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歆睿(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0)
大学生心理危机指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产生适应不良、思维行为紊乱等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在心理危机发生后采取迅速、及时的应对工作,予以心理关怀,运用支持性技术资源帮助大学生摆脱困境。新媒体时期,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切入点非常重要。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具有复杂化、外显化、群体化、长效化特征,务必做好心理测评有效性评估,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心理危机干预应遵循及时性、科学性、针对性、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者需建立协同意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同学校其它部门及社会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早预防、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根据学生特点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及时、有效、科学的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学习、人际、家庭、学业、个人成长、恋爱情感及日常生活事件。根据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划分心理危机类型,包括学习压力型、生活事件型、精神疾病型、不良成长型、人际紧张型、性格不良型、情绪不良型、异常行为型、沉溺网络型。根据危机来源,可将心理危机分为发展危机、生存危机和情境危机。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学生成长必经之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基本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生存需要(吃饭、睡觉等)无法满足时,产生生存性问题。发展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产生发展性问题。所以,生存危机指学生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基本需要而产生的内心冲突。而发展危机存在于人生命发展各个阶段。艾森克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八阶段,每阶段都有其使命和问题,大学生阶段的问题是亲密对孤独,主要发展爱和工作能力,具有坚定自我意识者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情境危机指人无法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心理危机,急需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一般表现在行为(异常学习生活和行为举止)、情绪(波动大且消极)、认知(注意力、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减弱)及生理(睡眠、饮食不佳)四方面,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从以上四层面展开心理疏导。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长期居家、宅寝打游戏、观看短视频,实习、就业情况不理想,易产生适应不良、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性心理。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考公考研竞争压力骤增,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考研人数达457万,较2021年同比增长21.22%,创历史新高。大学生长期处于内卷竞争状态,产生学业、就业焦虑,自我压抑、孤立、不被人理解,易变得敏感脆弱,应对偏激,“玻璃心”“佛系”“躺平”及“摆烂”等形象化标签产生。
大学生习惯于社交软件平台(QQ、微信、抖音、微博、直播)开展虚拟社交,使人际关系陷入困境,日常交际行为受限。通过互联网媒介建立牢固亲密关系成为情感联结主途径。虚拟社交导致的社交疏远使大学生难以建立亲密人际关系,消极人际心理(孤独感、敌意、不信任和社恐心理)凸显,人与人的边界感增强,导致人际淡漠,孤独感、社恐心理增加。
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学生学习、购物、娱乐休闲通过知乎、B站、小红书、天猫、支付宝、游戏软件等新媒体平台展开。大学生选择以网络互动方式进行自我暴露、人际问候,形成网络人际沟通新模式。但文字、视频等线上沟通方式单一,缺乏温度,大学生网络社交显现“圈层化”“趣缘性”“浅表化”特征。人际交往有效沟通不足、难以表达真实情绪,情绪交流不及时,极易产生情感困惑。基于此,多元化价值观、网络诈骗、沉迷虚拟网络等网络风险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依托积极心理学提升学生应对压力挫折的能力。积极心理学通过个体正能量应对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常态化预防工作要重视增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品质(乐观、希望、勇气、意志、善良、自控力)、积极认知风格(危机事件的积极评价)、积极能力品质(抗逆力、情绪调控力、幸福获取力)、积极危机意识(危机求助意识)、建立积极组织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弹性,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面对逆境,建立长效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增强学生社会支持、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家庭、班级、寝室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心理干预工作可重点围绕上述三场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尊重、理解、共情、积极倾听、关注、接纳学生,以达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大学生与同学、室友、朋友相处居多,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活动获得来自朋辈的理解、支持、鼓励和陪伴,有助于提升积极体验和自尊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面向家长开展座谈会、讲座、线上视频推送等心理教育,加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连接互动,实现家校合作最优化。学校领导层面(党政领导)、教师层面(辅导员、思政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层面(党员干部、心理委员、室友、朋辈帮扶)、专家层面(心理咨询师)、其他层面(保卫后勤等学校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医院多方联动支持保护系统,整合资源,发挥心理育人合力,构建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系统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契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根源是缺乏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出现认知偏差。学校教育要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领悟生命价值和意义,勇于承担生命责任,以健全人格发展。生命教育要结合榜样力量、优秀事迹和感人故事等文化育人元素,发挥生命教育育人功能,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外化为其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
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网络阵地。通过热线电话、公众号、邮箱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借助受学生欢迎、易接受的“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平台、“易班”平台、短视频平台(快手、抖音)、主题学习网站以及其他大众平台(QQ、B站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宣传心理知识,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等心理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危机方式、社会支持不同,其心理危机结果也不同。心理危机干预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借助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教育,如针对开学、考试、考研、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宣传。根据心理普测结果及实际调研情况,分类展开心理危机干预。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采取适当放宽、重点教育指导等不同保护机制。针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应及时提供支持,帮助其解决应激源。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干预理念上,心理危机干预要分阶段制定工作计划。危机干预前期重视预防,建设危机预警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期强调精准干预,聚焦重点人群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后期持续追踪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干预队伍上,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升心理育人队伍工作能力,加强心理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专题培训。干预内容上,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筛查高危心理学生,针对性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干预网络上,重视多元协同,加强家校联动,联合社会机构提升心理危机学生转诊转介效率,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网络。干预机制上,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重视二级心理辅导站,发挥班级心理委员作用。干预平台上,依托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平台搭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网络预警平台,筛查心理危机学生,实时关注,及时上报、约谈、追踪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