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喜亮 张释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国有企业大体上隶属于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央苏区人民政府两个方面。1933年4月28日,根据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等签署发布的《关于设立国民经济部》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十号训令指出:中央政府决定增设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在省、县两级增设国民经济部。国民经济部内设的“国有企业管理局”的任务是 “管理各类国有企业生产及度量衡”。中央财政部长邓子恢兼任国民经济部部长。国民经济部的设立,极大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力保证了军需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如果说中华钨业公司是政府管理的最大企业,那么,官田中央兵工厂就是由中央军委管理的最大军工企业。“官田兵工”应当是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发挥着“大国重器”的中国兵器企业之鼻祖。
1931年9月,在赣南、闽西根据地,红军在取得第三次反击国民党“围剿”取得胜利以后,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大批枪支弹药。10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散落在红军各地的小型兵工厂、修械所合并成一个大的兵工厂。中央军委兵工厂就是由闽西兵工厂、于北区修械处、中央机械厂、红三军团修械所合并创办的,因选址在赣南苏区中心腹地的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而命名为“官田中央兵工厂”。官田兵工厂除既有的工人外,还通过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上海、黑龙江、湖南等地高薪招聘了大量技术人员,拥有450多名工人。官田兵工厂制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央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企业组织,是中国工农红军武装集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官田中央兵工厂内设总务科、弹药科、枪炮科、利铁科等,每科下设若干专业股组,工种划分和专业分工比较明确。
官田中央兵工厂刚成立时,技术力量缺乏,设备极其简陋,整个兵工厂的全部家当只有4座打铁炉、300多把老虎钳和锉刀,主要以手工修理枪械和复装子弹为主。朱德曾感慨:所有家当还没有王二麻子剪刀铺的齐全。面对种种困难,兵工人凭借“我们多流汗,阶级弟兄少流血”的革命热情和顽强意志,苦干加巧干,刻苦钻研技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建设出了一座强大的兵工企业。
1933年4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官田兵工厂奉命一分为三,分别负责服装和生产枪弹、打制刺刀和铁器杂件、生产修复枪炮的任务。同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根据战争需要,3个分厂奉命陆续向瑞金县(今瑞金市)西北部的冈面地区转移,到1934年5月间搬迁完毕。从成立到搬迁的两年八个月的时间里,官田中央兵工厂累计配制4万多条步枪、40多万发子弹,修理100多门迫击炮、2门山炮、2000多挺机枪,制造了6万多枚手榴弹、5000多个地雷,有力地支持了反“围剿”斗争,为红军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称赞说:“这支兵工队伍创立了有史以来的空前成绩。”
官田中央兵工厂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兵工史上工厂化制造军火的先例,在工厂管理方式、专业分工、薪酬分配和工人福利、文化技术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经验,培养造就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发展壮大和国有军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