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管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9 00:45:02孔祥菊高静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效能依从性

孔祥菊,高静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感染疾病科,河南 新乡 453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呈阳性,病程大于6个月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伴有慢性肝炎表现的疾病[1]。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大多因遗传以及婴幼儿期病毒感染患病[2]。乙型肝炎患者患病初期并无显著症状,临床多表现出恶心、乏力、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常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中后期出现肝大,质地呈中等硬度,伴有压痛感,严重时可出现慢性肝病面容、脾大、肝掌等,肝功能异常或者持续异常[3]。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尚未有特效的治疗方式,且治疗周期长,患者易出现拒绝治疗、服药不规律等现象,耽误病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5]。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是目前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讨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管理对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纳入标准:(1)入院当天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表现,腹部B超检查示肝部位存在明显病灶,血生化检验示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或异常,血红蛋白水平下降,Y球蛋白升高,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2019年版)中关于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20~80岁;(3)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2)合并其他免疫系统功能障碍;(3)合并精神障碍与认知障碍;(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失语失聪、无法正常交流;(6)3个月内参与过相关临床研究。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23~74(45.18±5.78)岁。研究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1~78(44.28±5.2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如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指导等。

1.2.2研究组 接受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管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综合分析患者实际情况,组织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健康教育活动[6]。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包括发病病机、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危害性等。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宣教的方式,讲解疾病知识,并且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纠正其错误观点。正确全面认识乙型肝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便于相关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2)心理支持。乙型肝炎病程较长,患者需长时间接受治疗,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如恐惧、不安、抑郁、焦虑等,严重影响疾病治疗效果[7]。对此,护理人员应优化对患者的心理建设,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从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分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采取开导、鼓励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缓解负性情绪。并且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激励方式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另外,采取语言暗示的方法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进展,平常交流沟通中多用鼓励性语言,传递正能量。(3)行为干预。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经验欠缺,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可能对自我效能产生负面影响[8-9]。对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行为干预,通过示范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办法,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休息,科学饮食,保证每日睡眠充足,多卧床,多吃富含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4)用药干预。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遵医用药对积极控制病情有着重要作用。对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用药干预,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叮嘱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同时派遣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用药看护,防止患者药物服用过量或不足。

1.3 观察指标

1.3.1依从性 根据患者临床配合情况评价患者依从性,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高;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10]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总分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

1.3.2生活质量 采用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QLS-CHB)[11]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4个维度,即生理、症状、心理与社会,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干预前,两组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乙型肝炎分成3类,即轻度、中度和重度,该疾病在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大幅度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12]。因此,一旦确诊乙型肝炎,需综合分析实际病情,尽早对症治疗,积极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乙型肝炎患者的人数比率开始逐年降低。据相关临床研究调查显示,该类疾病的平均发病率为 5%~6%,全国乙型肝炎患者人数高达2 763.12万,且有专业研究预测,在未来10 a内,该项数据可能会呈现上升趋势[13]。由此可以看出,在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期间,良好的护理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是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手段,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同时,乙型肝炎在积极对症的基础上,还需加强护理干预,旨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4]。常规护理属于被动护理形式,其过程极度偏向流程化,无法体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在人们健康意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已无法满足该类疾病患者的治疗需要。相关研究表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15]。因此近年来,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管理护理模式开始逐步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分析,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用药干预手段,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状态,提高个人对疾病的认知,自觉开展利于康复的自然行为,遵照医嘱,科学用药,保证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管理能增强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管理水平,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效能依从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