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煜,黄花叶,梁晓磊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3;2.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21 年7 月组织实施了虚拟教研室试点申报工作。虚拟教研室建设是在传统教研室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的探索,是高校教师教学学术需求日益凸显的产物[1]。虚拟教研室是在不打乱原有教研室格局、不影响原有教学团队和教研室成员的基础上,由若干教研室中在某一方面较擅长或为解决某一问题有共同意愿的教师组成,可以就相关科研、教研课题在一起共同商讨和活动,形式上如同一个教研室[2-3]。虚拟教研室作为互联网时代新事物,能够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管理、共建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4]。
为响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号召,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同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高校,在2021年7 月组建了具有交通物流融合特色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并于2022 年2 月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跨越时空限制,聚焦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领域,以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等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通过高水平教学团队锻造、高质量教研成果共建、高能级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构筑等,所形成的“动态开放、学科交叉、共建共享、知行合一”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五所高校期望通过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可持续建设,以适应“交通强国”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对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锻造具有全球站位、科技敏锐、创新进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物流工程人才,构筑自信自强、立德树人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支持。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与综合交通呈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大格局,具有综合、立体、韧性、数字、绿色、智慧和高效的时代特征。在物流交通行业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武汉理工大学与同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高校积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公、铁、水、空的交通物流融合特色,并结合五所高校物流工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实体教研室为主体,共同组建具有交通物流特色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深度挖掘物流工程专业在新时代下的多学科融合交叉内涵,在现代物流和综合交通的学术、教学、科研转化等方面互通有无,积极打造物流工程专业的教育学术共同体。
目前,五所高校参与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人数合计68 名,其中教授34 人、副教授24 人、讲师10 人;博士占比96%,中青年占比85%;拥有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一流课程等负责人9 名、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 名、省级一流专业负责人4 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1 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 人、校精品在线课程负责人25 名。通过五所高校的长期合作与共建,为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组建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条件,具体如下。
1.教学资源积累多,教研氛围浓厚,教改成果丰硕。五所高校拥有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等国家一流和省级一流专业。其中,武汉理工大学的物流工程和交通运输为国家一流专业,“物流管理”为湖北省一流专业。此外,五所高校获得21 门国家一流课程,出版56 本相关教材,开设相关线上精品课程43门;在物流交通领域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资源构建及其卓越人才培养等方面,获2 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3 项省部/行业协会教学成果奖、39 项省部/行业协会教研项目;拥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 个、湖北省名师工作室2 个、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 个、省级和校级名师25 人。以上为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组建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厚实的学术成果、优质的师资队伍。
2.多年深度合作,为共建虚拟教研室积累经验。五所高校合作多年,为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卓越物流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积累了丰富经验。2020 年,武汉理工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签订校际战略合作协议,联合高水平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体,围绕“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主题,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国家长江教育创新带。2017 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双方在干部人才交流锻炼、学生交流学习、科研合作、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2010 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推进物流专业建设,多次就专业建设进行互访和研讨交流,积极分享教学资源。
3.产教融合多,为交通物流特色资源建设提供支持。五所高校在道路、铁道、水运、航空、港口、多式联运等交通与物流领域的深耕细作,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其中,武汉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在水运、港口等领域具有特色资源,同济大学在铁道、道路和多式联运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武汉科技大学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分别在道路、航空等领域具有省内优势。此外,五所高校与众多知名企业进行产教融合,共建多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联合试验室和工程中心等,产教资源丰富,为高质量资源共建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五所高校相关专业的交通物流特色,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将聚焦“学科内涵、顶层架构、建设路径、运行模式、建设标准、教学研究范式、质量文化”等七个内容,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如图1 所示,具体如下。
图1 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主要内容
1.挖掘物流工程专业“新工科和新文科双翼齐飞”学科内涵。面向交通强国战略,以教育创新为抓手,剖析智慧物流、智慧交通、双碳等新发展趋势下的物流工程卓越人才的培养需求;从一流创新人才培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教育协作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等维度,探究交通物流融合创新的学科发展态势;以物流工程人才及学科发展的需求为驱动,综合考虑物流工程专业的装备设计、自动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运维管控的工文结合背景,深度挖掘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新工科和新文科双翼齐飞”的学科内涵。
2.设计“一区为核、一心为脉、双翼齐飞、多极璀璨”的架构。虚拟教研室顶层架构设计不能脱离各高校分类发展的特色优势,须综合考虑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参建高校的行业特色及其发展定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析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全过程培养的价值需求;以价值需求驱动,构建“一区为核、一心为脉、双翼齐飞、多极璀璨”的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创新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建设新格局。一区为东中西部区域高校,一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翼为新工科和新文科,多级是教师、学生、企业发展共同体。
3.构建“定位精准、创新策源、数字教育”的建设路径。立足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发展的教育创新策源地定位,本着教学活动回归专业化、理性化、艺术性、学术性,创新发展“定位精准、创新策源、数字教育”的建设路径,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虚实结合”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打造“物流交通融合为体、科技为用、智慧为法”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其中,纵向是衔接东中西部高校的相关专业骨干教师,横向是沟通校内各个相关专业的教师群体,通过外联内合,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育创新策源的内动力。
4.打造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两核四驱动”运行模式。针对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发展需求下的互联互通与高校实体教研室孤岛内卷的矛盾,研创“两核四驱动”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运行模式。借助互联网+的虚拟教研室平台,推动虚拟教研室的资源共建共享及其全过程管控;以“教育数字化、数字教育化”为核心,集聚教育教学数字资源于信息平台,发挥高校教育创新策源主阵地作用;以“全国高校外联内合、教育产业链培育、高校联盟虚拟运行、教育产业实体运营”为驱动,实现科教和产教的深度融合。
5.制定“一个目标、四个坚持、七个维度、三个提升”标准。以“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高质量打造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交叉融合、前瞻创新、动态建设”原则,从“学科特色、教研学术、团队建设、资源共构、成果共享、人才培养、质量文化”维度,制定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标准,全面提升物流类相关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现代IT 与教育深度融合、现代IT 与教学深度融合”能力,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能够将前沿技术、科研成果与教学学术研究有机融合,为高校供给优质教学资源。
6.探索“趣用结合”的虚拟教研室教学学术研究新范式。围绕物流交通融合发展下的多学科交叉、卓越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培养能力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和传统教育教学综合应用创新,探索基于问题导向的“趣用结合”教学研究新范式,让教师在高等教育主阵地抓住学生兴趣,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的优势。“趣用结合”教学研究新范式,需要将新一代IT 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更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师魅力来灵活运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避免教学实践与方法创新的脱节。
7.厚植现代物流与交通深度融合的质量文化。建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构建具有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发展特色的“共享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师培训”的“三位一体”教育品质工程;以国家战略、大国工匠、大国重器、典范事迹为载体,深度挖掘物流行业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有机融入到物流工程专业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厚植中国教育自强自立品质文化,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对物流工程专业和物流交通行业的价值认同感。
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经历了五校联合组织、武汉理工大学校级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等三个阶段,通过9 个月的预建设,取得了一些实践探索的工作经验,具体如下。
1.围绕社会需求,挖掘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内涵。围绕“教育强国、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对物流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聚焦“智能+”时代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如何便捷高效构筑的问题,挖掘物流交通融合创新的“新工科和新文科双翼齐飞”学科内涵,以“教育创新策源”为抓手,打造“物流交通融合为体、科技为用、智慧为法”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
2.结合专业内涵,凝练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打造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创新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构筑教育创新的策源地;融合新工科、新文科的物流工程教学研究范式,探索物流交通融合创新的多学科交叉新路径;共建物流交通融合创新特色的物流工程教学资源产出链,培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产出链链长;构建具有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发展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共同体。
3.紧扣建设目标,梳理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思路。以“共享、开放、创新、提高”为原则,设计“一区为核、一心为脉、双翼齐飞、多极璀璨”架构,构建“定位精准、智慧创新、数字教育”的建设路径,打造“两核四驱动”运行模式,制定“一个目标、四个坚持、七个维度、三个提升”建设标准,探索“趣用结合”的教学研究新范式,厚植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特色的质量文化,弘扬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4.成立顾问委员、建设委员会、工作组三层组织架构。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作为虚拟教研室顾问委员,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提供建议;成立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委员会,由五所高校核心骨干组成,设置虚拟教研室主任、执行主任和副主任,主任负责组织协调五所学校教师参加虚拟教研室日常工作,执行主任负责虚拟教研室各项活动及其日常工作的落实开展,副主任负责协调各自高校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的共建共享;以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实体教研室为依托,组建工作组,由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组长、实体教研室成员作为工作组成员,前者负责协调校内、院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后者负责虚拟教研室日常活动的过程资料维护、教育部所建虚拟教研室网站平台的注册与运维。
5.依托职能部门,强化要素保障,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借鉴质量管理理论“五要素模型”,落实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保障机制,涉及专业教师、现代化教学设施、物流类学科、教学研究方法、教学教研环境等“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及其保障。依托教务处和人事处,加大虚拟教研室参与教师的激励,解决教师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顾虑;向学校争取了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办公场所和运维经费,配置了数字化视频会议设备;结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制定物流类学科持续建设及其保障机制;依托教务处和成果转化中心,建立了“创新、协作、共建、共享”的教学学术保障机制及其知识产权转化激励制度,加快虚拟教研室产学研成果推广及其数字教育产业化。
6.围绕优质教学资源,有序开展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利用教育部提供的信息平台,逐步将已有的和新建的教学资源迁移至信息平台,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每两周组织五所高校核心骨干教师开展一次线上教学研讨与交流会议,促进平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及其推广使用,提升平台的活跃度;组织教师有序开展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新工科和新文科双翼齐飞”的教育学术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理念,构筑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微专业、微课程、云课程、虚拟课、在线课、讲座课、实践活动课、启发探究、参与合作、项目教学、过程教学、案例情景、质量反馈”等高质量、共享开放的教研理论资源。
以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为契机,五所高校联合打造具有物流交通融合特色的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具有“互补、互通、互利”的特色,具体如下。
1.互补性。依托五所高校在公、铁、水、空等领域的优势,以多模式运输及其智能装备与系统作为物流交通融合发展的纽带和抓手,共建物流交通融合创新的物流工程专业学科内涵,发挥各高校教学资源和专业能力的互补性。创新“强强联合、区域互联”的教研形态,打造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
2.互通性。设计“工文结合、双翼齐飞”的顶层架构,突出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共建物流交通教育研究创新策源地,打造物流交通教研生态圈的互通性。共建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的教学资源共享产出链,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打造成熟有效的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模式。
3.互利性。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将现代物流与交通融合创新的行业文化基因植入虚拟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互利性。弘扬“连钢”工匠精神,践行思政引领,坚持“四个自信”,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共建虚拟教研室“三位一体”的教育品质工程,打造高质量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为现代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
综上,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教学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是构筑“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有力支撑。物流工程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刚刚开始,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践与创新,不断推动物流工程学科及其教学质量的进步,为优秀师资和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