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与思政教育在精神价值的共时性研究*

2022-10-19 08:18郭友南
大众文艺 2022年19期
关键词:哲学价值精神

郭友南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一、从教育箴言看培养什么样的人

古今中外诸多先贤哲人反复强调,教育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面对外部现实时仍具有精神自由和独立品格,从而保持冷静而坚定价值观倾向。西方古代先贤西塞罗: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教育就是生长,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一切责任的内核,是为促进内在自由、精神世界、独立品格创造条件。今天的教育状况将决定明天的文化状况,今天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明天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二、精神性是思政教育的内核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往往被学生们标注“无用”“枯燥”“无关痛痒”等关键词。在笔者二十年授课(人文类)经历中,特别在美学课程中会出现大量精神性的内容,然而学生却多表现出陌生、不解、疑惑、无趣状态。一旦将精神性内容与考试结合,学生关注度就会大大提高,遗憾的是这种关注又局限在“面”上的了解(应付考试)。同学多不做认真研究与思考,连最基本的拓展在卷面上也难见踪影。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学生对精神生活、精神向往、精神价值的伟大神圣无动于衷,反而对有形、实用、功效、利害趋之若鹜。这种现象近些年并没有以改观迹象,也绝非个别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必是复杂的。不管怎样缘由,我们需要直面问题去思考研究。古今哲人从来不把知识、技能作为教育的目标,学生当然应该热爱知识,拥有知识与技能,但在教育中有比知识重要得多、根本得多的东西。尼采提出:教育是否具有职业培训之上的更高使命和责任?仅以谋生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真正的教育吗?在教育急功近利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

三、精神的神圣价值

1.培根铸魂

精神文明建设核心是对精神价值的尊重。意识到精神具有物质价值不可比拟和物理尺度无法衡量的神圣与独立价值,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状态在它的价值倾向以及其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成果是否被世人所赞颂。

对于精神性,我们通俗地概括为理性与超越性。首先是理性,概括来说就是在知识问题上认真,以及在道理问题上认真;前者是对认识是否真正知晓,后者是对其根据认真追问即学通弄懂做实。精神性更高的层面即超越性,超越性就是具有自己的灵魂。灵魂,就是在人生的问题上认真思考,为何而活着,应该怎样活着,归根结底要弄个明白和依据,为自己的生命存在寻求某种意义,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而非虚度,正如苏格拉底:没有思考的一生不值得一过。一个人对人生终极问题追根究底,必然会面对诸如节制与欲望、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肉体与精神、痛苦与解脱之类终极问题,寻求以某种方式解脱与超越肉体、欲望、物质、名誉而获取更高的精神存在。显然,我们对超越性这样情感是陌生的,或许是我们文化中具有长久世间性传统。我们日常生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也很少为纯粹精神性的问题感到迷失、纠结和痛苦,很少执拗于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实物。

2.无用之用

将精神事物中的哲学、文学、艺术等视为无用的论调古已有之,柏拉图在著作中调侃并自嘲。20世纪初,王国维在《文学与教育》开篇:“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因此之故,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皆受其国人崇敬,政治家无与焉。”同样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开篇“天下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曰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哲学、艺术和文学志在发现和表达人类普遍之真理,因此不可避会发生与一时一族一国之利益相冲突的情形,而在此情形下尤凸显其价值之神圣。

首先,政治家和实业家之所供给仅满足生活需要,此“人与禽兽无以或异”;哲学家、艺术家满足精神需求即纯粹之知识与微妙之感情的需要,此“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是有形与无形需求区分。其次,政治家、实业家之事业,其功效五世十世者已属稀少,哲学家、术家所发现和表达之真理虽千载以来,仍使人类之知识感情得其满足慰藉。政治家和实业家的眼界在于当下当世的生活需求所用;哲学家、艺术家关注宇宙人生之全体,所见真理虽无当下当世之用,但其无用之用胜于当下当世之用,所以伟大、神圣且独立。

精神事物无用之用,即无实用。有用,即一切“有用”之术悉由“无用”之学出。于学者来说,无论是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还是对学科细节的实证研究,二者皆不可缺,皆有用,是相辅相成的。将事物和学问以整体相待,离开对整体的认识不能洞察个别,而洞察个别也有助于认识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学术研究其本身是人类一种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的理性活动,不能仅追求立竿见影、即学即用、急功近利。

3.高尚人格

既然精神事物具有神圣之价值,必然要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须坚持独立之品格。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纯粹精神源自对知识问题及其根据上的认真,因为认真,所以对于自己所得真知极为珍视且坚持,不肯向任何外来的压力屈服,对人生真理和科学真理坚定不移。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引证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达数万条之巨。演员陈道明曾感慨其家中安静得只有书和中药香味,足见先生纯粹治学与高贵人格。

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如果是热衷于政治、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之辈则绝无资格从事精神事物,绝无可能产生有真正意义上人文精神成果。古往今来,人文精神成果与人格紧密联动,因为精神事物不是职业,如叔本华,“为哲学而生,而非以哲学为生”。哲学、文学、艺术等纯粹精神创造的人文成果其成功与否,是无法通过有形或物质来衡定且又无益于自身利害,其光芒多为身后所显现。文学之曹雪芹、艺术之凡·高、哲学之苏格拉底;我们提到过的斯宾诺莎;还有海德格尔、卡夫卡、圣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等绝非迎合他们的时代,他们是寂寞的,但是,思考和创作本身具有无上快乐,且有岁月不可磨灭之价值,这本身即最好的报酬。

四、中国文化对精神的态度

1.读书做官

中国学者文人多怀政治上的抱负与读书做官的传统有极大关系。从春秋时期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皆为政治家或抱有政治志向。到汉代贾谊和董仲舒,再到宋代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明代罗钦顺、王明阳,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学者文人。“古之儒家,初无所谓哲学也。孔子教人,言道德,言政治,而无一语及于哲学。”“孔子于《论语》二十篇中,无一语于形而上学者。”这个传统延续下来,中国文人(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诗人)均欲兼为政治家,无不热衷政治和道德,而道德又是政治统治的延伸。

中国专制统治者对道德重视由来已久,而且将智育、体育、美育皆融于“礼”即道德。康乾时期,孟德斯鸠指出:中国政家“合宗教、法典、仪文、习俗四者与一炉以治之……一言以括之曰“礼”,他补充说,不止于此,连学术与历史也被混在了里面。中国传统社会中“礼”就像一个千年锤炼出来的囊括历史、学术、宗教、法典、仪文、习俗并渗透其中,覆盖世间方方面面的无形巨网,将一切权力搜罗在中央政府手中。显然,读书为了做官,依托至高无上的中央权力,就可以实现人生抱负成为人生赢家。

2.实用主义

中国哲学重实用,除了表现在缺乏是对宇宙人生根本问题以及人类永恒真理思考兴趣,还表现在轻视学理探究,没有思辨传统,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在国人看来一切学说、学问、干事是否实用是根本。即“中国之民固实际的而非理论的,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

在人生思考方面中国人同样表现出实用主义品质。西方思考人生:为什么活即活着的根据与意义是什么?西方先贤将人生思考分为两块,其一,对终极真理和终极价值的关切;其二,是对个人价值与自由的尊重。前者,奠基于古希腊,近代集中于德国哲学;后者奠基古罗马,近代体现于英国哲学。有追求真理与自由的超越性。中国人的人生思考:怎么活?用什么态度与世人相处?在寻求妥善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法宝,有趋利避害的功利倾向。

中国人的精神趣味,多表现世间性、乐观性、美满性。最能体现该精神倾向的是戏曲和小说,无不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非美满团圆就不能让国人满足,《牡丹亭》《长生殿》《西厢记》《桃花扇》皆为圆满结局收场。往往以惩罚邪恶,劝勉向善为目的,没有通往超越性,再次回到了道德层面。诗词方面从内容看,“则咏史、怀古、感事、赠人之题目弥漫充塞于诗界,而抒情叙事之作什佰不能得一。其有美术上之价值者,仅其写自然之美之一方面耳。其有纯粹美术上之目的者,世非惟不知贵,且加贬焉”。总之,“美术之无独立之价值也久矣”。我们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对没有实用价值的事物或理论基本拒绝纳入主流,至于文艺,就更具有天然遮蔽性。吴冠中先生感慨: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五、艺术审美的使命

1.通往信仰的阶梯

精神事物中哲学、美学、文学、艺术都源于宗教,在各自领域中进行着各自超越性的孕育进程。如保罗·蒂利希所说,“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和人类精神生活所有机能的基础”。显然,信仰并非等同于宗教信仰,更不对等与宗教,因为信仰远比宗教根本、原始和丰富得多。不可否定,宗教作为长子,在信仰的孕育中茁壮成长,特别是在它自己的领域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但它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以“宗教信仰”具有独霸地位。

在人类漫长精神旅程中,曾经将灵魂移交给神,心灵从中得以慰藉。当进入无神时代后,灵魂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来解决,人类自身才得以不断实现自我的解放和觉醒。信仰是人在世界对自身生命生存中困惑、痛苦、目标、解脱孜孜矻矻的追问,指向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需求。对人生、社会、国家、世界的穷尽、始与终、至高无上又普遍适用、发现又坚信、高于生活的人生意义的阐释,具有普世价值。克尔凯郭尔认为,审美只是初级阶段,宗教才是归宿;桑塔耶拿所说“宗教和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任何一个人,如果他不曾活在诗歌中或者宗教当中,那么,他就是一个傻子。”

我们不难窥见艺术审美与信仰之间紧密对应关系,在建筑、音乐、戏剧、绘画、雕塑能够提供诸如终极、融合、彼岸等具有信仰色彩的体验,因为它们能引领人进入说教和普通思维不能把握的直觉王国。艺术作为一种无须借助言辞的交流手段具有无可替代的卓越性,能够表述精神事物中深奥、晦涩不能用言辞诠释的理念。

2.纯粹精神生活

当代社会物质文明日趋完善与发达,人类物质文明日趋同质化的同时,遇到了精神生态失衡和精神家园缺失的困境。面对社会上精神生态失衡现象,我们发现,物质丰盈与高科技社会的进步方向,更需要人自身精神范畴的进步,亟待道德、社会、政治、风俗和品行进步的支撑。精神富足远比物质丰盈更加值得期待与尊重,意识到了挚爱、亲情、温情、奉献、艺术和美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

六、精神价值的共时性

梁启超认为中国人缺乏公德心,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可追测到中国人缺少真正的灵魂生活和信仰精神,缺失绝对共性意义上底线。灵魂的严格与丰富是一切美德之源,没有审美力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同情之感,对国家、民族、社会真正的责任与担当更是无从谈起。思政教育与艺术审美均是以开启、丰富、提升人之精神为宗旨。

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坦白地说没有标准答案供参考。但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范畴,应该鼓励对有纯粹精神性追求的渴望。更应该对立志从纯哲学、纯文学、纯艺术、纯学术的学生进行鼓励。但是,为了成为钱钟书、韩美林、曹雪芹去从事这些,你就没有把精神价值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了,或许实用价值的事宜更适合你。我们要学会和坚持把精神价值为目的而非手段,纯粹精神性追求的人多了,坚持几代人之后,我们民族的精神素质会有所改观,会出现世界级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 。

中国改革已经驶向深水区,经济转型的成功离不开精神文化转型与支撑,如同高科技离不开高情感。今天,我们仍然走在先贤开辟的道路上,但愿我们能够走向康庄大道,完成他们的未竟之业。

猜你喜欢
哲学价值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小黑羊的价值
英文目录及摘要
放大你的价值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