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贤,吴华伟*,聂金泉,邓利军
(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截至2021 年5月,全国有近270 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其中大部分院校都属于应用型院校。此类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既不同于研究型院校对理论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又有别于高职院校对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各应用型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可知,其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参考“985”或“211”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虽然2014 年国家提出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要求,但是多数应用型地方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并未紧跟当前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且其依旧是按传统模式开设课程、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实践环节少且形式单一,使学生无法充分获得基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工程素质的训练,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多数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北文理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依托襄阳及湖北汽车产业优势,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两大方向,专业对接产业、人才服务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车辆工程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且能适应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满足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车辆工程专业是体现学校交通特色的传统优势专业,依托襄阳及湖北汽车行业大背景和大平台,以5 个省级平台和40 多个实践基地为支撑,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数字化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渐形成了“思政引领、产教融合、四师协同”,面向汽车全产业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近年来本专业持续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具体举措如下:
调研梳理襄阳区域车企对应用型产业人才的需求,以其为导向,通过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的方式,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针对襄阳区域内的汽车整车、零部件、检验和运营四个主要产业链环节,以车辆工程专业为核心,组合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车辆工程(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服务工程、自动化等几个专业方向形成“汽车产业链专业集群”,并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区域汽车产业链上的整车、部件、检验、运维4 个主要环节,以实现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测试控制、营销维护领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面向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条主线。编制教学、育人“双大纲”,全面推进70余门专业理论课程思政育人,实现100%全覆盖;建设1000m汽车文化走廊和汽车影院,创设汽车大讲堂,开展校内环境思政育人。通过价值认知嵌入课堂学习、学术精神融入科学研究、行业情怀补充实践教学等途径,构建课程思政、学术思政、实践思政等多渠道育人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元素,增进学生对行业前景和发展的认识;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过程中,将当前国内外科研前沿融入学术精神培养,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志趣;积极开辟校企联合思政教育第二课堂,以企业文化和创新创业为先导,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投身汽车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以国内首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等襄阳汽车行业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理想信念,实现思政育人全覆盖。
整合校内外资源,以“以赛代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打造以方程式赛车、智能车、节能车、工程训练、节能减排等“车类”大赛为主体的产学研训赛一体的校内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两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在汽车领域的科研优势,融合创新实验、学科竞赛、创新训练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构建从大一到大四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逐层递进的全过程、多层次创新训练模式。产教融合内外联通,打造全产业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襄阳40 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企业合作建设整车设计开发类、总成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类、整车及零部件检验检测类、整车运用服务类等实践基地,以校企合作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为立足点,为学生创造自主设计、加工、装配、检测、营销、生产组织等工程实训条件,真正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的融合、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融合、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融合。学生通过项目研发、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切实有效地融入工程实践环境,深入参与实践任务,提升了自身的应用创新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内容单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注重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汽车行业对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科学修订了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四类导师+五项任务”为保障和载体,构建面向产出的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打造了由“班主任为学业导师、教师为专业导师、工程师为产业导师、企业家为职业导师”构成的混合型师资团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规划、工程实践与创新、职业素养与规范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指导;并以班级管理为抓手,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督促学生“加入一个科研团队、参加一项学科竞赛、发表一篇论文、撰写一个专利、实践一个项目”,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覆盖。
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施“培养目标—过程监控—质量评价”的人才培养过程监控和管理,建立毕业生跟踪、分析及反馈机制和由行业专家、企业人员等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且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形成闭环控制,以保障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调研梳理襄阳区域汽车企业对应用型产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三个专业形成“汽车产业链专业集群”。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区域汽车产业链上的整车、部件、检验、运维4 个主要环节,以实现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测试控制、营销维护领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了专业集群在“夯实学科基础、凸显专业特色、拓宽就业口径、重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产业行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聘用过本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中,有98%表示未来愿意继续招聘本专业的毕业生。
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近年来,获得以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奖励93项,省部级以上创新训练项目14项,发表核心期刊及普刊论文47篇,授权专利23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比例达30%以上。
本专业学生的行业认同度不断提升,近两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数据显示,毕业生的行业认同度均在90%以上,安心于专业领域工作的人数增加,学生跳槽倾向减少,就业率持续3 年在95%以上,其中有超过35%的毕业生留在了襄阳。
本专业学生学术精神和科研志趣进一步提升,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保持在2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其中不乏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
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涌现出了团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大学生”“全省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宣部“最美支边人物”、格桑花支教队队长等一批优秀学生。
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就业层次显著提升,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进入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康明斯发动机、三环集团、骆驼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人数持续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前后获批了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19项,出版特色教材17部,发表教研论文100 余篇,出版教学研究专著3部,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 项(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并且本专业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获得包含中国教育报在内的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和肯定,也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同和调研。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通过受理,现在正在积极筹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下一步工作。
综上所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通过构建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面向产出的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不断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适应行业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