1 月12 日9 版头条,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再出发》对天长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做了长篇报道。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科技经费2亿元以上,占天长市财政年度一般预算3%以上,其中由科技部门直接掌握使用的近1 亿元。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利用社会资本成立市科技型企业互助资金协会,搭建企业间资金互助平台,年均发放贷款超百笔,年贷款金额超亿元。建立了5 亿元的天长创新产业基金、4 亿元的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正筹建5 亿元的天长市科学家基金。
争取金融资本投入。2019 年1 月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已为79 户科技型企业担保,担保余额5.47 亿元。2021 年8 月成立滁州市首家“科技支行”,推出科特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和上市贷等4 款融资产品,累计发放11 笔5090 万元。
利用资本市场募资。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创新资金,累计兑现上市奖补资金超千万元,鑫铂股份2021 年2 月成功在A 股上市,募集资金4.8 亿元。
2021 年,天长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在孵中小科技型企业101 家,累计毕业科技型企业200 余家。扶持36 家企业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地设立研发飞地。
通过资金扶持、系统培训、规范管理等措施,培育了5 家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技术需求征集、产学研对接、高企申报、专利申请、项目实施、人才引育、成果登记转化等工作开展全方位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现累计服务企业超2000 家。
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电磁兼容微波暗室、电磁吸收材料与器件、高分子绝缘材料工程3 个实验室,水平国内领先。建成安徽省热工仪表、控制电缆2 家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依托天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获批了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主导产业“生产+加工+科技”功能板块,重点打造12 万亩绿色水稻生产基地、3 万亩优质芡实生产基地、4200 亩农产品加工物流集聚区;建设农业多功能拓展园、稻米文化展示馆、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和乡村振兴展示馆;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 个,竣工投产项目3 个。两年建设了44 个实体项目,完成投资10.87 亿元。
围绕优质粮油、优质畜禽、独特芡实等六大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累计实施20 多项农业科技项目。
开展了天长三黄鸡、千秋山羊、天长芡实等农业资源保护工作。“天长芡实”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数达到132 个。
分别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 个镇街农技站、结对行政村特派员,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累计推广新技术40 项、引进新品种28 个,转化肉羊高床养殖、麦茬稻绿色高效种植等农业技术成果10 项,辐射带动服务农户2000 余户。
依托奇客营星创天地,开展创业培训;依托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培训班;依托省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种养大户和农场主。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开展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创建。
一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将市区34 平方千米区域划分为1850 个单元网格,普查各类城市部件185007 个。已向35 个职能单位派遣城市管理类案件85399 件,累计办结83096 件,办结率达97.30%。二是创新“红色物业”管理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红色网格+城市管家”模式,建设完成以基层治理为抓手,以物业管理为突破口的“红色物业”系统。三是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智慧政务、政府云平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从“窗口办”到“指尖办”,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四是建设智能公交。建设了以公交行业监管、智能调度、运营管理、场站管理、公众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交智能化系统。五是农业数字化总体框架已现雏形。已建成智慧农业智慧调度中心1 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25 个,实施汇聚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关键数据,无缝对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物联网平台等管理平台。另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数字化智慧系统。
天长市中医院、人民医院等单位实施了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天长市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技术应用”等10 多项医疗新技术科研项目;20 家医疗机构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为38860 名高血压和12377 名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药物;完成适龄妇女9000 例宫颈癌和4000 例乳腺癌免费筛查。推广“智医助理”应用,电子病历及外呼的月使用率均达90%以上。2021 年影像诊断中心会诊6231 例,完成电子健康卡注册49 万余人,实现线上预约就医、诊疗查询等服务。组织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实施省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等3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