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銮珠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21 世纪以来,国际风云变幻,大国之间竞争博弈趋势明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激烈。放眼全球,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已成为高等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也是每位高校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而全面的管理知识(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等),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与严谨的职业道德。“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以“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主线,深入挖掘和梳理与薪酬管理相关的思政案例与思政元素,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效融合的路径,从而为高校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企业管理人才提供借鉴和思路。
高等教育不仅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更关系民族发展的未来。当前,我国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奋进,这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 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1]。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2]。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强调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参与其中,全方位发挥好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3]。因此,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应责无旁贷、自觉投身到课程思政工作中去。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意识地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将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将学生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工商管理专业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工具及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乐于奉献等职业道德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及诚信品质,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专业素质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专业课程的学时比重远超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可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内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因此开展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专业课教师要具备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专业课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自觉投身到课程思政工作中去。专业课教师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的旧有观念,主动发挥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参与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当中。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三尺讲台”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
专业课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专业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准确的政治站位,不断在立德、修德、践德上下功夫,做到率先垂范,以德立学。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所提出的“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教师要具备让学生敬重的学问与品行,以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5]。同时专业课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指导学生,以深刻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经师”和“人师”的和谐统一。
00 后大学生成长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对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多元,具有更鲜明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6]。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挖掘和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浑然天成、融为一体[7]。同时专业课课程思政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单纯灌输、简单说教等方式,注重因地制宜,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
“薪酬管理”是面向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与企业管理实践联系紧密、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覆盖面广,主要包括薪酬设计流程与方法、职位薪酬决策、技能薪酬决策、市场薪酬决策、绩效薪酬决策、员工福利决策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资格、掌握薪酬管理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工商管理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薪酬管理”课程在设计上始终坚持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两条明线基础上,增加了价值塑造这条隐含的主线,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薪酬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7 个章节体系。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薪酬的相关概念、薪酬管理主要内容及公平性要求;第二章是介绍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基本逻辑和设计步骤,以及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关系;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介绍了职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市场薪酬体系和绩效薪酬体系的设计流程和实施要点;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员工福利决策的相关内容。通过梳理“薪酬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点,查阅相关材料,每章都选取与理论知识点联系紧密并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案例,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案例分析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还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取得良好的思政教学效果。具体设计如表1。
表1 “薪酬管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在教学设计上,要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知识精心设计和挖掘思政元素,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效果。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薪酬管理的三大目标(效率、公平、合法)、薪酬管理的四大决策(薪酬体系决策、薪酬水平决策、薪酬结构决策、薪酬管理政策决策),学会薪酬管理设计的四大公平性要求(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个人公平性、过程公平性)。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案例讨论,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信守法的价值取向,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操守。
1.知识讲授
首先,“开场白”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向学生提问:薪酬管理的三大目标是什么,如果不实现这些目标会出现什么不良后果,如何在实现效率目标的同时兼顾公平目标与合法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主人翁意识、规则意识,形成公平公正、诚信守法的价值观。
其次,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为例,与学生讨论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最后,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询问学生如何理解薪酬管理的四大决策,四大决策之间有何联系,薪酬管理政策决策在其中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薪酬管理四大决策的内容,同时提高他们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以下问题:如何理解薪酬管理的四大公平性要求,外部公平性与内部公平性有何区别,员工最看重的是哪一种公平性要求。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企业要想留住核心人才和关键技术,在薪酬水平设计上要做到既具有外部公平性,又具有内部公平性,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
2.案例分析
先让学生学习案例“富士康巧妙的薪酬设计”。对于富士康员工来说,端午节除作为节日外,还有特别的意味,这一天他们可以领到第二部分的“持续服务奖”。持续服务奖根据员工在富士康工作年限长短和贡献大小来发放,相当于三四个月的薪酬。富士康为什么这么设计呢?原来是因为富士康的员工离职高峰主要有两个时段。一个是春节前后,因为大量生产线工人回家过年,不少普通工人过年后并不会再回到岗位;另一时段就是端午节后,不少管理人员领到了“持续服务奖”的一半便选择离职。而富士康一般会在每年的6 月选择调薪,调薪幅度和范围视企业经营情况而定。通过这样巧妙的薪酬设计,富士康既达到了留人的目的,也缓解了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然后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富士康的薪酬设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员工想增加收入,企业想控制薪酬成本,两者之间如何实现平衡,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薪酬设计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企业与员工两个角度思考问题,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接下来继续让学生分析案例“华为公司的薪酬设计”。《华为基本法》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阶段,员工的人均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在华为公司,一般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入职定级为13 级,岗位工资在5500~7500 元;博士入职即可定级为15 级,岗位工资在10 500~14 500 元。每两年升一级,海外升级速度略快,17、18 级一般是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21、22 级则到了总裁、副总裁级别。加上年终奖和虚拟股票分红,年薪税前超百万的人数超过1万人。
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思考题:华为经过短短30 余年的发展,就由注册资金2 万元和6 名员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及第三大智能手机供应商,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华为基本法》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华为的薪酬设计具有什么特点。
在讨论分析过程中给学生提示:“不要让雷锋吃亏”是华为的企业文化精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最根本的东西——价值分享,敢于与他人分享财富、事业和价值,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薪酬设计的公平性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培养学生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团队合作、艰苦奋斗等精神。
3.课堂小结
成功的企业薪酬方案设计都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与公正性。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支持。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打好专业基础,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好专业技能,毕业后才能给企业提供科学专业、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要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地提升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
1.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不能喧宾夺主,偏离传授专业知识的主要目标。专业课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开放、交互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话语表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思想政治教育要逐步实现体系化。要吃透“薪酬管理”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通盘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篇章布局和学时分配,修订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薪酬管理课程思政体系,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零散化、碎片化、表面化等现象,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
3.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春风化雨般的耐心与恒心。要结合专业知识谈思想、说素养、讲故事,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点滴渗透,以哲理性、启发性、感染性的授课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8],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使学生逐步接受、认同与内化。
4.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实施课程思政要积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通过启发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体验感;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雨课堂、学堂在线、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与受益者。
5.思想政治教育要储备丰富的案例素材。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仍处在探索阶段,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不断更新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政案例库。要深入挖掘我国民族产业和地方企业的成功案例,总结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英雄事迹,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事热点或典型事件,充实思政案例库。要尽可能使用学生身边鲜活的思政素材,更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