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2022-10-21 01:07:16许俊宏曾连珠何敏超
智慧健康 2022年19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依从性

许俊宏,曾连珠,何敏超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消化呼吸内科,广东 湛江 524000

0 引言

原发性肝癌在40~50岁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以男性多见,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起病隐匿,发病早期通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以往肝切除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肝癌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已有研究[2]证实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重复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也有研究[3]指出,长期介入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的耐受性,会增加患者精神以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进一步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选取了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2~69岁,平均(52.84±3.38)岁;病程2~8年,平均(5.61±1.33)年;介入治疗次数在0~3次,平均(1.44±0.25)次。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1~70岁,平均(52.86±3.32)岁;病程2~9年,平均(5.65±1.32)年;介入治疗次数0~3次,平均(1.41±0.26)次。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相关诊断标准[4]者;②生活自理能力及智力正常者;③介入治疗后预计生存时间在一年以上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③临床资料缺失者;④既往有肝脏移植史者;⑤拒绝参与研究者;⑥既往有肝切除术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辅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工作以及宣教工作,术中做好患者体征监测工作,术后做好患者病情康复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等。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文化水平以及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等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方法等,使其可以有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②强化患者科学观念: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对所谓的迷信以及偏方等观点的看法,对于其错误想法需要及时纠正,告知其错误观点及方法对其预后的影响。③加强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对其不良心理及时加以疏导,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同伴交流以及运动等方式调整心理状态,释放心理压力,提高治疗自信心以及护理配合度。④家庭支持: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其家属的陪伴以及支持对促进患者疾病转归的重要性,指导其多鼓励陪伴支持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若患者可以自觉主动配合护理则视其治疗依从性佳;若患者需要护理人员督促方配合护理则视其治疗依从性尚可;若患者在护理人员督促下依旧难以配合护理则视其治疗依从性差[5]。总依从率=(依从性佳+依从性尚可)例数/总例数×100%。根据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将依从性佳和依从性尚可的患者分为A组,依从性差的患者分为B组,对其一般资料以及病理信息等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组间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比较[n(%)]

2.2 A组和B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如表2所示,A组和B组患者性别以及婚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以及文化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2 A 组和B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3 A组和B组患者病理信息资料比较

如表3所示,A组和B组患者肝外转移以及AF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分级以及肿瘤直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3 A 组和B 组患者病理信息资料比较 [n(%)]

2.4 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如表4所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文化水平以及Child-Pugh 分级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表4 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介入治疗作为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生存期限,但是研究[6]表明,多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因长期治疗容易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会对其预后带来一定影响。护理在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7],但是目前临床对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研究较少,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良好作用。由表2以及表3可知,A组和B组患者性别以及婚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以及文化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A组和B组患者肝外转移以及AF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分级以及肿瘤直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文化水平以及Child-Pugh 分级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虞向[8]报道,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以及文化水平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张园园等[9]也指出,介入治疗由于需要多次重复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期内劳动能力会发生明显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济收入水平,导致其治疗费用缩减,进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10]表明,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越有利于提高其自尊以及被爱的感受,同时其治疗依从性也会越高。年龄越大的患者,其思想也会越为保守,越容易迷信各种偏方,容易私自用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11]。同时文化水平越高者,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多,越容易理解患者讲解的各种疾病相关知识,更容易听取医护人员的治疗建议[12]。Child-Pugh分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会随着其Child-Pugh分级的提高而增加,同时其预后也会随之越差,其治疗依从性随之降低。

综上所述,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文化水平以及Child-Pugh分级,临床需要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尽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依从性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