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豪
教育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历史课题,对中国共产党引领的革命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淮北根据地作为豫皖苏三省交界地区,受各地区文化综合影响,文化背景复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北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在淮北地区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建设运动,不仅抵御了日军企图在淮北地区开展的奴化教育,更是提高了淮北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力推动了淮北根据地的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抗战中坚力量,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研究。
近代以来,安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结构失衡,农民负债严重,教育事业发展十分缓慢。国民党统治期间安徽地区教育事业也未能得到有效发展。1930年,安徽省全省中等教育经费共计投入1623472元,而当年全省人口2100万,人均教育经费仅为0.075元,远低于同年全国人均经费0.19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24位。近代教育事业的欠缺导致淮北地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被浓厚封建色彩思想所禁锢。“在反封建反迷信的科学的文化上,还不能具备一般的普通的起码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常识,这里有宿命论,有迷神信鬼,有烧香磕头……还有对于文化教育的专职政策和毒化思想的邪说谬论。”抗日战争的爆发对淮北地区教育的打击更是沉重。淮北的教育事业本就基础薄弱,国民党统治期间全区域共有小学238所,平均各县仅有小学41所。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地区大部沦陷,淮北也难以幸免,教育建设更是惨痛,全地区仅剩40所小学,部分县区无一小学。
抗日战争期间,敌寇为了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企图利用各种方式消灭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的的精气神,大行殖民地教育,发展爱国民族教育迫在眉睫。淮北民主根据地建立后,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政府提出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自发开始“学文化、懂科学”,进行教育建设成为抗战和根据地建设的硬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发展我们的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力量,同时一定要很好地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使教育“成为敌后抗战的坚强堡垒。”根据地的稳固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建设,以教育为抗战服务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
淮北抗日根据地成立后,吸纳八路军和新四军战士组建了地方队伍,但人员组成复杂,队伍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一是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队伍信仰缺失,部分战士目不识丁,甚至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队伍中出现烧纸钱、害怕鬼等影响士气的迷信现象;二是党组织空前发展需要加大教育投入,随着根据地的队伍扩大和各项工作逐渐铺开,党组织在1941年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据1941年10月统计,淮北苏皖边区有党员6754人;到1943年共有党员24010人,这一时期党员人数的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人员扩充也带来了些许弊端,部分新党员干部对工作尚不熟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一些不纯分子混进党内。为了保持根据地的长期健康发展,教育建设就尤为重要。
1.干部训练班
抗战期间为解决干部缺乏的困境,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根据中央号召率先开办了各种干部训练班,“开办了许多一星期毕业的训练班,把这些人立即分派到各地进行工作。”1941年2月,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刊发《关于加强各县政权工作的指示》要求辖区内开办短期干部训练班,加强地方原有干部的学习能力,更通过培训班培养地方新任干部,干部训练班的模式为促进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制度化和规模化建设奠定了人员能力基础。
2.在职干部教育
受严峻的战争形式和匮乏的物质条件制约,多数干部不能离岗培训,但在职干部作为中坚力量,其水平与革命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更是直接关乎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此,淮北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开展了在职干部教育工作。
首先,加强对在职干部的组织和领导。整风运动前,淮北当地的在职干部学习任务的布置与指导仅是由党宣部门和具体单位领导负责。整风运动开始后,为加强对干部的组织和领导,淮北抗日根据地政府专门成立整风学习委员会具体分管在职干部教育工作。
其次,完善职干部教育的形式与制度。为配合在职干部的工作,在职干部教育学习形式上也根据每个干部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低和革命时间长短分为4类,制定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案。在每天2学时的学习基础上辅以辅导和检查制度。通过上大课和小组讨论保证每个在职干部都能参与到学习中,通过抽查学习笔记和不定期检测等检查巩固具体学习成果。整风运动开始后,根据地民主政府将在职干部具体化分为4组,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求在职干部自学和小组共同学习,并制定检查和汇机制,促进在职干部教育逐渐正规、有序。
最后,优化在职干部分类教育。在职干部教育内容主要为政治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3部分,政治学习的内容是马列主义理论,列甲乙丙丁4类标准保证不同文化程度的在职干部其政治素养和觉悟都能有所提升;文化知识则主要针对文化素质略有不足的干部队伍开展,严标准、保时长,定期查漏补缺、及时检查切实提升在职干部的知识储备,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业务能力学习则是因材施教,“做什么,学什么”。分类教育的优势在于不同干部级别和文化程度教育内容均有区别,使得每个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接受能力都得到最大发挥。
1.教育内容
社会教育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主要为文化、思想政治和科学常识教育等。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扫盲,淮北抗日根据地以识得千字为标准开展文化教育,部分条件允许的地方也辅以简单易学的计算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是提升群众的政治意识,主要宣传时政消息、党的政策、民主思想等先进思想,并配合根据地人才建设宣传拥军优属等方面的教育知识。科学常识教育则更多结合当地实际有所侧重,以1944年政府换届和新四军西征的节点为例,根据地当年冬季教育的内容以时政宣传、参军教育、民主理念、生产生活为重,冬学结束也以这4个方面检查成果。
2.教育形式
抗日战争期间,社会教育以冬学校、夜校、识字班和农村俱乐部等依托,形式多样。淮北行署民国32年冬学的《组织办法》规定:行署冬学委员会9至13人组成,县级7—11人,区级7—9人,乡级5—7人。冬学是主要的社会教育形式,学校专设校董会统筹办学事宜,并下设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教学计划、筹备办学事宜、编纂教材等工作。淮北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各地行署会根据根据地总的任务和安排,对冬学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制订考试、升级和作息制度,定期考试和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连年展开识字教育,从课本编制到教学内容上都逐步提升,实现连贯式教育。各级政府还经常派人到冬学抽査,了解学习质量和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农忙时节,冬学便因时制宜转为夜校、识字班等全年可开办的社会教育机构。夜校是利用夜间等空闲时间进行学习的机构,虽教学规模和人数无法和冬学校相比较,但学习人员大多是群众骨干,人员稳定,学习积极,夜校教学成果远超预期。识字班则更多是针对农民、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由小学老师和有知识基础的中、小学学生组成授课团队,利用农闲和阴雨天集中教学,农忙时则转为晚间授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深受群众欢迎。
农村俱乐部也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俱乐部以农救会为依托,组织农民教育活动,团结广大群众以顺利实现抗日民主政府每一时期的主张和口号的落实。政治方面主要宣传共产党及抗日民主政府的主张和政策,提高农民的民族觉悟与阶级觉悟,提高群众保卫边区保卫中国的信心及决心,并与当前各种活动联系起来;文化方面则是开展识字运动,消灭文盲,普及科学知识,逐渐破除封建迷信落后观念。农村俱乐部活动门槛低,并和农村环境相适应,形式简单,吸引广大群众自愿参加,具有大众性和教育性,使农民干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抗战时期,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教育主要为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基础教育以学校为依托,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始终坚持以抗战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办学原则,培养了一大批新革命骨干,对淮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自中共中央到各级政府都格外重视小学的基础作用,也常就小学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指示。1940年3月,中央颁布《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国民教育的指示》中强调:“尽可能地恢复与重新建立各地小学校,达到每村有一个初级小学校,每乡有一个中心小学或模范初级小学,每个中心区有一个两级小学或完全小学,以建立广泛的小学网。”1941年11月,淮北抗日根据地规定小学教育的方针为:“基本区各小学要继续收容那些可怜的失学儿童,开展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并把教育深入到敌伪区,使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普遍起来。”
抗战期间,淮北地区小学大多因战事被迫停办,抗日根据地正式建立后,民主政府虽经济实力不足,但仍努力解决办学经费紧张,教材配置不足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教育难题,尽全力迅速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建设,并推动根据地范围内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如萧县地区,1939年底已建成小学240所,拥有学生规模2.4万人。不仅原来停办的小学全部恢复,还新办100多所。皖苏边区政府成立后又进一步推动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根据地范围的扩大,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初,淮北建设小学校600余所,容纳学生4万多人,永城恢复全部小学,区域内各小学规模均接近抗战前的水平。
淮北抗日民主政府不仅发展小学教育规模更是进行小学教育改革,因抗战艰难和人才紧缺等因素将小学教育学制变更为“三二制”。1943年,更是尝试进一步缩短小学教育时间,试行初小二年、高小二年的四年学制,并逐渐向经济贫穷和教育落后的地区推广,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整风运动后,各地区更是逐步抛弃原先的“正规化”和教条主义,提倡夏陶然办学法,不但大规模普及“二二”学制,更兴办民办小学和民办公助小学,出现了“半日制小学”“牛背小学”等诸多形式灵活、结合实际的小学。
2.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1943年,淮北行署主任刘瑞龙提出根据地中学教育的方针,首要目的是提升青年人的政治理论水平,激发民族和爱国意识,让青年人认识到抗战的重要性,促使青年人加入队伍。中学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有二:一是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比重,扩大课程占比,并在其他教学活动中穿插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政治教育的参与度、接受度,潜移默化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二是组织学生参加与时政、爱国等紧密相关的各类社会活动,如拥军扩军、抗日爱国、减息减租调査等活动,让青年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给根据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能让学生增长才干,更能加速学生思想觉醒,夯实人才基础。
此外,中学学制也更灵活。淮北抗日根据地在1940年颁布的《豫苏皖边区教育实施方案》规定实行“二一制”,中学修业期限设置为初中二年,高中一年。但实际上,受到局势影响和学生程度差异,各中学在执行中也多有变通。淮北中学在原先“二一”制的基础上将高中扩充一年,变更为“二二制”;泗五灵凤中学以学生知识水平进行差异化分班,并实行因人而异的学制,文化水平高的班一年即可完成学业,次之则需要二年方能毕业;泗南公学则将学制缩短为半年;泗南中学在执行“二一制”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学期时长。
抗日战争前期教学困难,中学教育举步维艰,教材缺乏,难以统一,课程教材自主性较大,各地区教学活动只以行署教育处的教学总要求为基础,大多都根据当地实际自编课本或自选教学内容。根据地建成后,虽无法统一教材但要求教材及时更新并加大了教材的审核。1943年3月,淮北行署发布《教学计划大纲》对中学教材做出了统一要求,规定除自然科学和英文课采用原教材,其余社会科学、教育概论等都要重新编纂;对各地自编自选的课文,要保证政治性和思想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抗战实际以实用为主;所编教材也必须经行署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査后方能供学生使用。
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战线,是建设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必经之路,始终坚持教学服务于抗战民主事业,服务于生产建设的办学方向,遵循教学—社会,教学—劳动的办学原则,在中共中央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学员知识水平的差异因材施教,准确落实分类教育等政策,进行教育改革,为教育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淮北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是抗战时期的特殊产物,将群众利益与教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时间上,冬学和夜校的教学都选择在生产的闲暇之余,就连小学初中教育也选在农忙时节让学生回家帮忙秋收,甚至让老师也一同协助。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识字,思想政治教育等文化课程以外,还涉及各行业的生产知识。看到实际收益后,群众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在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开展中,根据地政府提出无论是共产党、国民党还是民主党派人士,只要愿意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服务,都可以来应聘教师,并在生活上给与他们及其家属一定的优待。该政策的推广,让各界优秀人士会聚一堂,建成了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文化统一战线,招揽的大批优秀知识分子不仅组建和充实了根据地的教师队伍,为根据地的文化事业建设添砖加瓦,也为全国文化事业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