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霖,江 迟
(1.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又称公益创业)是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共需求,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目标的新型创业活动。社会创业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此后,随着孟加拉经济学家穆罕穆德·尤努斯创办格莱珉银行——为最贫困的孟加拉人民提供小额贷款,使其能实现个人创业并彻底摆脱贫困的社会创业活动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社会创业在全球获得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由于人们对社会创业广泛认可并热情参与,与社会创业相关的教育活动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包括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纷纷以开设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和举办创业竞赛等形式进行社会创业教育,可以说社会创业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当前,社会创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社会创业关注度的提升,社会创业教育正在蓄势待发,可能成为我
国下一阶段创业教育新的增长极[2]。本文在探讨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内涵、原则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高校(哈佛大学、杜兰大学)及中国香港高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社会创业教育,尤其在社会创业课程设计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纵观国内外社会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社会创业教育从实施主体来说既包括学校组织的社会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也包括非营利组织开展的社会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如全球性的社会企业家资助机构阿育王(Ashoka)与各高校合作发起针对潜在社会创业者进行社会创业培训的“Ashoka U”计划,我国爱佑慈善基金会组织的“爱佑公益创业营”等。因此,社会创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创业教育是指使个体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精神,以便能创造经济、社会双重价值,从而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共利益,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狭义的社会创业教育是指一系列由学校组织、实施的旨在提升学生社会创业意识,形成社会创业意向,培养社会创业家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总称。具体到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从性质上说,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属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范畴,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新形式,也是对高校创业教育内涵与体系的发展、完善;从目的上说,高校社会创业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社会创业兴趣,提升大学生社会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创业意向,使学生同时具备社会创业知识、能力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变革精神,以培养具有远见、行动力、领导力、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社会创业者及推动社会变革的青年领袖为最高目标;从内容上说,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以个体在社会创业过程中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和精神等为内容设计教育教学活动。
在厘清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创业所具有的社会性、创新性、市场导向性的特点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本文提出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时须遵循的四项原则。
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不是少数学生专享的“个别教育”“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广泛而系统的教育,这一教育原则是由高校创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在多个创新创业教育纲领性文件中,高校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得到确立,如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再次明确“面向全体”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之一。由此可见,社会创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延伸,理应明确每位大学生都是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教育对象。
实施分类培养是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个性化原则的体现,强调实施社会创业教育须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实施分类培养体现在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职业意愿。对非社会创业大学生,教育目标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传播社会创业精神;对潜在大学生社会创业者,教育目标为引导学生识别、开发社会创业机会,传授社会创业基本知识,提升社会创业能力,培养社会创业心理素养;对大学生社会创业者,教育目标为助力其项目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以培养杰出社会企业家。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原则既是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由社会创业者须具备的特质所决定的。社会创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创业者既要具有与商业创业者一样的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包括创新能力、风险承担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同时还要比商业创业者更有仁爱之心,更善良,更热心,更具有奉献精神,更具有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3],甚至有学者指出道德准则是社会企业家与商业企业家的根本区别[4]。因此,社会创业教育不仅是有关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有关大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格思想的教育,必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社会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高校一方面要意识到创业教育不等于商业创业教育,重塑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要寻找渠道,使社会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
社会创业的机会来源于未被政府和市场解决、满足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需要,这要求社会创业者能够接触社会问题并深入研究找到彻底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社会创业心理学研究显示:与商业创业相比,移情(empathy)、道德判断(moral judgement)是影响社会创业意向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个体在实际情境中更容易产生状态移情(disposition empathy),此外,个体的社会经验能使其理解他人的需要、观点,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判断[5]。由此可见,社会创业及相关实践活动是个体形成社会创业意向,产生社会创业行为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活动。
根据上文对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内涵与原则的探讨,借鉴美国高校(哈佛大学、杜兰大学)及香港地区高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有益经验,本文为我国高校构建一个包含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融合课程模块、社会创业专业课程模块的社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对各模块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实施路径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社会创业通识课程模块旨在引导全体学生了解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活动的价值认识;面向全体学生传播社会创业、社会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活动的认可度;引导学生关注当今重大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目前,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已对社会创业通识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
香港大学采用“嵌入式”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设计,即将社会创业、社会创新的相关内容嵌入到现有课程中,既增加了通识课程的跨学科性,又增加了通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以跨学科概论(interdisciplinary overview)类型的通识课程“企业社会责任”为例,该课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解、分析、批判相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思考经济、政治与道德伦理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为了体现课程对前沿理论研究的关注,该课程对近年来由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在市场所引发的新一轮社会创新浪潮进行了介绍,引导学生就非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社会企业等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公民义务乃至社会发展本质之间的关系。另一门名为“贫穷、发展与下一代:全球世界面临的挑战”的通识课程以贫穷和发展如何影响世界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为主题组织课程内容,结合全球发展现状以及消除贫困组织的实践活动案例启发学生对如下问题展开思考:生活在贫困中的年轻人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个人和组织如何帮助这些年轻人应对挑战。以此实现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贫困这一全球性问题的目的。此外,该课程还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个人和组织(包括国家、过边机构、企业、社会企业、基金会)为应对贫困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并要求针对香港社会的贫困问题,从社会创新、社会创业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法。
相比之下,香港中文大学则采用“融入式”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设计,即在原有通识选修课中增设以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等为主题的通识课程,如“社会创新与社会臻善”“由使命推动的社会企业”“社会创业家:改变世界的社会创新”,旨在提升学生对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活动的认识,传播社会创业、社会创新精神。
结合上述两所高校的相关经验,建设高校社会创业通识课程模块可着力设计两类课程:(1)“融入式”社会创业通识课程。这类课程围绕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等主题设计通识课程,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的基本概念、行动方式以及最新的实践动态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意识,使学生了解社会创业精神的内核——采用创新的方法、跨部门的合作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社会创业精神。(2)“嵌入式”社会创业通识课程。这类课程可将社会创业的相关知识作为前瞻性的课程内容编排到与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等现有的通识课程中,在增加课程内容学科前沿性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创业活动的新形式、价值的多样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新形式——企业社会创业。这类课程也可采用“主题捆绑式”通识核心课程设计[6],以当代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教育改革、种族关系、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贫困等为主题,跨学科地整合课程内容,并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课外实地走访与调查了解社会创业组织为解决该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创新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
专业融合社会创业课程重点面向对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活动有兴趣与职业意向的学生,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学科、专业知识与社会创业、社会创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活动。该模块课程以专业选修课为主,且允许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选修。
如何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美国哈佛大学在融合专业教育开设社会创业课程进行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哈佛大学采用辐射模式将社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辐射模式是一种高度去中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各学院成为相关课程的组织者、管理者,课程内容能浸润到每一个学科领域中[7]。在哈佛大学,不少学院、研究中心都结合本学科领域开设了与社会创业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专业开设的“由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的社会创新”(Social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Driven b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教育研究生院开设的“比较视野下的教育创新与社会创业”(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法学院开设的“社会创业导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非洲及非裔美国人研究中心开设的“非洲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in Africa)等。
通过对上述课程设计的分析,本文为构建专业融合课程模块提出以下建议。在课程目标上,此类课程重点在于结合学科专业领域传授社会创业知识,使学生深入领会社会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社会变革意识;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研究识别、开发社会创业机会,形成社会创业意向,培养社会创业能力。例如:法学院的“社会创业导论”课程通过结合社会创业及组织运营过程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知识,结合理论与实践向学生传播社会创业精神,旨在培养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力的年轻律师;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由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的社会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具有社会变革、社会创新和社会创业精神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以推动国家响应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研究生院开设的“比较视野下的教育创新与社会创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推进学生针对教育问题创办社会企业或项目,并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份商业计划书。
在课程内容上,此类课程除了介绍社会创业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从相应的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研究领域寻找契合点,使专业教育与社会创业相融合,如法学院开设的“社会创业导论”向学生概述社会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与学生探讨如何建立社会创业项目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此外,结合法学专业知识,向学生介绍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社会企业的法律结构、董事会治理模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盈利与组织目标间的紧张关系,如何进行影响力投资以及创造共享价值与发起、管理社会创业项目等。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非洲及非裔美国人研究中心开设的“非洲的企业家精神”以非洲各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非洲在农业、食品、能源、医疗卫生和教育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与学生共同谈论,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发展情况,并培养了解非洲发展现状与困境,具有创业精神与能力的社会企业家。
在教学方法上,此类课程可运用案例教学法、体验学习法,以“社会创业导论”课程为例,该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随后要求学生组成不同的咨询团队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体验学习,共同解决社会企业在运用过程中遇到营销、法律、组织规模等问题。这种体验学习不仅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社会企业的运营,也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社会创业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配合研讨会(seminar)、研习会(workshop)等形式组织课程,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共同体,一同筹划社会创业项目,或探索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社会创业专业课程主要面向潜在大学生社会创业者或大学生社会创业实践者,旨在为其提供更为系统性的、职业导向性的社会创业专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社会企业家。此类课程须依托商学院、管理学院或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予以建设,通过举办社会创业教育项目、设立社会创业辅修专业的方式实施。
在欧美国家,社会创业及社会创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学科地位已逐步得以确立,部分高校通过依托商学院及下属社会创业、社会创新研究院为学生提供社会创业专业教育,其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社会创业辅修专业的高校以美国杜兰大学为代表。杜兰大学于2014年成立菲利斯·泰勒社会创新与设计思想中心(Phyllis M.Taylor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 Thinking),面向学校全体本科生开设社会创新与社会创业辅修专业,该专业围绕社会创业、社会创业的概念、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mindsets of human-centered design thinking)、社会影响力领导(social impact leadership)设计10余门课程,具体课程及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杜兰大学社会创新与社会创业辅修专业课程
结合杜兰大学的相关经验,本文为社会创业专业课程模块在课程设计上提出如下建议。在课程内容上,课程应包括:(1)社会创业类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过程,培养社会创业基本技能。(2)商业知识类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商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商业技能,如商业计划、商业策略的制定,重点引导学生将商业思维和技能与社会目标相结合。(3)管理知识类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4)创新素质类课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
在课程类型上,除了传统课堂讲授式课程外,还可设计实践类课程与研讨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机会,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他人、公共需求,在现实环境中研究社会问题,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创业组织项目运营的机会,通过实际体验,自我建构社会创业知识、技能,理解社会创业精神的内核。研讨类课程引导学生就课程学习中的相关主题通过阅读思考、案例分析和嘉宾访谈等方式进行深入交流,或引导学生就个人体验及实践经历展开研讨,着重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概括,以形成个性化的创业模式与行为理念。
在教学方式上,课程可采用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通过参与公共服务让学生深入社会,在现实情景中运用创新思维寻找社会问题解决方法,通过亲自参与社会企业与组织的运营,共同策划项目形成跨部门思维与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