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我们共同的家园

2022-10-20 13:29吴明静
军工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兄弟姐妹军工杂志社

文/吴明静

与《军工文化》结缘大约有十年,这缘分来得不算早,好在也不算迟。

国防科技事业需要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长期以来我们渴盼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在默默奋斗之余,能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借鉴。所以,当我后知后觉地发现《军工文化》杂志时,难免又惊又喜。打开杂志,一篇篇来自基层的带着鲜活露珠的文化案例、创新实践、体会经验,犹如无数兄弟姐妹从五湖四海发出的热情召唤。

感谢《军工文化》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把大家团结起来了,还赋予我们一个新的身份,暂且叫做“军工文化人”吧。在杂志各个栏目里、在每一期培训班里,在热闹与沉默颇有规律的微信群里,尽管彼此谈不上熟悉,甚至还未见过面,但因为有共同的身份,很容易就找到共同的话题,讨论起来也格外亲切,获得的帮助也是格外实在。

《军工文化》这个平台,正因为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弥足珍贵。珍惜这个平台,那就要一起建设这个平台。

有一次,我为理论物理学家、我国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的领军人物贺贤土院士做访谈,当时美国ICF遭遇了重大挫折,那么中国的ICF研究如何继续发展?贺贤土院士谈到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体现了他对自主创新的认识,这令我很受启发,于是写成了一篇文章,第一时间就想到《军工文化》杂志,在这里发表再合适不过。文章刊登后,果然引发了一些深入的讨论,触及对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层次思考。受众的格局与层次体现平台的格局与层次,《军工文化》的文化品位与影响力可见一斑。后来,再有院士访谈和科技史补遗的一些心得体会,我都很愿意借助《军工文化》这个平台发表。

《军工文化》还是一个温暖的家园。在这里,我们可以纵情、可以感叹、可以提问、可以求助。记得当年我单位重启组织文化架构,因缺乏资源而无从下手的我果断向杂志社求助,主编姚远老师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无私地把资源和资料开列出来共享——我们在家里无非也就是这样的待遇,有困难就说,有问题就提,直截了当地求助,也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我永远都感激姚远老师和杂志社同仁给予的家人般的关心与支持。

《军工文化》是培养军工文化人才的园地,每次参加杂志社组织的培训都是愉快的经历。授课专家学富五车,素有声望,均为业界翘楚,当然解决问题往往还得靠家里的环境与气氛。文化如何建设,理念如何落地,都是些老生常谈,却涉及到底层逻辑,如不深入基层,不一定了解,也不一定清晰。一次培训犹如一张卷面100分的试卷,专家授课是50分,课后自由交流与探讨是另外50分。每次培训,接受新知识,也结交新朋友,获得新启发,所以,每次培训都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更能带回丰富的收获。

印象最深的一次培训是2016年在宁夏石嘴山。难忘姚远老师讲座时的翩翩风度,难忘课上课下自由奔放的讨论。那个闷热难耐的夏天,还带给我课程之外的独特收获。那一年正好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贺兰山下的这个小城,遥祭革命前辈,心中万千感慨:从围追堵截险象环生中突围,从历经挫折后超越失败地奋起,80年前的长征,半个世纪前的“两弹一星”事业,中华民族的血性与韧性,一以贯之。国防科技人员的责任与使命,在那个时空交汇处,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冲动,我一气呵成写成一篇小文《贺兰山下思长征》,大胆投稿,居然还获得了编辑老师的肯定。就这样,与文学暌隔多年,写了二十多年公文和新闻之后,我鼓起勇气再次写起了散文。虽然现在回过头看,那篇文章有种种不足,但是从此篇起,我重拾文学写作的信心。

那次培训的驻地,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课后也没有什么娱乐,还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是杂志社的老师和许多同学开始了夜跑。我们在祖国西北晚上八点钟的晚霞中开始起跑,一直跑到星光笼罩大地,大家那时的兴奋劲头仿佛是一个预言——尽管培训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当下的所有问题,尽管之后必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勇敢地起步了,我们自我锻炼和磨砺、储备毅力与耐力,我们还能从容地变速和加速。

尤记得,笑对郊区公路糟糕路况的兄弟姐妹、流着汗的兄弟姐妹、咬牙坚持的兄弟姐妹、挑战自我的兄弟姐妹。

多年过去了,你们还好吗?

你们是不是还在直面挫折、奋勇跋涉?是不是仍然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是不是依然问心无愧、埋头苦干?是不是坚持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我们袍泽同心。

我们温暖彼此。

我们永远在一起。

无论天涯海角,无论一时得失,在这一个十五年,以及下一个、下下一个、更多的十五年。

猜你喜欢
兄弟姐妹军工杂志社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Cloze完形填空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有兄弟姐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兄弟姐妹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