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10-23 08:44邓徐英
医疗装备 2022年19期
关键词:波幅面神经面瘫

邓徐英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多表现为患侧面部上下表情肌瘫痪,使得口角漏气、嘴巴歪向健康一侧、眼睛闭合无力或难以闭合,给患者面部美观及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临床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多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对应护理措施,以加快症状消失,促进面部功能恢复。但常规康复护理整体干预效果有限,仍需进一步优化康复方案。中医将周围性面瘫归属于“吊线风”“歪嘴巴”等范畴,认为其多由风寒袭络所致,而中医护理技术在祛风散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温针灸为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针刺穴位后再于针柄点燃艾条,经针体传入热力,以起到行气活血、温通经脉之效[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为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各42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1.25±4.36)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23.35±1.49)kg/m2;左侧面瘫22 例,右侧面瘫20 例;病程1~5 d,平均(2.86±0.42)d。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23~67 岁,平均(41.31±4.39)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23.38±1.52)kg/m2;左侧面瘫24 例,右侧面瘫18 例;病程1~5 d,平均(2.90±0.40)d。一般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神经病学》[5]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单侧周围性面瘫,患侧闭目、皱眉等无力,口角歪斜向对侧,可伴有舌前味觉消退、同侧耳后疼痛等;中医符合《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6]中风寒袭络型面瘫的诊断标准,存在风寒史,急性起病,一侧面部板滞,口角歪斜,闭眼不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腮腺炎、中耳炎等引起的面瘫;存在温针灸禁忌证;双侧面瘫;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患者接受疾病宣教、心理辅导、用药指导、面部功能康复训练,其中面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抬眉(上提两侧眉目)、闭眼(两眼同时轻轻闭合,若患侧难以完全闭合,则可用示指指腹按摩眼眶下缘,之后用力闭眼)、耸鼻(往鼻子方向用力)、示齿(两侧口角一起运动,避免一侧发力)、努嘴(口唇用力收缩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鼓腮(若漏气则用手捏住口轮匝肌再鼓腮),20次/d,5 d 为1个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疗法干预:使患者保持坐位,选取患侧阳白、四白、下关、颊车、地仓、翳风、风池穴及双侧太冲、合谷、足三里穴,并随症配选患侧水沟、迎香、攒竹、承浆等穴;常规消毒后,使用规格为1~1.5寸无菌针灸针,轻轻刺入上述穴位,而后取1 cm 左右的艾条置于上述穴位针柄上,保持与皮肤1~3 cm 的距离,点燃艾条行温针灸30 min,治疗期间做好防烫工作,每穴灸2壮,1次/d,10 d 为1个周期,休息4 d 进行下一个周期。

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面肌肌电图及护理满意度。(1)面神经功能:干预前及干预2个周期后,以Portmann 评分、多伦多面神经分级系统量表(Toronto facial grading system,TFGS)评分评价两组面神经功能,其中Portmann 评分总分20分,评分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TFGS 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2)面肌肌电图:干预前及干预2个周期后,采用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KEYPOINT)检测两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波幅值。(3)护理满意度:干预2个周期后,向患者发放满意度量表(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CSQ-8)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32分,>24分为非常满意,17~24分为满意,9~16分为一般满意,≤8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面神经功能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Portmann 评分、TFGS 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ortmann 评分、TFG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Portmann 评分、TFGS 评分比较(分,±s)

注:TFGS 为多伦多面神经分级系统量表

组别 例数Portmann 评分 TFGS 评分干预前 干预2 个周期后 干预前 干预2 个周期后观察组 42 6.45±1.13 18.53±1.04 58.25±5.68 85.79±6.33对照组 42 6.51±1.18 16.89±1.32 58.48±5.83 80.47±6.25 t 0.238 6.325 0.183 3.876 P 0.813 0.000 0.855 0.000

2.2 面肌肌电图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眼轮匝肌波幅、口轮匝肌波幅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眼轮匝肌波幅、口轮匝肌波幅比较(mv,±s)

表2 两组眼轮匝肌波幅、口轮匝肌波幅比较(mv,±s)

组别 例数眼轮匝肌波幅 口轮匝肌波幅干预前 干预2 个周期后 干预前 干预2 个周期后观察组 42 1.82±0.15 2.31±0.25 1.75±0.13 2.19±0.21对照组 42 1.84±0.18 2.12±0.22 1.72±0.11 1.91±0.17 t 0.553 3.698 1.142 6.716 P 0.582 0.000 0.257 0.000

2.3 护理满意度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复杂,在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引起面部神经损伤,且受周围狭长骨质神经管限制,神经受压出现麻痹,故而引起面部肌肉功能障碍[7-8]。目前,康复护理为促进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的重要干预手段,通过面部功能康复训练,可增强肌肉运动功能,阻止神经肌肉萎缩,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但单纯康复护理对面部血液循环改善效果有限,且受患者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大,导致面神经功能恢复较慢。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生与患者劳作过度、体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脉络空虚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旦风寒之邪侵入,则会侵袭面部脉络,导致气血瘀滞、脉络失养、筋肉失于约束,则引起口眼歪斜等症状,故临床干预周围性面瘫患者需予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经等措施[9]。温针灸为中医重要外治之法,通过针刺对应穴位并经艾条温热作用刺激,可发挥活血通络、温经散寒之效,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等证[10]。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Portmann 评分、TFGS 评分均较高,眼轮匝肌波幅、口轮匝肌波幅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可更好地缓解病情,纠正面肌肌电图异常,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且护理满意度较高。本研究考虑面部为阳明、少阳经脉汇聚之处,故诸穴选取以手足阳明经、少阳经为主,针刺阳白能生气壮阳;四白能通经活络、散风明目;下关能聪耳通络、消肿止痛;颊车能开关通络、祛风清热;地仓能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翳风穴疏风活络、益气补阳;风池穴可疏风解表、活血通络;太冲能通络止痛、平肝息风;合谷能疏风解表、通经活络;足三里能扶正祛邪。诸穴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活血之效。同时对上述穴位施以温针灸,可在艾灸温热效应及药力、穴位等多重刺激作用,进一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炎症,促进水肿、痉挛消失,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可减轻周围性面瘫患者面肌肌电图异常,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波幅面神经面瘫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单纯性中耳畸形多平面重建CT检查和手术结果比较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肌电图监测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A股ETF引伸波幅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