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9 13:17刘志郎程磊磊张靖靖王万庆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管腔真性球囊

刘志郎 程磊磊 张靖靖 王万庆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指人体冠状动脉分支、主支部位出现严重狭窄或此两者同时出现。数据显示,15%~20%的介入治疗均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加之介入治疗具有复发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陷,因此,介入治疗已成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难点和热点问题[1]。虽PCI技术得到应用后,已明显改善了冠心病预后,但各医学者仍然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术式和治疗策略选择存在较大争议。现认为临床真性分叉病变治疗的最好策略之一为分支必要时植入支架、主支支架植入,此对介入操作难度有一定简化,可确保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再狭窄率[2]。而药物洗脱球囊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治疗方式[3]。但目前有关此方面的报告较少,其仍然处于持续论证阶段。现本文共纳入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75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分组并重点论述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得到确诊;均为真性分叉病变,即Lefevre Ⅰ型;参考直径≥2 mm;均可提供完整、详细的本院就诊记录。排除标准:长时间使用大量非甾体消炎药、类固醇激素;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组织病变;肾功能异常者;纳入研究前6个月出现脑梗死;心脏瓣膜病变;心衰Ⅳ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合并疾病:高血压8例,糖尿病7例;饮酒5例;吸烟4例;女15例,男22例;年龄51~75岁,平均(62.65±2.36)岁。观察组合并疾病:高血压7例,糖尿病6例;饮酒5例;吸烟6例;女16例,男22例;年龄52~78岁,平均(62.98±2.65)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单支架介入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扩张,用PCI导丝进入到分支、主支血管,并用半顺应性球囊对病变血管做预处理,预埋普通球囊在分支血管,把药物洗脱支架置入主支血管,让分支血管球囊充盈后,再释放支架,对吻释放边支球囊和主支支架后,将分支球囊撤出,再次高压扩张主支支架球囊。

观察组给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PCI导丝进入到主支、分支血管后,并用半顺应性球囊对病变血管做预处理,在边支血管释放药物洗脱球囊,时间为45~60 s,预埋球囊在分支血管,把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到主支血管,对吻释放边支球囊与主支支架,将分支球囊撤出,再次高压扩张主支支架。

术后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冠脉造影结果: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记录病变血管狭窄率、分支血管管腔最小直径。(2)不良事件:记录术后6个月内靶病变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死亡例数。(3)生活质量:术前、术后1周时采用SF-36量表判定两组生活质量,包含精神情感、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方面,各项0~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其生活质量越理想[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两组术前病变血管狭窄率、分支血管管腔最小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病变血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分支血管管腔最小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比较(±s)

组别术前参考血管直径(mm) 分支血管管腔最小直径(mm) 病变血管狭窄率(%)观察组(n=38) 2.27±0.20 0.49±0.19 78.38±8.88对照组(n=37) 2.33±0.17 0.49±0.21 78.99±9.40 t值 1.283 1 0.030 3 0.287 5 P 值 0.203 5 0.975 9 0.774 6

表1(续)

2.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例(%)]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术前精神情感、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精神情感、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术前术后1周时精神情感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 精神情感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观察组(n=38) 51.32±1.36 52.35±1.25 49.68±2.32 41.25±1.36 78.65±1.21 81.54±2.35 82.65±1.25 81.52±1.35对照组(n=37) 51.38±1.69 52.39±1.21 49.62±2.31 41.26±1.58 62.32±2.36 63.65±1.69 65.35±1.25 61.25±2.36 t值 0.169 6 0.140 7 0.112 2 0.018 7 37.854 2 37.762 2 59.923 6 45.809 9 P 值 0.865 8 0.888 5 0.911 0 0.985 1 0.000 1 0.000 1 0.000 1 0.000 1

3 讨论

人体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包含右冠状动脉后三叉病变、回旋支-钝缘支、前降支-对角支、左主干三叉病变等[5]。真性分叉病变多累及主干分叉和附近部位,以及分支血管开口部位,往往表现为分支血管开口和主干血管狭窄>50%[6]。根据分叉位置不同,其斑块负荷、血管直径、血管角度也有所不同,加之术中解剖构成会一定程度随着斑块迁移、血管夹层而变化[7-8]。所以,实施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其操作难度较大、预后差、风险高。目前针对术式选择和介入治疗策略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性[9]。

为了保护分支血管,降低分支血管的不良事件,应用主动球囊保护分支逐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拘禁导丝技术相比,主动球囊保护分支既保证分支血管的即刻开通,又减少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10-11]。药物洗脱球囊可在不植入永久性支架的基础上释放抗增殖药物[12]。球囊膨胀时可将抗细胞增殖的药物快速转移至病变血管,让冠状动脉吸收药物,防止血管再狭窄,并有效保护血管内膜。相比于单纯球囊保护或分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明显降低了正性重构和后续炎症反应[13]。药物洗脱球囊问世后,为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提供新思路。

国外有学者曾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者作为研讨对象,病变血管均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根据其必要状况实施支架置入后,各患者均治疗成功,且术后1个月内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4-15]。证实了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优势。闫冰等[16]在报告中分析了57例分叉病变患者,结果显示,各患者均成功在主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在分支应用药物涂层球囊,随访9个月时,其分支管腔丢失(0.10±0.44)mm、主支管腔丢失(0.27±0.38)mm,心血管不良发生率为7.02%。也证实了药物洗脱球囊(紫杉醇涂层的药物球囊)为治疗分叉病变有效且安全的新方式。本研究也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分支血管管腔最小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精神情感、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相比普通球囊治疗方式,药物洗脱球囊治疗能更好地扩张分支血管,扩张管腔直径,且安全有效,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综上,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接受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可让病变分支血管得到更好的扩张,加大管腔最窄直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管腔真性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Meta分析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药物球囊 冠心病治疗新方法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建筑原真性探微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两种干燥设备对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药物球囊治疗冠心病
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