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 创新突破 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2022-10-20 13:29吴燕生
军工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强国航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中指出,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要勇于创新突破,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充分肯定了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对航天科技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中,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国为重、坚持强军首责,奋勇拼搏、开拓创新,肩负起航天人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航天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有力支撑了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全面建成航天大国,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集团公司共实施263次宇航发射,年发射次数稳居世界前列。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应用飞行,使我国进入空间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打破了此前保持的连续发射成功纪录。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已正式开启。探月工程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拓展了我国星际探测新边疆。羲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圆满收官,分辨率达到亚米级。一大批战略战术武器装备成功研制交付,国家安全战略基石更加牢固。

我们坚持把创新放在航天强国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攻克和掌握了一项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航天核心元器件和原材料国产化率大幅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建成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现代航天科技工业体系,航天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型号并行研制、批量生产、高密度发射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年出厂35发长征系列火箭和40颗以上大中型空间飞行器的研制能力,满足了当前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国航天成为我国高端出口的“名片”,有力支撑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外交大局。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培育打造“航天+”产业新业态。形成了以通信、遥感、气象、海洋、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为主的一系列空间基础设施,技术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环境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建成了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投入运营的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超过我国之前在轨通信卫星容量总和,我国首架Ka波段高通量卫星高速互联网飞机实现首航。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技术保障实施单位,我们承担了地面舞台、火炬、冰立方等11个大项目,展现了航天力量,呈现了航天精彩,让“中国式浪漫”温暖世界。

航天人在攻克关键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传承弘扬老一辈航天人爱国奋斗精神,培育形成了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并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航天精神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航天事业上的具体体现,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形成老一辈航天专家言传身教、新一代航天青年接续奋斗的人才培养链条,走出了一条自主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特色道路。目前,集团公司拥有两院院士35名、国家级专家10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00余名,为圆满完成航天重大工程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牢记使命、把握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航天智慧

66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取得历史成就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航天事业非凡历程的结晶,是一代代航天人攻坚克难的法宝。这些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彰显出巨大活力。

中国航天事业创造的每一个辉煌都是党坚强领导的结果,航天事业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自觉将航天发展的每一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才能确保我们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

我们坚持将党和国家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坚守保证成功的底线,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完成好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筑牢国家安全战略基石,支撑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航天事业的成功是全国大力协同、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的结果。我们注重协调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要素集约化、创新力量规模化,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

自主创新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自立自强是中国航天事业跨越腾飞的必然路径。我们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坚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系统工程思想理论方法是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一次次突破、取得一次次成功的制胜法宝。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深化对系统工程规律的认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我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和科技领军人才,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打好人才基础。

航天精神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航天精神融入企业发展理念,推动航天精神与航天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自我革命精神始终贯穿于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通过自我革命、自我超越,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不断实现技术突破、队伍接续壮大、事业长足发展。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事业更大发展,永葆航天人的青春活力。

主动作为、系统施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航天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中,我们将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坚持面向国家航天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走好新时代航天强国建设的“赶考”路。

切实履行强军首责,聚焦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加快发展克敌制胜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夯实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战略基石。加快推进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新换代,完成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首飞,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服务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使我国自由进出空间能力和空间基础设施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实现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月球极区采样返回、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构建等中国航天发展新的里程碑,积极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小行星探测等重点工程,全面掌握多种无人深空探测手段。到2030年,实现70%的航天核心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2045年,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推动我国在航天领域率先实现强国目标。

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自我革命、自我斗争的精神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努力赢得历史主动。加快推动科研生产管理体系优化升级,建成军民一体化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成以战略管控为主的差异化管控模式,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打造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在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基础性技术领域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以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责任,推动“航天+”产业深入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航天精神,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不断谱写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强国航天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我的航天梦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逐梦航天日
秦晋争霸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