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精彩的“精彩”(外一篇)

2022-10-20 16:26吴德令
青海湖 2022年7期
关键词:洞窟精彩莫高窟

吴德令

八月初的敦煌,虽近立秋,但大暑未退,太阳依然毒辣辣晒得人们头皮发麻。周日休息,一般的人们都不愿意出门,不用说干点别的事,连出门买菜都得犹豫再三。但这个周日,我早早起来,顶着阳光去听了一场讲座。

讲座的内容是关于敦煌莫高窟的,题目叫做《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现代文化的角色》,主讲人是享誉海内外的敦煌学专家,年过80 岁的樊锦诗先生。

客观地讲,樊锦诗先生的讲座并不精彩,敦煌莫高窟天下闻名,研究者众多,既有国内的,也有海外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加之现代通讯传播技术,几乎没有什么秘密是聆听者不知道的,所以,她所讲的内容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不过是对敦煌莫高窟简介的复述,上网查一查,所有的内容都能查到。加之老人年已八旬,中气不足,口气赢弱,缺乏逸闻趣事,并无引人入胜之处。这些年来,国内讲座盛行,类型各种各样,主讲人或者慷慨激昂,随口夸大其词。或者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或者指天说地,上盘古下明清,取一时之宠。所以就讲座而言,樊老先生的讲座少了一点新鲜感,然而,却有百十个人赶着去听了樊老先生的讲座,不是为了讲座的内容,而是为了讲座的这个人,大家想感受感受她的那份头发尖都能透出的儒雅,衣服褶皱里都包含的从容,一抬手一动足之间蕴含的文化,还为了我们心中的已经模糊、但依然存在的崇敬。

敦煌莫高窟是佛教由西向东的传播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或者说对峙的一个立足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进阵地。1600 多年前的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 年,开始开凿。开凿的目的和雄壮的洞窟、精美的壁画,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赋予它的功能和意义。所有关于它的赞誉或者略显夸张的说辞都是今天的我们给予它的。而在1600 年前,它是信仰的一种象征,或者仅仅是私人供养的佛祖。开凿者或者是僧侣、或者是家族,或者是皇家。当时,敦煌地处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有很多发财机会,有些人信仰了佛教,在获得大量财富后,就开始个人供养佛祖,祈求到天堂而不入地狱。所以莫高窟的洞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 窟高不盈尺,这都取决于供养人的财富程度。洞窟的形式不同,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这要取决于供养人的追求和兴致。壁画和塑像的精美程度不同,这要取决于供养人的艺术鉴赏力和在艺术界的交际能力。所以就当时的开凿情形来说,没有人会想到它会成为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名扬世界的艺术宝窟。实际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莫高窟也的确并没有发挥中国文化传承的角色,自元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莫高窟进入了长期的沉寂时期,它横卧在三危山下,听任千年风沙吹打,无言地在世纪更替中一点点地老去,它的角色有时也有小小变化,比如在上世纪初,一群白俄士兵流窜到敦煌,被当地政府缉捕,无处关押,就把莫高窟当做了战俘营。

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成果灿若星河,比如阿房宫,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个充满想象的名字。莫高窟为什么独独能保存至今,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客观的因素是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地处偏僻,人烟稀疏,较少兵火蹂躏,佛教文化在中国几度兴盛,人们的潜意识里有崇教礼佛的观念,没有人故意破坏。主观因素却是一群热爱艺术,捍卫着中国文化不肯撒手的人。

根据公开资料和范老先生的讲述,莫高窟得到兴盛,是上个世纪初的事,其中两个人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个是来自湖北麻城的道士王圆箓,他在清理莫高窟第16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一个隐藏的小洞窟。这个小洞窟内密密匝匝堆满了成捆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从地面垒到屋顶。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洞窟内藏有4 世纪至14 世纪的历代文物6 万多件,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佛教典籍,还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其他宗教的典籍,以及官府文书、四部书、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等大量世俗文书。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写本经卷外,也有藏文、西夏文、于阗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突厥文、龟兹文、婆罗米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文字写本。除了文献之外,还有若干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壁画粉本等物。这是20 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第二个人是常书鸿。1935 年秋,画家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全书共分六册,约400 幅有关敦煌的石窟和塑像照片,他十分惊奇,方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存在,而且在国外引起了轰动,在震撼之余,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他立刻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国进行莫高窟的宣传,呼吁对莫高窟进行保护。1943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社会上保护文物的舆论压力下,决定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靠办展卖画自筹了大部分经费,到达敦煌开始对莫高窟的保护。此后40 余年间他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更多的人介绍敦煌艺术,取得极大成绩。从此,莫高窟进入公众的视野,为万众侧目,进而跻身于世界级的文化宝库。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复杂艰难,一代代莫高窟的守护人付出了难于想象的努力,其中樊锦诗先生是佼佼者之一。

樊老先生1963 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一来就厮守了55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江南娇小姐,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55 年几乎可以概括人的一生,用一生做一件事,这期间需要什么呢,当然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一颗虔诚的心,但是更需要的是坚韧。在大漠深处,在黑黢黢的洞窟,年复一年从事相同的工作,日复一日在历史的风尘处辨别时代,即使是研究莫高窟洞窟这类高大上的艺术事业,也同样会面临着困惑、焦躁和犹豫。在艰难分辨那一行行西夏文、于阗文、梵文的时候,她曾经有过怀疑,为它们付出一生值得不值得,在风清月白的夜晚,她也曾流下委屈的眼泪。她有走的机会,也有走的可能,内心里也向往做一个徘徉在菜市场的主妇,而不是三危山下莫高窟里的智者。但是最终,她没有走,把咸咸的泪水咽进肚子,把枯燥的劳作上升为坚定,面对着各种能想象到的,各种不能想象到的困难,昂起头在莫高窟大大小小735 座洞窟里摸索着一路前行。

别人能做到的,她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她也做到了,她保护了莫高窟,莫高窟也成就了她。

古代的先民开凿莫高窟700 余个洞窟,花了整整一千年的时间,透过洞窟,在精美壁画和塑像的背后,透露出我们这个民族隐含的坚韧和意志力,樊老先生的身上也体现了这种坚韧和意志力,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

中国历史证明,凡大成就者,必得忍受常人难以忍受之苦,必得付出常人难以付出之痛。圣人不是在一团祥云中长大的,而是在心头滴血的困苦之后,在精疲力尽地奔波之后,在喝过苦水、吃过粝食后,才能真正坐拥祥云。樊老先生正是如此,她才让人敬佩。所以,当她从大厅的那头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恍若中国文化正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她蹒跚着向前行走的时候,恍若中国文化蹒跚着向前行走。

1900 年,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因为对这批5 至11 世纪文物价值的一无所知和极度的贫穷。王道士将6 万多件文物以几百两银子卖给了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这批文物极端珍贵,涉及了5 至11 世纪政治、经济、民俗、语言等社会的诸多方面,是无价之宝。莫高窟所以能成为敦煌学,成为文化,这批文献资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批文献资料的流失是莫高窟的重大损失,以至我国的学者目前研究敦煌学不得不从外国拷贝资料。

任何历史人物和事件都要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处于那个时代的王道士可能更看重的是洞窟的实体,他是为了保护洞窟的壁画而出卖了文物,其用意还是为了保护莫高窟这一国之瑰宝,只是立意不同、知识贫乏或者历史的眼光不足而已。

作为敦煌学的研究者,樊老先生著作等身,但对于自己的研究,老先生讲述不多,倒是对于如何保护莫高窟,她情真意切,讲述很多。曾经,她盼望着莫高窟被世人关注。上世纪80 年代前,莫高窟虽然名声已经很大,但更多的还是专业人士和部分外国游客的专享,一般的平民百姓既不知道莫高窟有多么高的艺术价值,也没有能力前来参观。据樊锦诗先生介绍,1982 年之前,每年到敦煌参观游览的人数不到1 万人,大多是外国游客和专家学者或者艺术学校的师生,一般人并不专程参观莫高窟。

现在不同了,近些年旅游兴起,参观人数达到近百万人,特别是夏季,每天都有上万人拥挤到莫高窟,参观门票一票难求。樊老先生害怕越来越多的人参观莫高窟,拥挤的人群会加速洞窟的氧化。从保护莫高窟的角度说,非常不利,太多的人拥进几十或者上百平方米的洞窟里,不过走马观花,根本没有时间品味精美壁画的深邃意境,从参观的角度也不利。她认为莫高窟极限的接待量每日不能超过6000人,这是底线。但这与地方发展旅游的战略规划相矛盾,也与兴致勃勃来到敦煌想一睹莫高窟却不能遂愿的游客相冲突。

她在矛盾的旋涡中挣扎,为了弥补游客参观时间过短的缺憾,她主导建起了数字中心,让游客在进入洞窟之前概略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与今生,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她推出了参观应急票……

年已80 年的她,已经不做具体研究了,却全心全意做着保护莫高窟的工作。它注定是要消亡,100 年、或者200 年,而她给自己的职责使命就是让它消亡得慢一点,更慢一点。因为它不是一代人的,而是几十代人、上百代人的。

樊老先生想让莫高窟这一人类的伟大传奇保存多少年,她没有回答,但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在心中给了她一个目标——第二个千年!

一锅面片

岁月无情。人一辈子要经过很多事,有的事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然而昙花一现,二十年、三十年过去,就没了踪影,即使在夜半三更,人声寂寥,竭尽全力也寻不出一点儿影子。

岁月有痕。有的事,尽管微小到可以不计,最容易让世间的风尘掩埋,最容易让痛苦、好奇、欲望、贪婪压迫在黑暗的最底层,但只要有一点儿空隙,它就能泛出一丁点的光来,虽然微弱而且一闪而过,却能陡然照亮心中的温暖!

我的岁月里就有这样一丁儿光!

那时,我大约七八岁,家乡的旁边突然建了一座炼钢厂,从外地运来许多铁矿石。铁矿石有大有小,炼钢厂的机械加工能力很弱,要将大块矿石砸成一定规格,乒乓球大小才能通过粉碎机制成石粉供炼铁炼钢用,因此需要大量人力来把大块的矿石砸成小块。炼钢厂动员附近闲散人员到炼钢厂去砸石头。砸石头有报酬,视每个人的工作量,每天从1 元6 角到2 元1 角不等。

这是春天里的好消息,母亲立即踊跃报名。那时我们家老少8 口人,仅凭着父亲百十元的工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艰难到什么程度?我记得七八岁时,冬天光身子穿着一件黑棉衣,从来不洗不换,能把黑棉衣穿成灰土色。周围很多人家的女人都报名了,各家的情况差不多,现在有活可干,有钱好挣,相当于天上掉了饼,谁不高兴呢?

但有一个人不高兴,这个人就是我。不但不高兴,反而极度愤恨。母亲去砸石头的地方虽然离家只有十公里左右,但为了多快好省,晚上需要住在炼钢厂的工棚里,大约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一次,回来时也是晚上,有时住一晚,有时不住,拿点面粉、白菜萝卜又匆匆地走了。母亲回来有时能见着,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母亲说话,勉力睁开眼睛,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能看到母亲的背影或者侧影,但不争气的眼睛又很快沉重地合上。有时候见不着,只是第二天听姐姐们说,妈妈回来了,又走了!

对于一个七八岁的、恨不得天天有妈妈陪着的孩子,陡然间见不着妈妈,无疑是最残酷的事,甚至可以称之为情感刑罚。因此我极端憎恨那座在一公里外就可以看见冒着黑烟的炼钢厂,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要建炼钢厂,让我见不着妈妈。但炼钢厂建成后没有正经生产几天,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过关,大量的不合格品堆了半个厂区。二是原料在外,本地没有铁矿石,需要从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运来,生产一吨钢的成本是别的地方的两倍到三倍。第三是即使生产出了合格的钢,也需要运到外地去销售,销售费用太大。

这个炼钢厂后来长期处于停产状态,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都还存在,我曾经去参观,高大的烟囱虽然雄浑威猛,但也带着满身的创伤和岁月的疲态。小高炉残破不堪,里面的耐火层都被人拆走他用。矿石传送带浑身斑驳,长长伸向半空,仿佛还准备一试身手。院子有少量没有用过的矿石,在等待着到炉膛里粉身碎骨,涅槃重生,偶尔还见着了一碇生着黄锈的钢锭以及满院子的杂草。那情景一下子让我伤感万分。

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对妈妈的想念一日比一日强烈,肚子仿佛塞进了一块大石头,竟至于在我一加一做算术的时候,在我朗读课文的时候,在我爬上墙头嬉闹的时候,在我戏弄了女同学正洋洋得意的时候,这块石头会突如其来撞击一下心口,于是我的舒畅、我的得意戛然而止,世界缩小到没有天地,没有万物,只有妈妈。

一个大胆的想法因此产生——去看妈妈。一个清晨我和年龄相仿的另一个小伙伴搭伴而行,去往十公里外的炼钢厂看妈妈。今天这点距离什么也不算,但那时这个距离长到难以想象,两个七八岁顽童不知天高地厚地走在沙土路上,初时的兴奋过后,便是一步比一步艰难。其间我们搭过拉马粪的牛车,还坐了一段耕地拖拉机,拖拉机司机是个年轻的叔叔,看到两个小孩子在路上伸手拦车,问我们去哪里,我们回答去炼钢厂找妈妈。年轻的叔叔说,这么远你们怎么去?坐上来,我送你们一段,我们跳上他的拖拉机,可惜他的拖拉机是履带而不是四轮的,走得很慢,比人走快不了多少。走到一个路口,他说去吧,再不能送你们,我要回去干活,要不该挨骂了。说完他朝着我们眨巴了一下眼睛,他有眨巴眼睛的毛病。十多年以后,我再次见到他,他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他,但我记住了他爱眨巴眼睛的毛病,问他记不记得十多年前的那档子事,他想了一会,大笑起来,说记得,那次回去晚了,被队长结结实实骂了一顿。

力小步窄的我们一步一挪,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正午过后,走到了炼钢厂,在那之前我和小伙伴还生了气,因为走得太费力,他埋怨我发起了这次探望妈妈的行动,而我则埋怨他动不动就喊脚疼。

我们循着声音摸到了选矿的地方,看到黑压压一片人,绝大多数是30 来岁、40 岁的女人。或蹲着或坐着,赤日炎炎下,挥着手里三四公斤重的铁锤,一下下地砸矿石,右手累了换左手,左手累了又换右手。场地上是齐刷刷叮叮当当的声音。

我在黑压压的人群里迅速找到了妈妈,这是上天给每个孩子的馈赠,我们都有这样的本事,在一大堆人中发现自己的妈妈。

但是找到妈妈之后,我突然间害怕起来,因为我这次不远十公里来看妈妈并没有经过爸爸的允许,完全是小孩子一时兴起的胆大妄为,当然爸爸也绝对不会允许我们两个小孩儿跑十公里去找妈妈,完全可能在刚提出建议的时候就会被报之于老拳,或者结结实实的一脚。所以我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特别在妈妈极端劳累的情况下,她完全可以赏给我两个耳光。在惶恐中,和我同来的小伙伴去找自己的妈妈了,然后我听到了他妈妈的叫骂声,是一个南方口音——你这个杀千刀的死孩子哟……

来不及细想,也无路可退,我只有硬着头皮走到妈妈身边。

妈妈已经发现了我,她惶急地拉住了我的手,同样惶急地问:“谁带你来的?”

没有人,我自己来的。我的声音应该比蚊子还小,我看到了妈妈满脸的汗水,衣服也湿了半截。

你来干啥?妈妈声音里有了怒气,应该妈妈的耳光很快就会打过来。

我仰起头说:“妈,我想你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抖了一下,那一瞬间,妈妈脸上怒气消失,换成了慈祥的笑容,那是一个母亲被柴米油盐的沉重生活压弯了腰后,母爱的苏醒和复活。妈妈转身去跟另一个人说话,应该是请假,然后带着我离开,在一个水池边停下,说看你的脸脏成啥样了!抓住我一通洗,没有肥皂、也没有毛巾,只是一掬一掬的水从头上浇下来,然后是搓揉,我感受到了妈妈手指头里传来的温暖,尽管没有合适的东西擦拭,我只能满头满脸水淋淋地跟着妈妈后面,但我的心里却洋溢着无比的快乐,整整一上午的劳累仿佛都溜走了。

妈妈带着我到了她的简易住处,立刻开始生火,待火苗鲜活地跳跃后,就去和面。整个过程没问我有没有吃过饭?以前我不明白,妈妈是如何知道我没有吃过饭?那会儿吃饭相当简单,一只冷馒头就是一顿饭。现在有点明白,妈妈做这顿饭纯粹是安慰她的儿子。面粉在妈妈灵巧的手指下,从粉状揉成了一团,接着搓揉成细长条,最后一片片如浪花般飞入冒着热气的锅里,片刻间,一碗面片做好,没有肉、没有油,没有别的佐料,只有一点盐,两瓣白菜叶,但这一碗面片却是我此生中吃过的味道最好的面片。当时觉得好吃,是因为大半天没有吃饭,饿极了。今天还觉得好吃,是因为那里含着妈妈深厚的母爱。要知道那是她不顾繁重体力劳动的疲惫,花费时间坚持给我做的一顿特殊的饭。后来知道为了节约时间,挣到最高的2.1 元,妈妈早上只吃一只冷馒头,中午是两只冷馒头,晚上呢,仍然是冷馒头,她累得没有力气给自己做一碗面片。那是多么奢侈的一碗面片!

40 多年过去,我的脑海里会时常浮现出那一碗面片,清清的汤、白玉般的菜、圆润的面片和没有语言能够形容的香!

猜你喜欢
洞窟精彩莫高窟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洞窟惊魂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