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

2022-10-20 10:03李佳伦
西部学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三山圆明园共同体

李佳伦

“三山五园”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遗迹,位于北京市西郊,是对位于北京西山地区的文化带之内古典山水园林的统一称谓。其中的“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以及万寿山;“五园”包括颐和园(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和静明园。“三山五园”作为自然山水园林,融合了明清两代山水园林建筑的最高技艺;同时,其作为清代“园居理政”的实际政治中心和清末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见证,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和时代意义。在三百余年的建造、繁荣、毁灭到保护的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符号记忆,对于传播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三山五园”的历史变迁

“三山五园”的概念形成是一个过程,其伴随着清代的兴起和衰落。“三山”中的香山和玉泉山,在辽金时代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名气。清康熙以后,伴随着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三山五园”的建设和发展迎来了高潮阶段。康熙皇帝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在京城营建了相当规模的山水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将翁山改为万寿山,“三山”的格局初步形成。“五园”称谓首先出现于畅春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在游览畅春园后作《畅春园记》,畅春园因此得名。5年后,康熙将顺治时期的玉泉山澄心园改为静明园。到了康熙晚年,将胤禛的花园改名为圆明园。乾隆时期,静宜园被赐名为扩建后的香山行宫。清朝皇帝将“宫居理政”发展为“园居理政”,康熙皇帝每年大部分时间在畅春园内,雍正、乾隆均将圆明园作为主要的居所,因此在清朝鼎盛时期,“三山五园”成为清朝实际的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

随着鸦片战争撬开了中国的国门,接连的内外战争使得清朝的国力衰退,皇家园林的建设陷入了停滞,道光年后畅春园日渐荒废,圆明园等园林在清末的历次战争中遭到了彻底毁坏。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侍读学士鲍源深首次将“三山五园”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直至清代灭亡之后,民间逐渐使用“三山五园”的提法来指代京西皇家园林的概念。

“三山五园”由皇室私产变为开放园林是在民国,作为曾经的皇宫禁地,民国时期的紫禁城变成了故宫博物院,曾经的皇家园林也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景区。“三山五园”重新得到恢复和管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市政府将圆明园、颐和园等园林修复并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圆明园等园林也变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民族记忆的符号之一。在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三山五园”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转变为了景区公共场所和国家机关的办公场所。

进入新时期,对于“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传播也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好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8年,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来到海淀区就“三山五园”保护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他强调,“三山五园”地区具有独特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良生态环境。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整体保护利用好“三山五园”这张金名片,建设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地区和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载体。”新时代的“三山五园”地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依据

在《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的第五点,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华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长期依存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各民族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各民族唇齿相依、命运与共,需要不断增强并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求更加广泛深刻的价值认同,深化“五个共同”意识。

在十九大报告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使得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了求同存异和相互尊重的基本特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各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见证,是各民族精神文明成果的集大成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对于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稳定以及各族人民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作为各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新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更需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各民族区域的团结稳定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塑造良好环境。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冲击着世界秩序,同时也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传播中国声音提出了挑战。在改进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为此我们要通过多元化的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多方面努力,共同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三山五园”的历史功能凝聚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三山五园”地区作为清王朝极盛时期的实际政治权力中心,增强了当时民众的家国认同感。清代的“园居理政”是清代皇帝勤政的依托。在圆明园四十景中,排在首位的是“正大光明”,清朝共存续268年,统治者将“三山五园”作为理政中心的时间有226年,接近85%。因此,在清代的政治史中,“三山五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在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少数民族如果想要长期统治中原民族,就必须主动融入并长期维系“大中华”的概念,打造“天下一家”的共同体认同意识。作为清代统治的重要见证,“三山五园”所承载的园居理政思想在客观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发展,有助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其次,“三山五园”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典型缩影。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信仰,作为京城的皇家用地,自然也是小农经济的典型示范。因此,三山五园文化价值不仅局限于其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赖以产生的沃土、生存的环境、发展的温床,都和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密切相关。“三山五园”处在京西永定河冲积扇的中心,黄土高原的泥沙被永定河裹挟而来,为该地区提供了土质松软、营养丰富的种植条件。由于京西的水田规模和水热条件充分,“三山五园”地区形成了宛如江南的种植景象,乾隆皇帝还亲自开发了水稻试验田。清代京师的十三座粮仓中,有两座就设立在“三山五园”周边。至今在清漪园的耕织图、水村居、畅观堂和圆明园的映兰水乡、水木明瑟等处均体现了当时“三山五园”的“国家试验田”地位。据此,“三山五园”传达出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由此传递出的符号化概念使得中华民族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传达了小农经济下的家国观念。

最后,“三山五园”地区作为政府的军事演习场,传递了保家卫国的大中国观念。虽然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中原之后不断推行汉化政策,但满洲传统的八旗制度、骑射制度等军事制度仍保留至清亡。历代清朝皇帝对于武功骑射的重视,除了在木兰围猎和南苑阅兵之外,在“三山五园”中同样得到突出的表现。康熙皇帝曾在畅春园、圆明园等地进行步射骑射的演练,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廷在香山静宜园附近修建八旗键锐营,负责驻扎八旗精锐来保卫皇城,而后又在万寿山的昆明湖设立水师,作为操练八旗水师的场地,而香山的阅武楼和致远斋分别成为了检阅士兵和战争指挥的基地。嘉庆和道光时期,绮春园又成为了皇族子弟练武骑马的主要场所。“三山五园”在军事层面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发挥了重要贡献。

因此,“三山五园”在清代的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政治、农业、军事、经济等方面都作为政府中央的“指挥部”,对于传播和凝聚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和家国情怀的理念起到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四、“三山五园”的毁坏和保护塑造了共同的民族记忆

随着清朝的衰落和西方殖民战争的兴起,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撬开了国门,侵占了北京,包括圆明园在内的众多园林古迹遭到了毁坏和掠夺。随着圆明园被无情毁坏,近代的百年屈辱历程拉开了序幕。中华民族被迫卷入了以西方国家主导的新的世界秩序体系之中。圆明园等遗址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屈辱的集体记忆。圆明园的毁坏史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史,在19世纪60年代,国内群体对于皇家园林的毁坏多看作是皇家的私事,部分群体甚至对于皇室奢靡宫殿的摧毁感到庆幸。刁敏谦在他的1922年的著作《被唤醒的中国》中称,1860年,“当圆明园的熊熊烈火燃起后,民众们并没有看到国家的软弱,只是发现了清廷的颓败”。直到20世纪初,在义和团运动的余波使得圆明园进一步破坏后,加之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传播,使得民众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意识被不断唤醒,形成了共同的话语环境。多年来,中外学者对于圆明园遗址的研究不断增多,表明圆明园等遗迹作为一个符号化的意象,在社会和媒体的传播中可以有效地唤醒民族的记忆,传递民族的共同情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和重建也随之展开。周恩来总理曾经指示北京市政府对于圆明园等遗址善加保护和修复。此后对于圆明园等“三山五园”地区的问题浓缩在了保护还是重建的争论之中,重建派主张展现恢弘壮丽的皇家园林文化和艺术价值,反对重建的人更重视将遗址作为历史过失与国耻的象征与记忆的功能。在圆明园被毁120周年之际,即1980年,宋庆龄等人发出千人联名倡议书,建议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于圆明园等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此后,其他园林也作为人民公园陆续对公众开放,民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文物背后所蕴藏的从封建到近代,再到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史。游览遗址公园的游客会心照不宣地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遗址相联系,唤起民众心中的民族集体记忆。

五、“三山五园”的建筑理念传递了民族间的包容和融合

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理念。圆明园作为“万园之园”,同区域内其他山水园林共同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其体现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交流、学习和认同,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推动了中华民族与国外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

首先,“三山五园”地区是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重要平台,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满、汉、蒙、藏、维、傣等多种艺术文化特点。作为清朝长期存在的民族问题,西北的蒙古地区和西南的藏区是中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点。除战争手段之外,对于少数民族上层阶级的笼络也是重要的手段。自乾隆皇帝起,朝廷最为隆重的“上元三宴”便是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的。其中的正月十五的朝正外藩宴是对于进京恭贺新年的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宴赏。同时,清朝在处理西藏喇嘛教的关系时也多在“三山五园”进行。作为区别于紫禁城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更适合举办更多宴会性质的娱乐活动,成为满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交流的重要场所。

其次,“三山五园“也作为清政府重要的外交场所,承担了清政府与外国外交接待的重要任务,其不仅是传统造园技艺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建筑博览园,以圆明园大水法为代表的建筑有独特的西方特色。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朝庆祝乾隆的八十大寿,庆祝活动以圆明园的活动为主。本次庆祝活动除了国内各民族的王公大臣外,还邀请了朝鲜、缅甸、哈萨克、琉球等国家的使团,形成了万国来朝的景象。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结语

“三山五园”地区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其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共同的精神记忆。作为首都北京的重要文化名片之一,“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传播价值不亚于其旅游观赏价值。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逐渐成为多民族求同存异的统一体,作为从清代、民国到新中国的见证者,“三山五园”成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之一。其在政治方面所传达的家国情怀、重农思想、保家卫国等观念,在民族方面传递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海纳百川的外交意识,对于今天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传播和民族文化的保护重塑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有着深刻而牢固的历史基础。

②上元三宴:从乾隆初年起,设“上元三宴”,即正月十四日宗亲宴、十五日朝正外藩宴、十六日廷臣宴。宗亲宴,实际上就是皇室家宴,在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举行,由皇帝钦点皇子皇孙及近支王公入宴。朝正外藩宴是清帝在正大光明殿设宴款待来京朝正的各族王公、首领及外国使臣,大学士、内大臣等也同赴此宴。此宴规格较高,规模较大。廷臣宴是清帝宴赏大学士、尚书等勋劳卓著者,入宴者由皇帝钦点。由于廷臣宴人数较少,且词臣居多,因此皇帝与入宴诸臣经常会以时事为题,共赋“联句”长诗。

③大水法:是北京圆明园中西洋楼景区(Xiyanglou,European Palaces)的一部分,现已为遗址。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将圆明园进行了洗劫,其中英军还放火焚烧,今仅存大水法、远瀛观的几个大理石石柱屹立在那里,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

猜你喜欢
三山圆明园共同体
梦回圆明园
爱的共同体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辽太祖卓龙眉宫“取三山之势”之三山考略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逃离至三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