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媛辉 隋志敏
(长春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02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首次将“微纪录片”观念纳入新媒体纪录片范畴。微纪录片将主题细化分支,并在统一的调度下对纪录影像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强化主题主线,细化反映多元化社会价值。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上线网络纪录片有259部,相较于2019年涨幅超过70%。在全网融媒传播指数前30中,电影3席,电视出品14席,互联网出品13席,说明媒体融合已进入实质阶段,全媒体传播已经开启。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等民营新媒体视频网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与央视网、人民视频、央视频等传统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三大主要赛道。由此可见,PGC模式下创作的微纪录片的制作水准和品质更高,创作风格和技巧更加考究,内容设计、结构布局、叙事策略更加巧妙,才得以在中国纪录片中脱颖而出。
基于全媒体背景下的PGC模式展开分析,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媒体所给予微纪录片创作和宣传的环境优势,因此我们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到纪录片作品本身价值上。“共情”一词属于心理学概念,也可以是我们常提到的“同理心”,反映到纪录片价值创作中,则是人文关怀以及价值观层面的社会渗透。但是通过“共情”这一关键词的关注度指数分析发现,从2000年开始其关注度指数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却是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以及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中才出现顶峰。这也说明受疫情影响,人们“共情”心理被激发,“共情”引导下的情感归置和社会责任感被普遍接受认同并付出有益于社会的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微纪录片传播继续放大对“共情”传播的研究,在PGC模式优势和全媒体传播下,可以更好发挥“共情”传播能力,使微纪录片的精神价值更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各个受众角落,让微纪录片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品牌力量进一步强化,社会价值再次彰显,并担负起不可替代的传播任务和文化使命。
图1 “共情”关键词关注度指数(1)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共情传播”关键词检索的2019—2022关注度指数分析,www.cnki.net,(2022年7月8日引用)。
微纪录片是传统型纪录片在媒体平台中不断发展而来的时代产物,同时也是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形态,属于纪录片的一个子类型,因此其自身带有移动终端的基因。理解微纪录片可以从“微”和“纪录片”两方面着手阐释。一方面“微”相对传统大型纪录片而言,具备时长相对短、体量轻小的特征,一般时长在2~25分钟左右,符合了当下快餐时代的碎片化阅读特征。另一方面,微纪录片的创作本质仍然是基于纪实范畴,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纪录片的艺术创作规律,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基础,坚守纪实性原则,合理运用电影或电视艺术手法进行制作加工,强调展示真实价值,并引发思考的一种具备独特价值的影像媒介。
图2 纪录片“短平快”趋势示意图(2) 数据来源: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注:部分纪录片时长不明晰,数据监测时间:2019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图片来源:美兰德媒体咨询平台,《2019年优秀纪录片网络传播影响力大数据解读》主题演讲报告,https://www.163.com/dy/article/F05FL16U0518C97I.html,2019年12月27日(2022年5月9日引用)。
图3 新媒体纪录片投入在行业总投入的占比(2013—2019)(3) 数据来源:樊启鹏,《2019年中国纪录片产业观察》,刊于《电影艺术》2020年第3期,第113-119页。[3]
PGC(全称: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是近几年流行的互联网术语。泛指经由专业机构或团队创作,内容个性化、视角多元化、传播民主化、社会关系虚拟化的互联网传播模式之一。PGC模式创意力强,团队技术领先,且规模占比相对处于主导。之所以选择PGC模式的微纪录片进行研究,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PGC模式背后的互联网思维与微纪录片的新媒体基因相辅相成,契合度极高,甚至在两者共同作用下会使纪录片的价值传播效果更加明显。二是在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比较下,PGC模式在用户需求黏合度、专业内容、技术支持等方面更具优势,对于微纪录片的深入化传播起到了扩大影响的作用。
图4 2015—2017年 PGC制作规模(4) 数据来源:艺恩、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图片来源:中航证券,《文化传媒行业2018年度策略报告》,第33页,发现报告网,https://www.fxbaogao.com/pdf?id=34994&type=dt&query=%7B,2017年12月24日(2022年5月17日引用)。
“共情”属于心理学领域的概念,也可称为同理心。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共情概念,是指感知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在官方资料中,对其中一层含义的解释是咨询师可以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主义概念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情绪并取得反馈。这也是本文要从微纪录片领域出发去探究作品中的共情效果的原因。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大媒体对于疫情背后情感价值的关注和共鸣,将疫情中的种种人物事迹精神以纪录片的形式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引起大众重视。而其中的共情效果也恰恰是微纪录片带来的互动感染力所形成。进一步解释的话,就是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和故事人物本身与受众(即他者)形成的共情能力,同时也是唤醒他者内心的潜在共情能力的一种效果机制。
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细节,纪录片有了细节才能让主题有具象表达。细节贯穿微纪录片作品整个过程,尤其是专题类微纪录片,由于时间简短还要连续表现主题,更应该注重细节的描述,才能让观众记住典型细节传递的情感。之所以从细节中找共情传播效果,是因为细节化的内容处理以小见大,容易使受众从心理认知到接受,而这种主体互动之间的情感认同是根据人们的收视经验和生活经历而主动建立的。
《十分上海》是一档融媒体出品的微纪录片,创作团队将叙事视角放到普通市民,并真实地把故事展现在受众面前,反映当下上海市井生活。故而每一集故事的名字都以上海具体的事物或人为题目,这样以来就将偌大的上海这座城刻画进了有意义的载体之中。其中一集《派出所的日与夜》,记录了上海浦东新区的花木派出所的12个小时,具体的地点让观众产生了熟悉感,使观看距离拉近,故事再进一步向我们展开。镜头拍摄时多次使用近景或特写去记录民警办公时的状态,或将镜头对准社会空间内的普通人,呈现给受众只言片语但令人难以释怀的人情冷暖。
类似这种记录平凡却意义深远的纪录片还有《微光者》《见证》等,都是通过有温度的细节刻画去形成共情效果的预判,一些典型细节甚至成为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这些细节常常伴随着情节不断深入地发展,并成为纪录片的闪光点、动情处,深深吸引并感染着观众。
美国著名的纪录片经纪人托马斯·斯金纳曾指出,“增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另一种手法是音乐”。在微纪录片的创作中,音乐艺术的表达为纪实画面产生了多元化叙事和抒情的功能。乐器的组合、旋律的起伏、音乐蒙太奇的转接、节奏的快慢,这些具体在画面中的呈现,都是音乐艺术参与叙事,升华情绪的关键。而这些关键的表现性元素产生的情感作用到受众身上,就会出现共情心理,因而进一步起到烘托作用。
芒果TV网络平台近期播出的微纪录片《微光者》就具备这样的特质,简短的六集纪实剧情于安静中迸发力量,在第六集《高原上的“大耳朵所长》中有这么一幕:驻守高原的国门卫士索郎达杰带领部队战士向高原领土上的国旗庄严宣誓的场景,背景音乐用叙事时的舒缓钢琴声过渡到了高亢旋律的合奏,将故事和情绪推向高潮,大气磅礴的东方神韵触碰到了观众的民族情感,给予了观众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同样对于片中主人公来说也体现了他们给予这片高原土地的深情和对祖国的忠诚热血。
音乐在微纪录片中的本质是服务于主题,满足情感需求。这种情感的建立是在情绪渲染的基础之上,音乐在情绪上的传达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也让观众通过画面叙事加强这种情感的延伸,因此音乐艺术中共情的契合点在于共情情感的烘托,也正是音乐的配合,才让纪实叙事更加真实。
内容创作是微纪录片中的主体部分,在时间和注意力已经被碎片化的时代下,纪录片创作者选题角度上也融合新媒体思维,尝试缩小文本叙事的视角,能够让受众弥补以往宏大历史事件内容理解的空白,从碎片化角度改变受众对传统纪录片的认知,进而从收视经验中获得共情认同。
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制作的,在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上播放的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则是将内容切口浓缩到“小文物”和当下“小人物”的关系与情怀上,以不一样的时空视角陈述着从古至今的传承过程,使冷冰和厚重的历史与鲜活个体的真情实感相结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受众的情感心理距离。类似的微纪录片还有《故宫100》《丈量》《中国有故事》等。
3组受试产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孕期及痛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内容题材的平民化、生活化充分考虑到了受众因受新媒体时代冲击而有所变化的接受行为,将“接地气”发挥得恰到好处,充分考虑受众圈层的不同,选择内容视角的最大公约数,以此扩大这种强大的共情行文的认同。
微纪录片从制作到传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大众反馈,因此,纪录片蕴含着的价值思想直击大众心理才是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最佳效果和最终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我们认为是一种共情反馈。由于微纪录片系列性作品在精神价值的承载与表达上能够更加集中和深入,因此对于重塑受众情感印象,获得有效的共情反馈有着无可匹敌的责任和担当。
在众多新媒体孕育的微纪录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部作品的背后的价值都有其自身的完整性。《我们正年轻》纪录片则将镜头对焦到伴随着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普通人,致敬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变革,追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紧贴时代的冬奥纪录片《零度之下》通过极具特色的镜头设计、显微镜式的细节呈现,力求传递展示冰雪运动的奥林匹克精神;亚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则是以平行视角,重在讲述温暖的匠人执着的匠心,展现了工匠精神的活态传承。
用精神价值凝聚人心力量无疑是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随着时代变迁,精神价值也会紧贴时代,反映时代的变化。因此在作品中深刻探析当代社会反映的叙述价值,才会加强受众认同感,引起社会的情感共鸣。
基于上文从当下微纪录片作品中的细节处理、音乐艺术、内容视角以及叙事价值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共情的已有因素与共情效果的契合点体现,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上四种元素是在纪录片作品屏幕呈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共情作用,是一种单向传递到受众感知中的共情体验。而文章接下来要阐述的是从互动到共情,基于双向共情的视角出发,探讨共情——互动、效果——路径这两者的逻辑关系。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用户对新形式视频内容的整体认可度超过50%。其中,互动视频形式赋予观众更强的参与感,喜爱度达到66%。互动体验是观众可以通过身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实现与纪录片内容的实时互动,进而获得创新性的审美体验。如下图可视化图表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互动这一新形式已经产生收视兴趣,且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互动这种路径不仅可以体现在内容画面上,还可以从最初的选题生成、技术应用、沉浸式体验以及纪录片反馈等多层次上更直接地影响共情效果的价值。
图5 国内互动剧用户规模(5)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万联证券研究所;图片来源:发现报告网,https://www.fxbaogao.com/?stop=1,2020年6月1日(2022年5月15日引用)。
微纪录片是传统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全新表现形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媒体纪录片。因此微纪录片具备了新媒体特征,受众的双向互动特征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关注度极高的一个重要动态因素。无论是哪种具体类别的微纪录片题材,确定选题都是纪录片前期调研的目的和开展中期拍摄的基础和方向。因此,创作团队在评估和挖掘选题价值时可以放大对受众视角的关注度,考量受众地位对于这种双向互动性的影响。
允许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题材的选择上,交予大众在微纪录片上的主动权。从微纪录片的分类角度来考虑,多元化的题材领域为不同圈层的受众提供了话语权的自由和广泛度。站在互动视角去看选题平民化,更多意义上是从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就产生了增强代入感这样一种观念。在我国,互动式纪录片的作品还不是很多,仍处于一种摸索阶段。为人熟知的一部互动式微纪录片叫作《我生命中的60秒》,这是一部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制作的作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其选题的确定与制作上,导演采用了保持社交距离的全民云制作方式,将市民想要表达和拍摄的主题内容通过互联网各种方式进行收集整理。在一定意义上是站在了受众视角去制作这部纪录片,把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变成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创作。拍摄邀约一经发出,就赢得了全国各地数百位创作者的热烈回应与积极参与。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专业VR创作人士,同样也有活跃于影视行业的导演和摄影师,还有许多热心的历史见证者们。这种选题互动就像探宝一样,每一份素材都有生命力。这样一来,参与纪录选题项目的叙述者与纪录片专业主创团队之间就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创作活动。
图6 《我生命中的60秒》视频资料(6) 图片来源:截选自哔哩哔哩平台的VeeR环球VR内容社区视频,《我生命中的60秒》视频资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k4y1y7AD?share_source=copy_web,2020年9月2日(2022年5月17日引用)。
纪录影像嵌入互动技术,打破单向封闭的叙事环境模式,通过互动技术与内容情节的多支线融合,让观众进入第一视角,缩小与纪录片内容的隔阂,从而优化观众内在的共情心理,提升这种共情质量。这种嵌入互动技术,用贴近平台特性和用户喜好的互动形式,打破传统纪录片叙事模式,是数字技术、互动理念与纪录片巧妙结合的产物,同样也是应用到微纪录片各个类别的尝试。
2020 年4月28日,在优酷平台的纪录片频道上线了《古墓派:互动季》,作为国内首部公开播映的互动式纪录片,填补了我国互动纪录片在影像实践领域的空白。该部纪录片通过为观众设置不同的情节互动节点,在播放至设定的互动节点时,观者可按画面提示完成交互行为。除此之外,赋予纪录片互动游戏化的特征,通过实现任务积分等形式促成内容与用户之间的沉浸感体验。沉浸感会促使观众对于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产生一种熟悉体验,进而加深对整部纪录片的印象收获。通过不同接触形式的互动,纪录片的传统生态已然被打破,微纪录片的创新形式也在不断升级进化,碎片化、趣味化、更具互动性的纪录片,将更新年轻观众对纪录片的固有印象,也将降低观众对纪录片的欣赏难度。
图7 《古墓派:互动季》宣传海报
新技术的不断探索激发了微纪录片创作传播的想象空间。互动技术融合到真实场景和纪实影像的应用同样可以在微纪录片的其他类别里进行设想和尝试。互动技术的结合可以体现在对话型、超文本链接型、参与型以及体验型等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可以为观众创造多样的路径去加深对纪录片作品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体验要落到共情上才会使受众印象深刻,感同身受。微纪录片的“微”载体、“简”表达的叙事特征使得在作品表达上倾向于主题表达的专一性,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人物和故事,在保证最佳传播效果的同时,以直接、明快、生动的方式叙事,吸引受众,来实现其宣传教育价值。在互动技术融入内容时,可根据具体的微纪录片题材类别,划分出需要与观众互动的节点,将时长合理控制,设置多支线情节的选择,留给观看者思考和选择的余地,以此打破单向封闭式的叙事模式,在互动中强化观看者对作品内容的共情体验。由于这种互动性关系结构打破了观众和微纪录片之间“你播我看”的单项式固定关联,观众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场景,继而被迫去推动剧情时间线的进展。互动技术的元素融合在常规微纪录片中的尝试可以从优化共情能力角度出发,致力于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渗透到观看者的行为体验上,作为一种路径传播,去影响共情效果。为让不同用户观众有多元选择,互动技术可以侧重于移动端的应用,和电脑端区分开,这样既保障了内容的完整观看,也为不同层次的受众提供不同的观看体验,避免了“一刀切”的途径选择,从而增强用户黏性,进一步建立起观众与纪录片的情感勾连。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微纪录片创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在创作反馈上应打造微纪录片创作交流平台,借助新媒体的互动特性,促进微纪录片创作团队与受众面之间的深入交流,使微纪录片创作更具真实性和价值服务意识,从而达到微纪录片创作的优质性。
微纪录片的传播反馈可以体现在片尾设置采访环节,但要区别于纪录片内容中的人物采访。设置采访环节的目标对象是以旁观者为视角的对话采访与互动。可以通过微纪录片开设的线上线下的话题平台中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观看者或大众,赋予他们话语表达的权力,节目组设置话题讨论,提供观点交流的场所,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户去进行沟通,进行一个互动采访。这样一个板块的设置能够让每一期纪录片内容的传播更具延展性,从而通过专业视角和平民视角两个重要的传播维度去增强互动的受众面积。这样一来,每一个细节话题都可以被广大观众放大去展现,社会公众能够将自身对于微纪录片内容的看法与观点回馈于发布者或者制作者。同时,在参与评论的过程之中,受众对象亦能够通过其他人的评论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视角,由此丰富自身的信息资源内容。微纪录片之所以选择设置采访交流环节,是因为微纪录片更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和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更容易使大众从中与微纪录片产生共鸣,站在观赏与经历的角度去发表观后感或简短地讲述自己的相关故事。作为纪录片作品中的一个片尾模块,在后期剪辑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播放。
除节目中反馈互动外,在新媒体平台所发挥的媒介作用之下,立足于微信矩阵,打造多元化微纪录片公众平台,定期发布微纪录片影像作品,实现日常碎片化的微纪录片作品的共享与传递。同时,设置微纪录片作品意见交流板块,促进受众面与微纪录片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微纪录片创作者从中汲取意见,助推微纪录片作品在媒体领域良好发展。微纪录片与大众的双向互动促使观众成为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能够唤起社会公众的深度思考,能够反映社会公众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大众对于微纪录片所产生的共情能力优化的一大路径。
微纪录片诞生于新媒体时代,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微纪录片的共情,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在研究受众需求。在信息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传统的共情影响因素在微纪录片内容呈现上致力于从内容输出打动人心,而通过建立互动关系这一直接路径来看,用第一视角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在一种互动交流中增强代入感,从而实现与受众的情感连接。未来,在这种“传播接收双主角”的新型传播互动环境下,微纪录片的灵活性会继续深入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优势,缩短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利用共情激发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当互动情感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观众也会做出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