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途径研究

2022-10-19 07:16:20徐刚强潘雪峰
体育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身体育人思政

文/徐刚强 潘雪峰

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的本质就是要所有课程都能够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以体育课程为载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时代精神、中国榜样等思政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进而有效发挥体育课程的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要能够挖掘出学习内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然后将其以适当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之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对前期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将其中的一些做法与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通过身体练习融入思政元素

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是,体育课程更强调身体实践的直观体验,注重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教育,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打破健体与育心的界限,实现健体中育心与育心时的健体高度融合。这必须做到身心合一,体德并重。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认为体育对于个体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所以身体练习发展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精神和意志,体育与德育是一体贯通的。比如在塑造意志品质上,设计“微型马拉松”,通过完赛奖牌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意志;在教学比赛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赢,同时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进而形成坚毅乐观、积极进取、情绪稳定的健康心态,增强抗压抗挫能力。

所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使学生在磨炼筋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培养坚强勇敢、顽强拼搏、遵纪守法的意志品质,并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蔡元培先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通过身体练习来健全人格,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通过情境设置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说教,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要加大隐性教育力度,避免硬性植入,要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可以通过情境的设计与渲染,使得原本枯燥抽象的课程思政变得亲和具体,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刻体验,在练习中知行合一,并有所感悟、有所升华。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真实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把蓄含教育意蕴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明是非、辨美丑、知得失。比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设计中国女排与对手的比赛情境,感受以“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为内涵的女排精神;在小学障碍跑的教学设计中,把长征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爬雪山”“过草地”团结互助、共克难关的练习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同时感受老一辈革命者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情境连续呈现形成了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各种心理要素都在情境中不断跃动、提升,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时代精神、中国榜样等思政元素成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动的、深刻的经历和体悟。

三、通过运动竞赛融入思政元素

体育是一个蕴含课程思政元素的富矿,任何体育项目中都包含着体育所特有的思政元素。比如在社会责任维度的集体主义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崇尚规则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方面,运动竞赛就是最好的载体。如在比赛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必然高于一切,每个人都为了集体的荣誉拼搏、奋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体育的生命线,没有规则不能称之为“体育”。体育教学中,运动竞赛的目的不仅仅是分出胜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规则之下开展身体练习和体育活动,进而把体育中的技术规则、契约规则与道德规则转化为学生对社会规范、法律法规、纪律规矩的尊崇与遵守。团结协作意识更是运动竞赛直接表现的思政元素,不仅仅是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比赛,只要是涉及分组比赛的团结协作都会表现出来,比如团队中任务分解、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彼此支持、共同努力,为了最后取得胜利而团结协作的过程。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多组织比赛,如果在技术初步教学阶段,也可以设计一些专项的比赛,为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提供更多平台。

四、通过体育故事融入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讲中国体育故事,立体育强国之志,塑中华体育之魂。我们讲乐观自信、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实质的红色体育故事;我们讲女排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祖国拼搏,向世界证明中国力量的故事;我们讲亚洲雄风,中国开始成为体育大国的故事;我们讲女足姑娘们顽强拼搏、坚韧不屈、永不言弃的故事;我们讲体育健儿顽强拼博、为国争光的奥运故事。将体育精神融入思政,厚植爱国情,涵育强国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逻辑。让学生知道,体育精神不仅仅是剑指冠军的勇气,更蕴含着付出、坚守的恒心,与家国一体的中国心。就这样我们通过体育故事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对党和国家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以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青春勇担时代使命,在体育强国的征途中留下身影;引导学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根据行为心理学,德育的深刻性来自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所以说自主实践和自我体验是思政育人的关键。体育是身体的教育,充分彰显身体教育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它是强调身体实践的课程,体育教学中的身体具有主体性、体验性的具身意蕴,所以体育是最天然的德育。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时候,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体育学科和教学中蕴藏的思政元素,通过运动情境设计、组织运动竞赛、借助体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用身体练习来感受、来体验,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根植体育精神,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身体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
身体力“形”
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