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 诚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百年文化变迁与德育变革取得了伟大成就,积淀了丰厚的历史经验。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道德是文化的核心。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形态,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道德价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文化形态变革直接影响道德变革,而道德变革又反作用于文化形态变革和人的价值追求。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疯狂掠夺和文化侵略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遇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以政治制度和道德重建为主题的文化革新思潮骤然兴起。重建社会道德秩序,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是近现代中国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清末新政和新文化运动的重大主题。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传统的“家天下”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略,为中国政治文明现代转型作了积极探索。孙中山强调精神建设。蔡元培主张废止“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提出以尚公、尚实精神推进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洗礼。但是,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开起了历史倒车,大搞复古主义。面对复古逆流,一场以拯救中国文化生命的民族自救运动——始于1917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引发的文化革新思潮——勃然兴起,催生了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序幕,锋芒直击封建社会旧礼教、旧道德,凸显了科学、民主精神,为建设新文化、新道德开示了正确的方向,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扫清了思想障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也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它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彻底抛弃封建礼教,由被动接受西方转向积极抵制西方文化侵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围绕政治革命与文化建设双重任务,明确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教育和新道德改造方针。通过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和阶级斗争,组织、动员、教育亿万劳苦大众,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洗百年民族耻辱,为赢得民族尊严、筑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是全面而深刻的,取得了伟大的文化成就。
彻底抛弃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价值的旧礼教、旧道德、旧风俗、旧习惯。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观念、家庭观念、家庭伦理、社会道德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个体社会价值得到彰显;男女平等,尊重妇女与儿童,尊重每个公民的合法生存权利与政治权利,公平正义的发展原则在教育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自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以宗教组织为主体在华兴办了各种学校,在伪善面目的掩盖下,实行文化侵略。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陈独秀、恽代英、杨贤江等人就明确提出收回教育权的政治主张,但由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未能推翻,以致各种教会学校遍布全国。在日本侵华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沦陷区大搞奴化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将帝国主义在华的所有教育机构全部取缔,一切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和文化遗毒,遭到中国人民的全面批判。
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后,毛泽东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大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展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根据革命需要,首次实现了教育对象由少数剥削阶级转向了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各种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士兵教育、扫盲教育广泛而持久地蓬勃开展。
早在1917年至1919年间,陈独秀为促进教育平民化、生活化,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反对文言文,主张用通俗语言编写课本,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教学,开启了现代白话文教育的新风。1922年,所有的文言文旧教材一律废止,大中小学教科书均采用白话文教学。同时,他和胡适等人参考日文、英文的标点,为现代汉语制定了一整套标点符号。白话文运动推动了现代教育重大变革,也为古典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文字简化改革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止前进步伐。
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邓小平曾将革命战争形成的革命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遵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为新中国改造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弘扬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养。
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德育变革是推动中国社会改造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具体表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脱胎换骨,社会主义新风尚快速形成。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道德变革孕育着新德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文化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
在这一过渡性的总方针指导下,改造旧教育、旧文化,彰显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成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1950年7月,政务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建议由教育部领导成立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推进高等教育课程改革。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通过课程与教学政策的调整,大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基本建立。学校德育蕴于课程之中,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主要特征。
1953年,教育事业被正式纳入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毛泽东特别强调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把培养又红又专的专业人才作为重点,提出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针中特别提出“社会主义觉悟”,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初性表达,由此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改革的指示》,明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为德育变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1966—1976年间,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在“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和“立四新”(树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的“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被全部清出德育体系,由此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断崖式割裂。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德育变革取得了多方面的历史性伟大成就。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不仅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而且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仍坚持以“五爱”为社会主义公德,仅将“爱护公共财物”改成“爱社会主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是中国传统美德,爱科学是现代公民的素养,爱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制度变革对重建新道德体系的本质要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人的发展是指所有人的发展,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得到法律保障。随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完成,家庭性质和家庭伦理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婚姻观念、家庭观念、伦理观念都受到革命性改造,个体社会价值和政治权利得到彰显,人格平等替代了传统家伦理盲从,这是对传统私德的重大变革,促进个体社会化成为德育变革的新任务、新亮点。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在国外反动势力的全面封锁下,攻坚克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诸多重大突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的德育实践,涵育了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精神,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助人为乐的好风气,涌现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模范,公民道德普遍提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继承优秀革命传统,弘扬爱党爱国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开拓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领域、新境界,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不断跟进,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体系建设迈进新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科学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全党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恢复了尊师重教传统,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创了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开放的新局面,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进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缩减,粗放型大家庭被精致型小家庭取代,传统的多子重养、亲情伦理至上被少生重育、物质享受至上取代,家庭规模与结构、人伦关系、生活模式、家庭功能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在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家庭的部分生活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亲子教育功能向市场溢出,文化传统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教育主动与世界教育体系接轨,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的过程中,既有吸纳先进文化的一面,也有被落后思想误导的一面,滋生了拜金主义、崇洋媚外、享乐主义、贪污腐败等歪风邪气,严重削弱了中国文化自信。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引领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追求,推动了育人模式的重大变革,各级各类教育的教材与课程建设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的重点。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旨归的改革规划。
改革开放时期推动道德进步和德育变革,成就体现在: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确立学校德育价值追求的正确方向。第二,公民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逐渐走向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成为学校德育内容,科学素养纳入公民素养体系,爱科学不仅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改进学校德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任务。第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成为德育的重点。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促进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第四,探索了城镇化、市场化以及新技术应用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了德育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自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注重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养青少年家国情怀,推动中国文化整体创新,开创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和德育创新的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教育是传承、弘扬、发展、创新文化的基础,文化强国必须以教育强国为依托。党的十九大以来,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新时代德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
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国文化自身原创力,就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人的信仰源自历史悠久的家文化。以家为本是中国家伦理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立足家庭,敬畏生命,珍惜亲情,尊老爱幼,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一体、政教合一、情理合一、向善向上的特质。在新时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面对社会发展新特征、政治建设新任务、文化教育改革新问题、家庭伦理重建新需要,承载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全国亿万家庭的殷切期待。长期以来,社会二元结构的矛盾,造成了城乡差别、文化鸿沟。城镇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国城镇化,推动人口、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要素共同作用于家庭,导致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与生活模式、家庭功能和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
家庭结构是指具有血缘、姻缘等关系的家庭成员所形成的居住、生活单位的类型和状态。随着低生育率持续、城市化加快推进、住房条件改善和家庭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家庭“裂变”为小家庭。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的户均人数降至 2.62 人。核心家庭户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空巢家庭、隔代家庭、丁克家庭、单人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结构面临巨大挑战。
城镇化进程加快,商品房的大力开发,由户籍管理向居民身份管理政策的变化,家庭住址不固定和家庭成员分散,打破了同一屋檐下家庭成员的频繁密切交往的传统格局。社会之变导致风俗之变,亲情关系呈现淡漠趋势。
社会变迁无疑改变了新生代的家庭观念,重塑了家庭关系与家庭功能,促进了亲子和夫妻之间的权利格局不断变化,代际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传递趋于减弱,小家庭的抚育后代、赡养老人以及家务劳作功能开始向社会溢出。互联网和现代科技革命猛烈冲击着传统家庭生产生活模式,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家庭的人际交往、习惯养成和文化传承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助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日益深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收入格局、家庭成员的职业与社会地位发生深刻变化,功利主义文化以及与此相连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开始盛行。贪图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气滋长,对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及其主导的价值观造成冲击。两代人之间在价值与文化方面的冲突,造成下一代对“母家庭”的疏离,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家庭凝聚力下降,家国天下观念淡化,重义轻利等观念不断模糊,家庭矛盾不断加剧,家庭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
在当今家庭问题正在不断演变为社会问题的趋势下,牢固树立正确的家庭、婚姻与生育观念,促进人口有序增长,既是家庭建设问题,更是国家人力资源建设问题。我国大龄未婚青年比例过大、离婚率增加、家庭矛盾冲突频发等问题必须解决。回归家庭本位,从“家国一体”“家国同构”传统创建家庭文化生态,弘扬优良的家风和家庭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家庭凝聚力,已经成为新课题。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也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端正党风、政风、社风,必须首先加强家风建设。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兴起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时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向生活化、人性化、伦理化,为学校德育走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创造了环境与条件。
纵观当今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给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而且也为中国文化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将为学校德育变革开拓新境界,同时传统文化也必将在德育变革中推进创新发展,从而焕发出更加强盛的生命力,更加有益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