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秒看两会”竖屏时代的碎片化传播

2022-10-20 16:31曾鼐阚枫
中国记者 2022年4期
关键词:竖屏时代内容

□ 曾鼐 阚枫

内容提要 2022年两会期间,中新社中新网推出“100秒看两会”竖屏短视频产品。为手机屏幕而特制的竖屏视频,不仅是画幅变化,也颠覆了传统审美习惯和构图法则。近年来,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开始生产竖屏资讯,严肃新闻如何做好碎片化传播?本文将聚焦竖屏的社交属性,从碎片化传播模式探析媒体转型和内容运营。

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诞生,终结了横屏影像的垄断时代。为手机屏幕而特制的竖屏视频愈来愈多,它以接近“9:16”的画框生产视频。这种竖屏形态,不仅是画幅的改变,也颠覆了传统的审美法则和构图逻辑。最初,竖屏视频多用自拍模式,以自媒体使用居多,但近年来,传统媒体、时政新闻也进入竖屏生产时代。

2015年,视频平台Snapchat鼓励媒体公司等拍摄竖屏视频;Twitter推出“Moments”功能,用竖屏显示图片和视频。此后,《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先后在社交平台播发竖屏资讯。2017年起,中国主流媒体纷纷“试水”短视频平台,制作竖屏新闻。2021年下半年,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YouTube上线“Shorts”短视频功能,鼓励用户上传竖版视频。

竖屏时代已经来临。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新社中新网与短视频平台联合打造“竖屏看两会”系列作品,推出“100秒看两会”短视频栏目,以真人出镜、竖屏形式解读两会动态,8期作品在单平台播放量超5000万。

一、“竖屏看两会”的社交土壤

“各种沟通模式整合进入了一个互动式的网络中。”著名社会学专家曼纽尔·卡斯特,如此评价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网络社会。当文字、语言、画面整合为一个复合系统,新的链接不断产生。基于这种节点相连的网络社会,互动性影响着媒介形态变迁。竖屏视频依手机而生,它不仅仅是“由宽变窄、由长变短”的画幅改变,而自带手机媒介的“社交性”。

(一)“100秒看两会”的互动基因

短视频栏目“100秒看两会”设计之初,分横、竖屏两个版本制作。横屏版,为标准视频新闻产品,有完整片头片尾,主要供合作客户、投放PC端等。竖屏版,定位短视频平台、手机用户,删除片头片尾,字幕更适配手机观看。

短视频平台,大都应用“向上滑”的阅读模式,这意味着,开篇“黄金3秒”是留存用户的关键。秉持“能少1秒是1秒”的原则,“100秒看两会”无铺垫、无转场,开篇直入主题;拍摄一镜到底,使用站播区、走播区等不同功能区。主持人在讲解中操作手机,可将画面、用户评论等直接投影于屏幕。剪辑更强调节奏感:传统的电视节目关注仪式感和完整叙事,但新媒体叙事打破此法则,横屏创作者偏爱的连续性剪辑“无缝过渡”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颇有争议的跳剪,电视节目惯用的片头包装也成“累赘”。

竖屏视频天然带有社交属性。“早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看重的媒体要素主要是内容与形式,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社交成为媒体的核心要素,社交成为内容生产的动力,人们的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传播渠道。”相较横屏视频的收视习惯,手机用户看竖屏视频,单手便可完成点赞、评论、转发等操作。竖屏时代的创作者应有强烈的“互动意识”,利用信息流构建社交网。

“100秒看两会”的内容定位,旨在激发讨论、引起评论,标题多以问句切入,涵盖两方面内容:时政新闻播报、热搜榜解析,前者以传递新闻事实为主;后者关注热搜榜、重在解读热词。其实热词自成话题场和舆论场。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并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体采访。GDP增速目标和农业部长“让饭碗越端越稳”的表态成为热点,引发网友强烈互动,例如有网友称:“四座大山没有了就行了,比什么都强”;也有人呼吁“多关注一下养猪产业”。主持人持手机操作屏幕也意外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留言猜测手机型号,也有人调侃“拿手机为了不紧张”。

高强的互动根植于社交媒体的情绪传播。群体传播时代的人们有更多的途径宣泄、表达自己的情绪,个人情绪有更多机会在广阔空间内相互交流、交互感染,从而加剧了我们对整个社会更加情绪化的感受。网友评论常夹杂表情包、符号、缩略语等,这些网言网语成为情绪交流的新载体。GDP不再是纸面上冷冰冰的数据,而被网民按照个体特质赋予强烈代入感,与工资收入、房价、学费等挂钩,成为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

当信息传播裹挟着情绪传播,须警惕负面情绪的扩散。短视频平台特质使得愤怒、质疑、失望等负面情绪的传播呈现出“唤醒、扩散、共振”的裂变和循环效应,在共情体验、群体认同、符号互动、智能推送的传播机理下,负面情绪得以迅速蔓延至整个话语场域。新闻消解负面情绪传播,要基于“平视”视角,在保证报道安全前提下提升“网感”,切忌做成说教式报道。有时,一些“小技巧”也能管大用。例如,“100秒看两会”文案撰写时,一些时政词汇表述较拗口,但又属特定搭配,在后期制作上应用加速等效果,这虽非传统时政报道所提倡,但有助于提升完播率、增加收视好感度。

(二)真人出镜与竖屏“沉浸式”文化

在竖屏时代,资讯报道少不了真人出镜。一般而言,电视主持人在容貌、发音、仪表等方面有严苛标准。但短视频平台极大弱化播音技巧,对出镜者的个性、人情味提出更高要求。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最早提出“沉浸”的心理体验,后被引入传播学范畴。在竖屏审美研究中,沉浸体验被视为显著特征。竖屏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能够有效提升受众注意力,使受众产生沉浸式审美体验。

当竖屏视频中的脸不断地在屏幕上凸显时,用户则会获得更好的沉浸体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认知亲密度和感官体验丰富度,更好地理解视频所承载的观念。

“100秒看两会”主要由两位记者出镜。2021年起,中新网打造了20多个“网红工作室”,全部以记者出镜形式评论新闻。在新媒体时代,模式化、程序化的出镜风格和产品形态,正在被淘汰,而聚焦垂直领域的跑口记者,有个性有专业的资深媒体人,将锋芒毕露。泛知识创作时代是原创者的绝佳风口。

二、从碎片化传播看内容运营

碎片化传播已成定义当下传播环境的基本用词之一,也被视为短视频传播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与渠道平台紧密相连。在哪儿传?播给谁?这不只是运营目标,更关乎内容定位。

(一)“去粗取精”的内容碎片

在新媒体传播的语境下讨论碎片化传播,从内容层面看,是以某完整产品为参照系,意在截取内容碎片进行二次传播。为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信息传播中的“碎”,不应理解为琐碎之意,而要力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5分钟的视频产品进行碎片化传播,不是将其平均切分成5个1分钟的短视频,而要将5分钟的内容浓缩为1分钟,取舍之间方显专业性。如学者喻国明所言,传播内容对诉求,要从以往对于事实判断的单一关注,提升到对于价值判断的高度关注。

“100秒看两会”也曾面临选择难题。例如两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历时两个半小时,回答13个问题,如何缩为100秒?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选择最贴合用户需求的民生议题,提炼经济、防疫、妇女权益等热点。新媒体最忌贪多求大,要会做“减法”,突出“画龙点睛”之效果。

两会前,中新网在短视频平台已上线“每日新闻”竖屏新媒体产品,每晚筛选五条新闻集纳播出。五个选题无法涵盖当日所有热闻,而是基于自身特色在两个方面“做减法”:贴合受众定位、贴合媒体定位。例如,中新社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为报道对象,相关选题必是重点。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资讯类账号粉丝多为男性,军事、科技、经济、汽车等动态亦为其所关切。

(二)碎片化的传播渠道

碎片化传播,更重在“传”和“播”,这基于一种“随时开始、随时中断”的接收模式。

早在短视频平台普及前,学者们就关注到移动互联网的浅阅读现象: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在等人、候车、聚餐等碎片化时间中拿出手机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整体上呈现出快速、零散、浅表化的特征。无论是信息文本还是视听语言,接收方式已从固定场景转向伴随式阅读。将信息压缩成时长较短的短视频进行传播,使人们能充分利用等车、地铁上、午休等碎片时间,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满足了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100秒看两会”的播出时间,设定为晚18时至19时或20时后,意在充分利用下班高峰期、等待晚餐、饭后休闲等碎片化时间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平台意识是新媒体运营重要一环。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大都与实体传播机构相关联,传统的媒体运营只需做好渠道营销;但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以往独立生产、播发和盈利的体系已被破坏,尤其在短视频平台,每个账号自成传播主体,账号运营既是内容创作,也是品牌营销。此次中新社中新网两会期间打造的“100秒看两会”,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依用户属性而定制内容产品,是社交化运营的一次探索。

三、思考:横竖屏之争与媒体转型

自竖屏视频产生之日起,争议与批评声不绝于耳,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专业人员将其视为低俗产品。在新闻传播中,到底选择横屏、还是竖屏?哪种效果更好?

横、竖屏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基于不同场景和不同用户需求而产生的媒介形态。有学者进行实证研究,从媒介内容层和功能层等方面,比较横竖屏完全不同的传播效果,提出“视频格式横与竖的背后,不仅仅是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更是对正在形成的媒介消费习惯的承认,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与把握。”

从传统媒体转型而言,竖屏新闻生产已是必然趋势。有研究显示,很多人宁可忍受画面周围的黑边,也不愿意把手机由竖屏转为横屏。从传播方式而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必须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要尊重传播规律和用户偏好。

对很多传统媒体从业者而言,最大误区之一便是将新媒体当作分发平台,“内容为王”仍是媒体竞争的最大法宝,但优质内容需要个性化运营和二次创作,同质化分发只会让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是一场媒介变革,也是行业和人才的“大洗牌”,很难用某一种产品类型去定义新媒体,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对从业者而言,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少点主观臆断,多点谦卑之心。

[1]周逵,金雅鹿.竖屏时代的来临:融媒体短视频类型前沿和趋势研究[J].电视研究.2018(6).

[2]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4]隋岩,李燕.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2(4).

[5]田维钢,张仕成.唤醒、扩散、共振:短视频负面情绪传播机制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1(8).

[6]文卫华,林小平.竖屏视频的审美特征与创作趋向[J].中国电视.2021(1).

[7]王博.移动媒体时代竖视频传播的瓶颈与创新[J].新闻世界.2017(12).

[8]喻国明.“碎片化”语境下传播力量的构建[J].新闻与传播.2006(4).

[9]蔡骐.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变迁——对浅阅读现象的再思考[J].新闻记者.2013(9).

[10]田维钢.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8(5).

[11]喻国明,杨颖兮.横竖屏视频传播感知效果的检测模型—从理论原理到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J].新闻界.2019(5).

[12]顾洁,王璐璐.竖屏— —短视频行业的新格式[J].东南传播.2017(9).

猜你喜欢
竖屏时代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浅析竖屏影像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竖屏时代,如何以竖视频的形式讲好新闻故事
竖屏剧将是视频网站争夺的新领地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