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鉴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2022-10-22 05:20童家希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摘 要:我国古典文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交融,鉴赏文学作品、将文学作为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文学鉴赏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随后从三个方面说明文化研究中进行文学鉴赏的路径,并简要说明了文学鉴赏的方法。

关键词:文学鉴赏 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

一、前言

文学鉴赏的作用不仅在于品读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感悟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因此要高度重视文学鉴赏对于文化研究的关键作用,并努力探索通过文学鉴赏探究文化的有效路径。

二、文学鉴赏对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深入品鉴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传统文学扮演了重要的载体角色。通过传统文学作品,能深深感受到历史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从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很多时候需要和创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设身处地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情感,由此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在历史沿革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沉淀出丰富的价值内涵。文化研究人员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学鉴赏能力,准确定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能与古人真正“跨时空对话”,真正领悟古人通过文学表达的思想感情。文学资料自身的载体属性值得关注。在文化研究过程中,必须细细品读文学作品,正确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关键字词。诸多文学作品蕴含了深刻的创意,文化研究人员必须精准定位文字中的含义,并体味文学措辞的独到之处,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为研究人员深入发掘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核心思想奠定基础。

(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推动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根本原因在于文学作品是一笔巨大的“矿藏”。品鉴文学作品,能感受到独到的魅力。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者角度出发,能深刻品鉴文学作品,说明研究者自身的品鉴与分析能力过硬。凭借个人的品鉴能力,通过品鉴文学作品获取较高的成就。在分析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时,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跃然纸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历经千百年,涉及历史、民俗等多个方面。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挖掘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与此同时采用科学方法,促使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体味文学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更深一层,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奠定良好基础,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文学鉴赏促进文化研究的路径

(一)借助文化名著

文化名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文化名著的类型、体裁和思想情感各有不同,但是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证明文化名著博大精深的魅力,深受历代大众的广泛认可。文化名著的诸多情节成为经典,很多人物已经成为文化符号。上述现象都能说明文化名著的巨大魅力,针对文化名著加大文化鉴赏力度,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三国演义》为例,该古典小说依托东汉末年到三国期间的历史而创作,其中加入了很多作者个人的描绘和虚构,因此体现出“七分实,三分虚”的特征,但并没有影响文化名著的历史感。关于《三国演义》的三分虚,说明作者罗贯中在描绘三国故事细节时,大量运用中民间传说,并充分运用个人的想象力,将民间传说成功融入三国历史故事中。即便是古典小说,但是仍然充分尊重了历史真实情况。民间传说与小故事的融入,则为古典小说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感和可读性。作者选择这种方法创作《三国演义》,与创作时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关系密切,同时将美学因素融入其中,真正实现虚实结合的效果,兼顾故事感和美感。准确定位“实”与“虚”之间的关系,是《三国演义》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为这部小说赋予了无尽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虚”对于历史本来面目展现的影响。后代针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就曾经指出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塑造的问题,刘备人物塑造过于忠厚,诸葛亮人物塑造过于足智多谋,以至于偏离了公众对于“人”的定义和认知,刘备、诸葛亮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脱人类而存在。在文化名著鉴赏过程中,若要准确定位文化名著创作的目的,应当正确分析作者的创作设计意图,对文学创作的理解更加到位。

文化名著的鉴赏还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文化名著的习惯,并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积累大量文化名著知识,潜移默化中强化对文化名著的敏感度。在阅读鉴赏文化名著的过程中,应当站在较高的层次,不要仅将文化名著的鉴赏作为普通的阅读过程,最重要的落脚点在于巩固个人的阅读能力并积累阅读方法,最终形成属于本人的文化积淀。从文化名著的角度出发,任何一部文化名著都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是提升个人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样以《三国演义》为例,这部总共120回的鸿篇巨制,人物个性塑造鲜明,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个人设计思想的直接反映,为探讨儒家文化对国人性格的塑造提供重要参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形成诸多独到的文学理论,并对历朝历代的伦理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给予民众充足的启发。在《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过程中,清晰感受到创作者所在朝代的伦理思潮影响,引导鉴赏者从更全面的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在准确定位人物性格的前提下,站在更高的层次分析《三国演义》作品。这部文化名著蕴含了汉末到三分归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当时人民的意愿同样体现作品的字里行间。纵观《三国演义》不难看出,战争在其中占据很大的篇幅,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三国末年的“乱世”特征,基本还原了时代特征,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发展状态的“蓝本”。

(二)借助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见证,从早期的楚辞汉賦,再到后来的唐诗宋词,中华古典诗词文化昂扬向上,彰显中华民族的独到魅力。尽管元曲之后,中华古典诗词文化逐步转衰,但仍然佳作不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毫不夸张的说,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璀璨明珠,成就远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可谓是夺目耀眼。古典诗词魅力尽显,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文化鉴赏提供丰富的素材,鉴赏者能够从多种角度鉴赏并感知古典诗词作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独到的解读,为古典诗词流芳百世铺平道路。在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古典诗词的鉴赏,为树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脉络,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特征奠定坚实基础,帮助鉴赏者进一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典诗词内容丰富,鉴赏者可以选择的鉴赏角度和方式也有很多很多。在唐诗鉴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诠释、考证等多种方法,探析唐诗的魅力以及创作背景。鉴赏者站在唐诗创作者的角度看待唐诗作品,探索诗人的生平经历,掌握作者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刻的体验,体会作者在创作唐诗时的真情实感。换言之,在古典诗词鉴赏过程中,需要兼顾古典诗词创作的“大背景”和“小背景”,将古典诗词作品带入到创作时的时代大环境以及作者本人当时的人生状态,准确理解古典诗词的含义,真正领悟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情境在古典诗词鉴赏中占据重要地位,每一篇经典诗词都有独到的情境,在准确定位古典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构建的情境,并通过索隐方式,领悟古典诗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抓住古典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都能更上一层楼。

李白作为“诗仙”,在李白的古典诗词中,感受到浓郁的“酒文化”,可谓是“无酒不成诗”。“酒”同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很多古典成语与俗语都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把酒言欢”“对酒当歌”等,通过“酒”抒发心中豪迈的气概。诗人携酒走江湖,足迹遍布天下,广交天下英雄豪杰,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尽管李白在追求个人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多有挫折,但不能掩盖个人的豪情壮志。《将进酒》《行路难》等一系列经典佳作,不仅活脱脱展现了李白的人物形象,也生动地展示“酒”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古典诗词鉴赏过程中,通过领悟诗词的核心精神,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满腔热血。从当代诗人的角度出发,诗词的创作不仅是古典的沿袭,更应当在诗词中有所创新和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为传统的艺术模式赋予生机和活力,使其成为新文化经典。

(三)借助文言文

文言文鉴赏也是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通过鉴赏文言文作品,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以及古典文学的发展。一提到文言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晦涩难懂”“难以入手”,产生“未战先怯”的感觉,削弱研究文言文的动力。文化研究恰恰是打开了研究文言文的“窗户”,为领悟文言文的独到魅力提供了空间。通过研究文言文,深入发掘文言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价值,也能从审美的角度看待文言文,从内心深处重新建立对文言文的认识,文言文给人的印象也就不再“刻板”,有助于彰显文言文的独到魅力,并在新时代背景中熠熠生辉。以《桃花源记》为例,针对《桃花源记》进行全面解读,认知文言文的魅力。在梳理文言文语言设计思路的前提下,定位文言文中的关键字,徐徐步入到文言文中塑造的“桃花源”情境。品读《桃花源记》,读者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中,与陶渊明共赏桃花源之“美”,对桃花源中富足的人居生活以及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文言文鉴赏过程中,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将自己作为陶渊明的伴游者,借助想象、描绘、分析、推理等方法,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实现文言文的拓展延伸效果。陶渊明塑造的桃花源扑朔迷离,伴随着陶渊明的文字,对《桃花源记》建立个性化的理解,对文言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更深一层,并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借助文言文资源进行文化鉴赏和探索,也是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章体裁代表,分析文言文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在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文言文的对比和分析,借助阅读文言文实现质的飞跃。针对文言文作品进行综合性的探讨,也是深层次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复杂,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鉴赏策略,并找到最适合的研究文言文的角度。我们的祖先通过文言方式书写了无数经典文本。鉴赏文言文也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当前流行的“智慧教育”核心也在于此。在文言文鉴赏分析过程中,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世界,确保材料足够真实。阅读并鉴赏文言文,能够综合定位古代社会的特征,也为跨时空的对话提供了很多素材。《论语》中蕴含很多关于社会伦理的描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侧重于对人生现状的看法,实际上都与“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独到的精神智慧。

四、对文学鉴赏方法的简要分析

古典诗词、文言文和古典名著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素材,在鉴赏诸多类型的文学作品时,经常使用到分析方法。借助分析法,能快速定位文学创作的方式和意图。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有着精巧的构思,通过分析法能够精准定位作者的构思,并与文学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考证和索隐也是文学鉴赏過程中的常见方法,考证法的应用关键在于掌握作者的创作背景,根据作者的经历背景鉴赏文学作品。使用考证法时,切忌步入“主次颠倒”的误区,作者背景的考证应当辅助于文学鉴赏,文学鉴赏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方可掌握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索隐法同样涉及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考证,但是主要落脚点在于文学作品之外的情感和意志。这就要求文化研究者学会品鉴文学作品,探索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和情趣。使用索隐法时同样不能“剑走偏锋”,仍然要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而不是把文学作品对应的历史背景强加到文学作品之中,因此研究者要树立文学作品的“本质”意识。

五、结语

我国古典文学见证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和变革,是折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在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灵活选择研究方法,探索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奥秘,在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蒙巧芝.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J].赤子,2019(20).

[2]吕树菊.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

[3]葛承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对现实的意义[C].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2014.

[4]王秀娟.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9).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童家希(1994-),江西樟树人,本科,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