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记者郭鹏
鼓励生育,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完善的配套制度,则是打消育龄家庭生育顾虑的根本前提。
事实上,从我国全面放开二胎、三胎政策开始,为了提高育龄家庭的生育热情,各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例如,多个省份宣布修订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并普遍提出延长产假、陪产假,甚至要增加“育儿假”等措施。
但事实证明,新增和延长的假期,并不能有效破解大家不敢生、不愿生的难题。因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最关心的始终是养育孩子的成本和质量问题。
采访中,多数家庭表示,顾虑主要集中在养老、房价、物价和时间精力等方面。具体来看,包括老人如何照顾?如何承担高房价和高教育支出?如何平衡生育后的工作和家庭等。
问题实实在在摆在那儿。好在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谋划解决之道:建设养老驿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用真金白银式补贴生育,如吉林省提供婚育信贷支持,对符合有关条件的登记夫妇,可提供最高20万元的结婚、生育消费贷款,并根据一胎、二胎、三胎的出生情况,不同程度地降低利率;也有的地方提供购房补贴,帮助年轻家庭如愿买到房产。虽然补贴费用不多,但还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
另外,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随着“双减”落地,校外教育培训得到有效整治,家庭教育支出也明显下降……
正如不少家庭所期待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生育政策及教育配套等方面,都会更加完善,家庭养育成本定会得到有效控制,生活压力降低了,动力增强了,生娃养娃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