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视阈下动态表情符号的叙事性表达研究

2022-10-19 08:18张楠笛
大众文艺 2022年19期
关键词:表情符号亚文化符号

张楠笛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225)

网络动态表情符号的兴起,已经成为青年群体进行互动和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表情符号是一种与文字符号截然不同的视觉符号,在虚拟的互联网上交流,不单单可以用语言进行沟通,亦能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来表达,网络表情符号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法尔曼教授通过电脑编码系统在电子公告板上创造的ASCII字符笑脸,随着时代的推进以及图像技术的发展,网络表情符号历经颜文字、绘文字、表情包的发展演变,从最初简单纯粹的面部表情到形成具备一定细节的人物或卡通形象,再到现在与各类网络热点事件、动漫游戏和影视剧目等相结合的形式,在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表情符号逐渐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审美与交流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社交活动中使用网络表情符号,表情符号逐渐成为网络社交空间中替代文字信息的图形符号语言。动态表情符号叙事性表达方式在青年群体中广受欢迎,成为青年群体独特的网络交流方式,并在网络空间中迅速传播,青年群体借助这些表情符号在网络社交软件中肆意地进行“非语言”交流,利用表情符号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泄其对于现实规约的不满,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到自己的同类以获取身份认同感以及群体归属感,对于表情符号设计者而言,青年群体作为其设计所面向的主要受众,其审美趣味、使用需求等都能为表情符号的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因此加强对表情符号使用主体的了解值得研究者给予更多的现实关注。

一、青年亚文化的基本概念

1.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统摄各类非主流文化的社会文化根基,其本身代表着整个国家、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可以简单地将其称之为“主导文化”“官方文化”,主要为大众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并规范和引导非主流文化的方向。在移动媒体迅猛发展之前的国内,主流文化主要是通过教科书、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进行传播,譬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学等等,因此在这种单向传播的时代下,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十分单一且传播模式缺乏反馈交流,传统媒体所带来的主流价值观几乎主宰了舆论;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前进,各类网络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了主流文化发展中的新渠道,因此主流文化所倡导的正统价值观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获得了新的阐释,并为亚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符号,同时其他非主流文化也通过网络渠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多元文化在丰富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反哺于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则通过对亚文化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的形式维持其主导地位并兼顾其他文化的发展,使得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再简单的是“抵抗”与“收编”,是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笔者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以图解的形式表达如下(图1)。

图1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间的关系

2.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亚文化

“亚文化”一词起初是在1940年由芝加哥学派首次提出,最早有关亚文化的定义,

认为“亚文化”是一种在主流社会背景下被划分开与主流文化相区分与对立的文化形态。早期西方学者波普诺曾在其所著的《社会学》中提到“亚文化”一般被认为是一类与主流文化相区别的文化群体,而这个社会性群体构建了一种不仅具备亚文化的部分特质,同时还包含其余群体所不具备的部分文化元素的生活形态。首先亚文化是指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与主流文化对立并尝试与其区分开来、特定区域或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状态,而亚文化群就是指碎片化的个体通过共用某种亚文化,从而形成以群体自我认同为中心所构建的人群或社群。亚文化普遍表现为某一特定人群、身份、职业、阶层、生活方式等的特定的文化内容及价值,因此结合青年人群及新媒体时代特定的文化语境,青年亚文化在这里被界定为由青年群体这一特定群体,以相同的品味及价值观念为基础,发明、创造及推行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价值及行为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创造输出另类、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主流文化进行区别从而突出自身差异化建立身份认同。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常常相互借用、催生,以曾经被视作亚文化的摇滚音乐为例,在如今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在其商业化后获得了主流文化的承认,并为主流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灵感及符号,反哺于主流文化。

二、青年亚文化背景下动态表情符号的叙事性表达的特点

1.表情符号叙事性具有的多元化特点

网络媒介的多样化、兼容性使得青年群体获得多元化的话语表达形式,催生了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更为多元的风格形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物质符号、语言符号、媒介符号、技术符号的运用,青年群体开始借助网络技术以构建符号,尤其是对于语言符号的创新十分活跃。青年群体由于时刻要保持其自身独特的风格从而与主流文化拉开差异,因此需要不断地创新风格以保持自身个性,譬如青年群体通过对文字、标点、字母、数字的糅合应用,创生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对文字、图形、视频影响进行拼贴、解构、隐喻等手段,创造了大量网络表情符号等。

2.情绪表达是影响表情符号使用的主要动机

据相关的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情感表达是影响表情符号使用的重要动机,笔者在深入访谈中就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考察,通过对被访者所热衷使用的表情符号的收集整理,在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表情语境的归纳中,发现其主要以情感表达为主,与网络研究数据结果相一致,在以情绪分类模型对表情符号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出现最多的情绪为“愉快”“沮丧”“恐惧”“放松”四类;并在与被访者进一步交谈中,从关于“使用某某表情时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情绪)”的问答了解到大部分在使用表达积极正向情绪的表情符号时,其表达意义与符号内容基本相同,常在进行日常问候、表示开心、发出赞同等语境下所使用,而表达负面情绪的表情符号往往是在尴尬、生气、无话可说、想要终止聊天的消极语境下使用,试图用此类表情符号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被访者均表示此类表情的表意常常比较模糊,能够更好地缓和语气。

3.动态表情符号叙事的视觉化特征

新媒体时代本质上是一个以视觉文化为主的视觉时代,在图像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受众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已经逐渐呈现出视觉化转向,尤其是青年群体在面多海量冗杂的信息时,更乐于接受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视觉图像的叙事方式,因此青年亚文化网络的呈现方式和风格特征逐渐转向视觉书写的叙事方式,以图叙事叙情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尤其在近年来人工智能普及、数字技术升级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为青年群体营造了更为浓厚的虚拟图像空间,使得视觉图像成为青年亚文化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出现众多以图像、影像传播为核心的平台,譬如,抖音、虎牙、西瓜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同时也为青年群体参与视觉创作、视觉符号广泛传播创造了更多条件,青年群体开始借助数字技术赋予本身不是视觉图像的事物视觉性。且当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生产指向也逐渐转变为通过视觉图像机制及生产法则为青年群体营造出其理想的生活状态,通过视觉图像引起其情感共振,以完成青年群体对于理想的生活形态以及自我角色的期望。

三、动态表情符号的叙事性表达设计优化策略

1.以设计美学为指导

表情符号设计不仅承担网络交流中信息传达的功能,还需满足受众对形式美的需求,而所谓审美性即作品中所刻画的形象既能明确、生动的反映客观事物和表现主体的思想情感,同时具备完善的视觉形式语言及表现技巧。视觉时代碎片化语境下,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对信息的选择进入了“快”与“轻”的阶段,网络交流是互动双方通过虚拟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既想表明主题表达的意义,又需受众能够快速领悟到所想传达的信息,基于这种需求心理,直观易读成为表情符号设计的根本要求,设计中的形象、色彩、图形等造型元素均应服务于传递有效信息的目的,并通过主要构成元素本身的设计或元素的组合排列以构成审美愉悦。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视觉形象符号,其取材主要源自现实生活,在无法真实地描绘这些形象时,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对这些形象进行抽象与简化的提炼加工,抽象简化的设计方法其不仅能切合西方理性设计的简约风格,又能反映中国传统设计的意境之美,在使物像得到必要艺术化的同时,受众也能够更快速直观地识别出符号的本质。

2.以视觉修辞为引导

视觉修辞是一种通过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视觉元素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传播效果的视觉设计手法,基于视觉修辞方法的图像设计被用来传达信息,能够使受众以最少的时间或精力接收信息,因此在表情符号设计中可将视觉修辞作为设计方法。视觉比拟修辞方法主要可划分为视觉拟人及视觉拟物,在网络表情符号设计中通过对动植物等非人类视觉形象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和感情,使其具备人类的思想、行为、动作等特征,能更为恰当地表达受众的情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符号的生动性、趣味性及亲和力等。例如不鸭不咋样(不想上班)系列表情符号中,对小黄鸭进行系列拟人化处理,将其比拟成不想工作的职场打工鸭,将开会、吃饭、休息、工作等工作主题的动作形态添加到小黄鸭形象上,并配以相关文字,如在小黄鸭表情中添加了满头大汗的效果,将工作的辛苦通过其形象呈现出来传递给受众,并对其所想表达的“好忙”信息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情感补充。

3.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

现代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是促使表情符号视觉修辞更新迭代的推动力,且网络社交平台的不断扩充与发展,也为表情符号的传播与推广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传统形式的表情符号设计通常是借助图像元素的拼贴、文字信息的展示、色彩的组合以及排版的多样性来获取受众注意力进而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而新媒体作为目前主流的大众媒体,为表情符号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托以及获取受众需求信息的重要途径。首先设计者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对同类型的表情符号进行调研分析,以寻找设计差异点,并总结归纳目前受欢迎程度较高的表情符号的视觉特征,挖掘除受众的喜好、偏爱的主题,为后期设计提供真实有效的建议。设计制作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借助相关设计软件,如图片和视频后期、图形交换格式等设计软件,将所要传递的信息经由专门的软件进行加工制作,以图像、影像、动画等形式产出,设计出动态形式的表情符号。

4.以叙事性为动态表情符号设计目的

在网络表情符号的设计中,经过提炼设计后的符号化形象能够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结合对网络空间中表情符号的观察可以发现,悲伤蛙、蘑菇头、乖巧宝宝、神经猫等热门表情符号,都是围绕着一个特定主角IP形象展开设计,形象大多为具有鲜明特点的卡通人物或真人、动物形象,其在造型、面部表情以及动作上整体都呈现出主题符号化的特征,形象造型统一且风格显著,主角形象作为整个表情的中心,在其形态、动作、表情上被赋予符号特性,在视觉交流过程中更易于被感知识别,因而形象符号化是网络表情符号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符号化即以象征性的事物来建构联系,以此获得认同感,表情符号设计中的符号化具体而言,一种是可以通过直接借用动漫游戏影视剧目中既定的IP形象,此类形象由于在青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共识度,在此形象基础上为其赋予新的符号主题进行二次创作更易于引发其共鸣;二是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或虚拟空间中的形象或动作进行艺术化提炼,进而转换为具有符号意谓的形象。例如设计师在表达“求好运”“求通过”等富有祈愿意味的表情符号时(见文末图2),通常会使用网络流行语中的“锦鲤”元素作为象征福气的符号。“锦鲤”本是一种高档的观赏鱼类,在其成为网络流行语后常用于指代一切与好运相关的事物,在表情符号中通过以锦鲤符号背后的象征含义完成表情主题的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动态表情符号是文化阐释的新形式,它承载着现代人对社会生活和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其独特新颖而独具个性,具有极强时代感。本文从青年亚文化的视域,以动态表情符号叙事性为切入点,提出以设计美学为指导,以视觉修饰为引导,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以情绪表达为目的动态表情符号的叙事性表达策略。对剖析和理解青年亚文化的动态表情符号叙事性特征及文化内涵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

图2 动态表情符号的叙事性样例

猜你喜欢
表情符号亚文化符号
微信表情符号写入判决:你发的每个表情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世界表情符号日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把脉“腐败亚文化”
这个表情符号,你用对了吗
表情符号玩上瘾 时尚爱尝鲜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