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郸城县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0-19 00:44:54李芳兵朱慧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郸城县肠道病毒口病

李芳兵,朱慧芳

(郸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科,河南 周口 477150)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其病原体为一种或多种肠道病毒,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1-2]。儿童是肠道病毒的易感人群,肠道病毒主要通过口咽进入肠道,经淋巴组织繁殖扩散,并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靶器官,进而侵犯皮肤、呼吸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诱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健康[3]。手足口病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是我国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流行[4]。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手足口病频发,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针对性加强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5]。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2019—2021年郸城县532例学龄前手足口病儿童的资料,并与同期健康儿童进行对比,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郸城县532例学龄前手足口病儿童的资料。其中男304例,女228例,年龄0~7(2.94±0.48)岁。另选取同期485例学龄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男271例,女214例,年龄0~7(2.89±0.44)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6]诊断标准;年龄0~7岁;为本县户籍。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非本县常住;合并精神疾病。

1.2 资料收集收集郸城县2019—2021年学龄前手足口病儿童的资料,另随机选取当地同期485例学龄前健康儿童,对手足口病儿童和健康儿童监护人进行调查,统计性别、年龄、地区、家庭总面积、职业、家庭月收入、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玩具消毒、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共用餐具、婴儿期喂养方式、1周内门诊暴露史、习惯性吮手等资料,另统计患病儿童具体发病月份资料。

1.3 质量控制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所有调查内容制定统一标准,所有问卷由陪护者中知悉情况的家长或亲属代答。

1.4 观察指标手足口病儿童性别、年龄、地区、发病月份、分布、病原菌分布;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患儿相关资料分布53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1~2岁,地区分布中城市多于农村,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多于幼托儿童,发病月份主要为5—7月。见表1。

表1 手足口病儿童性别、年龄、地区、发病月份、职业、病原菌分布

2.2 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患病组儿童性别、年龄、地区、家庭总面积、分布、玩具消毒、共用餐具、婴儿期喂养方式、1周内门诊暴露史、习惯性吮手的构成比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儿童家庭月收入≤3 000元、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见表2。

表2 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2.3 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将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作为自变量并赋值,以是否发生手足口病(否=0,是=1)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均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儿童手足口病是由常见柯萨奇A16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导致大流行[7]。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异性免疫手段,主要通过切断传播途径以及对学龄前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进行预防[8]。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多个省市持续流行,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9]。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2019—2021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53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分析原因为男性儿童多性格活泼、好动,与其他儿童肢体接触频率较高,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年龄主要集中在1~2岁。临床研究表明,1~2岁儿童从母体获取的抗体逐渐消失,且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自身免疫机制不足以抵抗肠道病毒的侵袭,且该年龄段儿童自主自卫意识较差,可能会通过生活中接触污染源发生感染[10]。本研究中5—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与我国其他省市高发季节相同[11]。柯萨奇A16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有夏季高发的特点,可能是因为此类病毒受温度影响较大,具有季节依赖性。本研究中患病组儿童家庭月收入≤3 000元、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构成比均大于对照组儿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均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收入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居住环境、饮食结构以及防疫措施不能达到正常水平[12]。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广泛,病毒能够通过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13]。饭前便后洗手是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生活中接触玩具、杂物的频率较高,饭前便后务必采用流水进行洗手,从而降低细菌病毒感染风险[14]。此外,照顾者受教育程度低者对手足口病基础知识认识匮乏,生活中防疫警惕性较低,日常防护措施做不到位[15-16]。因此,针对以上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以及常见危险因素,在手足口病高发年龄段和高发季节应提高警惕,有关部门需要通过媒体加强手足口病基础知识和防疫方法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儿童监护人务必做好家庭卫生,对儿童易接触用具进行定期消毒清洗,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提高家庭防范意识。学龄前儿童及时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降低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综上,2019—2021年郸城县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为1~2岁患儿,5—7月份高发,手足口病接触史、饭前便后不洗手、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均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防范。然而,本研究病例选取有限,且影响儿童手足口病的因素较多,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仍需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郸城县肠道病毒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幼儿园(2020年18期)2020-12-30 11:58:02
郸城县种粮农户投入行为研究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郸城县
郸城县2012年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郸城县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