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发,张锦源,莫雅圆
(1.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师范大学后勤保障处,广西 桂林 54100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开展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法律手段。自1969 年美国首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全球已有100 多个国家相继建立相关制度。1973 年,我国首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成熟于“一法两条例”的制度实施,即《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而在环评制度的实施上,我国于2004 年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EIAE)职业资格制度,注册执证上岗。又于2006 年推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但随着“放管服”改革的纵深推进,该资质于2019 年取消,接着创建了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用于强化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与此同时,在改革中前行的环评新规催生了行业新机和热度,据查,取消环评资质前,2018 年在广西辖区内开展环评业务的单位共158 家,其中区内注册的单位仅20 余家;2020 年1 月升至92 家;而至2022 年1 月区内单位飙升至184 家。相应的,高校环境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中,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数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占1/3。也有数据统计,60%的环境类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与环评相关。可见,环评行业带来的市场期望加剧了对各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如何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服务企业的优秀环保人才,是值得我们高校人才培养设计方、业界需求方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研究探讨的课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庞杂的知识体系。从参与方来看,涉及业主单位、编制单位、监测单位、审批单位以及评审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现实中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远比课堂精彩、复杂且更有内涵。有限的教学讲授难以做到生动、深刻及面面俱到,尤其是当前的各类相关导则、指南及技术规范等仍处于修订、更新完善中,从而导致市面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用书内容存在严重的时效滞后性。此外,根据《关于推进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2016 年底高等院校已完成环评机构脱钩工作,这意味着之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能力的高校教师以及持有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证的专家学者不再从事一线环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稀缺,并逐渐消匿于高校课堂。同时也意味着青年教师难以累积一线环评经验,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及侧重点与现实环评需求脱节。由此,在“双创”教育背景下,我们教学团队提出从培养环保经理人意识视角下,围绕从项目立项至环评批复的全过程构建教学内容,开展系统教学,进行思考及探索。
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环评批复落地,涉及多方利益,尤其是项目业主方,在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及财力。而现实中,很多业主方,甚至相关的行政部门人员对环评批复要求的硬性条件皆不甚清楚,故而报告文本编制的技术人员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为使项目符合环评批复条件,编制人员极易受利益驱使而模糊信息甚至篡改内容,与初始信念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坚持客观、公开和公正的环评基本原则,筑牢拒腐防变的底线,恪守职业道德,立德树人,慎触法律红线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第一课。
“一法两条例”十分清晰地规范了项目业主方、技术编制方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及相应处罚条款。同时生态环境部设立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信息平台,将环评单位及环评工程师纳入监管对象,每年开展一次例行其编制的环评报告文本质量评估,实施失信记分考核,视文本质量程度而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及失信“黑名单”。参照环评法第32 条,报告文本中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将处所收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将被实施五年内禁止从事环境影响编制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工作。可见,环评过程也是违纪违法的“高发地带”。开课即警示,精选“一法两条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以德立身,让学生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未来才能游刃有余地从事环评事业。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从立项至环评批复涉及多个行政及相关技术部门,编制人员除需具备扎实的工程分析、模型运用、预测与评价等专业技术能力外,还需具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这些知识并没有纳入教材,这些能力提升需要在教学内容和课堂之外完成。在现实环评中,往往会碰到项目业主手中并无任何环评支撑材料,需要环评技术人员逐一指导完成。因此,我们考虑将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纳入教学内容,通过对环评全过程的逐一梳理,列出各环节或各部门需要对接的具体工作内容,组织编制教学文本。
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附件支撑材料入手(1)项目登记备案证:通过展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讲解填报工作的关键点。(2)营业执照,关注其经营及生产范围。(3)土地利用证明或批复,关注建设用地的土地性质及合法合规性。(4)相关管理部门意见,如在园区的,则需入园证明;在特殊区域的,需要该区域主管部门的意见等,比如在桂林漓江流域,需要漓江管理委员会的意见。(5)纳污证明,例如企业污水可接入管网的,需开具纳污证明等。(6)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其监测技术方案需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征及所处地理位置的环境状况进行论证编制,监测数据才能准确、有效地表达环境现状而不浪费物力与财力。编制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指南、规范及现场勘查,这些知识点多而庞杂,从现有教材来看,并没有纳入教学内容,而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也难以逐一讲解。因而,可以考虑以案例的方式强化植入课堂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内容多而广且较复杂,从注册环评工程师的考试内容即可见一斑。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政策性强,相关导则、技术指南等根据实施反馈情况仍在不断完善更新,部分内容变动较大。而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更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基于教材修订及出版周期等原因,市面销售教材基本上达不到同步更新。
不按最新导则讲授课程,必然导致学生环评知识体系与现实应用脱节。因而,我们教学团队经研讨提出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导则以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为纲,相应的指南和技术规范为两翼,提炼相互融通的核心知识内容组织教学。同时辅以近一两年的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真题引入课堂强化知识运用。从而形成“一纲两翼一辅”的环境影响评价完整的教学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属于项目开发前期,文本内容信息量大且全面,尤其是环评批复文件明确了企业需要完成的系列环保手续,诸如:排污许可申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保措施及验收。此外,还可能涉及项目的可研、水保方案及取水论证等,均为环境类毕业生步入职场即将要面临的工作内容。在课堂上装入环保业务内容,并厘清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更易跨越高校与社会的“最后一学里”。通过课堂教学的意识形态响应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例如当讲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时,可以展开《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内容,同时告诉学生未来职场可承接应急预案的编制业务。一方面增强学生寻找环保项目的业务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相关的技术编制能力。从而培养既有环保工程师的专技能力,又兼具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双创”环保专业化人才。
所谓的大数据是指具有体量大(Volume)、类型多(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化(Value)的“4V”特征。并体现出个体或部分数据呈现低价值而数据整体则表现为高价值的特点。从环境影响评价文本编制所需数据的量及获取途径来看,呈现出数据密集型的特征。不仅需要水文地质、气候气象、国土资源、海洋和环境监测等多部门的大量数据支撑,在技术评估过程、审批环节以及后评价等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数据。此外,环评制度发展至今,已产生了海量的环评报告、审批报告、竣工验收及后评价报告等数据资源。《环评法》明确指出,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已于2010 年开展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开放透明、参与协作及去中心化,实现“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以项目立项—环评报告编制—审批落地的全过程及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为双主线,构建环评政策标准库、推荐模式模拟应用库、注册环评工程师应试题库、典型报告案例库以及区域资源共享库5 大模块。其中区域资源共享库以广西资源为主导,收纳各地风玫瑰图、各级地图、水资源及相关规划、土地资源及相关规划,大气区域规划等在环评编制过程中需求的硬性资源,以实现地方环评核心数据资源整合与集成。通过网络教学交互平台、教学改革,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互动。
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政策及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环境要素多且领域广等特点。教学内容构成需全面且自成体系,更要强化应用及实用性。通过环评全过程的梳理,形成以导则为纲,指南与规范为翼,考试真题强化理解为辅的教学体系。并通过环保经理人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力,提升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认知力及内涵延伸,不断提高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模式也是对“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