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武
牛建强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与文明积淀,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延续着中华文明的根脉与灵魂。 在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价值内涵、时代意蕴,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发扬其中的精神内涵,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应当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牛建强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化概说》一书,聚焦黄河文化发展演变历程,从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河流治理、商业经济、生命伦理等多个角度,全面论述黄河流域的文明形态及其深刻内涵,可为读者了解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黄河文化概说》全书共十三章:第一章从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出发,系统梳理黄河文化形成、演变以及其上升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历程;第二章围绕黄河河道变迁过程,阐述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河道的运行情况以及整体形态;第三章与第四章主要阐述黄河文明的早期形态与发展情况,清晰揭示农耕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孕育与发展;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阐述黄河流域的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第七章详细阐述各个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第八章根据灾害特点,梳理历史上较为经典的治河方略;第九章通过分析黄河的相关文献,阐述黄河治理的重大价值;第十章与第十一章论述黄河流域的城市发展以及商人集团;第十二章与第十三章分别论述黄河流域的生命伦理和现代化转型。
参阅该书可知,黄河文化孕育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母亲河,凝聚着各民族开放包容的文明形态,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演化发展提供了土壤。 旧石器时期,原始人类在黄河流域生存繁衍,留下文明孕育的早期印迹;新石器时期,黄河文明进一步发展,衍生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明形态,构成黄河文明的雏形;进入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构建起成熟的国家体制,使得黄河文化借鉴吸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资源,形成齐鲁文化、秦汉文化等相对完善的文明,创造出意蕴深厚的精神文化体系,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支撑。 总体来看,黄河文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其一,内容丰富、历史悠久。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形成丰富多样的文明形态,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征。 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来看,在史前文明时期就演化出半坡文化、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等,蕴含浓厚的地域特色。 夏商周时期,礼乐制度兴起,以朝代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占据这一时期的主导地位,推动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演化。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础,进一步加强了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 秦汉时期,儒学成为正统学派,各大思想流派居于末端,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高度统一。 这也造就了黄河文化尊崇儒学的历史传统,为民族精神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来源,深刻影响着现代人们的价值理念、生产生活方式。
其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黄河文明在五千年演变过程中,始终保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思想理念与文化品格,既注重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与丰富,也不断学习借鉴游牧文明、渔猎文明的思想精髓,促进自身文明体系的扩展与完善。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通海内外的丝绸之路,为黄河文化与西域诸国、东南亚国家的文明交流打开良好渠道。 魏晋时期,以鲜卑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迁,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迁移,打破了汉族占据黄河流域主体、其他民族分散居住的格局,使得各民族分布格局重建,形成相互融合的民族分布格局,有效推动了黄河文化与江南文化、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文化自信空前强盛,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如印度文化、基督教文化等,使得黄河文化的繁荣状态达到鼎盛阶段。
其三,生生不息、生命力旺盛。 黄河文化繁荣发展,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形态,也深刻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心理认知,并由此实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源远流长,成为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正是由于雄浑有力、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抵御外来侵略、化解内部矛盾,成功保卫了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 因此,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黄河文化的鲜明特质。 以红色革命精神为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斗争,孕育出长征精神、太行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深化了黄河文化的思想内涵。 此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形成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充分彰显出黄河文化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当前,面对焕然一新的时代面貌,黄河文化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凭借其先进的价值理念,指导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 具体来说,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融合显著增强,文化竞争逐渐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主要内容。 我国只有占据文化发展的优势地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主动权。 而事实上,尽管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但是缺乏良好的传承机制,加之外来文化的持续性渗透演化,使得国人文化自信心明显不足。 而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与母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深化发展,塑造自强自信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心理,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与持续传承,切实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二,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与凝聚力,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角色,不仅促进了黄河人民的生生不息与繁荣发展,而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政治文化交往,有效推动了城市文化与商业经济的兴起。 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动荡复杂的国际局势中,这对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为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广大民众必须团结起来,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应对复杂的外部风险与挑战。 而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维系所在,蕴含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优秀精神品质,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感召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面对风险与挑战,汇聚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力量,助力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实现。
其三,有助于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农耕文明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内容。 正是黄河流域先民在辛勤劳作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应天时的思想理念,才使得黄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以丰富,有效促进了黄河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断加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平衡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面对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人水关系,黄河文化能够提供成熟完善的治理经验与历史智慧,指导人们探索构建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比如,“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思想,强调天地人的协调发展,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这些理念可以有效约束人类行为,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内在平衡,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参照与科学指导。
因此,充分发挥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促进其传承发展是实现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国人需要承担的使命与任务。 黄河文化的有效传承离不开科学的教育引导,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借助思想政治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黄河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理念与精神内涵,对于培养人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理应接受黄河文化的系统性教育,塑造健全的观念与人格,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因此,发挥思想政治课程育人作用,推动黄河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是实现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有效方式。 其一,需明确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结合黄河文化思想内容,将其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构建起贯穿各阶段教学的一体化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 其二,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方特有的黄河文化资源,提炼出其中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并通过专题课程、理论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促进黄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构建有利于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教育体系。
其次,组织黄河文化教育方面的研学旅行。 黄河文化教育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讲解或课堂教学上,还要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接受黄河精神、黄河文化的洗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黄河文化、热爱黄河文化,并结合时代特色,向学生展现新的黄河文化成果。 为此,各级学校可以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完善的研学旅行计划,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参观游览蕴含黄河文化的景观建筑,建立初步的认同感。 在中学阶段,教师应加强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英雄人物的介绍,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或者让学生接触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研学旅行,形成完善的黄河文化知识结构,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 在大学阶段,教师可组织黄河文化论坛、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实地考察,形成对黄河文化的自主认识,强化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并主动传播黄河文化知识,以新颖的形式弘扬黄河文化。
总之,黄河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审美、思想教育价值,应借助教育教学机制,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促使其更好地实现传承发展。《黄河文化概说》一书系统介绍了黄河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主要内涵,为黄河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