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槿 唐凯 高萌 范海华 王武 刘兴利 杨净松 王玲 吕梁*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650032 3.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35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从而导致骨骼脆性增强、骨折风险增加[1]。2020年利用低剂量CT机会性筛查中国OP患病率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发现,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患病率已达29.0 %,男性达13.5 %[2]。骨质疏松性骨折使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增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3-4]。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具有操作简单、辐射低等特点。但DXA测量的是面积骨密度,未能将代谢活性更高的松质骨区分出来[5-6]。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QCT)作为一种三维的检查技术,能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测量真正的体积骨密度,更加精确地检测BMD的水平及流失情况,对OP有更高检出率[7-9]。
全国多个地区都已经对中老年人群OP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10-11],但昆明地区采用QCT测量中老年人群BMD的数据较少。昆明作为一个高原地区,由于缺氧、日照时间长及紫外线强等自然因素,OP的患病率可能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12-13]。因此,本研究对昆明地区中老年人群QCT的测量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高原地区中老年人群BMD水平及OP情况,补充中国人群BMD统计分析大数据,为高原地区O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纳入标准: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自愿接受腰椎和髋部QCT扫描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排除标准:①体内含金属植入物;②肿瘤及有放化疗史;③既往髋部骨折;④有影响骨代谢相关疾病,如甲状旁腺亢进等。本研究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符合要求的受检者填写基本调查问卷,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绝经情况、现病史、手术史、药物史、饮酒史。
QCT扫描方法:采用德国SOMATOM Force 双源CT机对受试者进行扫描,将Mind ways QCT体模[14]置于受试者的腰椎和髋部下方。扫描范围:上至胸12椎体上缘,下至股骨干上段。扫描参数:电压120 kV、层厚1.0 mm、sFOV460 mm、床高143 cm,扫描图像进行标准算法重建。
QCT分析方法:采用BMD分析软件(QCT Pro)对受试者的腰1~2椎体BMD进行测量[15]。将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标记在椎体中心位置(图1),测量时避开骨皮质及椎体后中央静脉走行区,若测量的椎体有骨质破坏、楔形压缩等改变,可用胸12和(或)腰3椎体替代。对髋部的BMD的测量分析选股骨颈的最大层面放置ROI,旋转将近段股骨按照二维投照标准放置[16],测得左髋各部位的BMD值(图2)。
注:A:将ROI标记在椎体中心,避开骨皮质;B:椎体平行于水平线。女性,62岁,腰1~2椎体平均BMD为60.6 g/cm3,诊断为OP。图1 QCT Pro对L1、L2椎体BMD测量示意图Fig.1 BMD measurement of the L1 and L2 vertebral bodies with QCT Pro
注:A:从左到右为髋部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B:绿框为ROI。男性,62岁,髋部BMD的T值为-1.8,诊断为低骨量。图2 QCT Pro对髋部BMD测量示意图Fig.2 Measurement diagram of hip BMD with QCT Pro
腰椎:采用美国放射学院OP QCT的诊断标准[15]:腰椎BMD绝对值>120 mg/cm3为骨密度正常,BMD绝对值于80~120 mg/cm3范围内为低骨量,BMD绝对值<80 mg/cm3为骨质疏松。
髋部:因QCT与DXA在测量髋部BMD方面有良好的一致性,故髋部QCT的诊断标准仍沿用世界卫生组织DXA的诊断标准[6]:T值≥-1.0s为正常,-1.0s 检测指标:腰1~2椎体平均BMD、全髋面积骨密度(TH aBMD)、全髋体积骨密度(TH vBMD)、股骨颈面积骨密度(FN aBMD)、股骨颈体积骨密度(FN vBMD)、股骨大粗隆面积骨密度(TR aBMD)、股骨大粗隆体积骨密度(TR vBMD)、股骨粗隆间面积骨密度(IT aBMD)、股骨粗隆间体积骨密度(IT vBMD)。 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555人,其中男性180人,年龄(61.7±9.4)岁;女性375人,年龄(59.2±8.1)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层,按照不同性别,各分为3组(50~59岁,60~69岁,70岁及以上)。表1显示了受试人群一般资料统计特征。 表1 研究人群一般资料特征 本研究基于腰椎BMD测量获取的OP总体患病率为33.51 %(男性:26.11 %,女性:37.07 %,χ2=6.551,P<0.05);基于全髋BMD测量获取的总体患病率为12.79 %(男性:6.67 %,女性:15.73 %,χ2=8.962,P<0.05);基于腰椎和全髋BMD测量获取二者任一部位的总体患病率为36.04 %(男性:28.33 %,女性:39.73 %,χ2=6.857,P<0.05)。任一部位的OP检出率与腰椎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8,P>0.05),腰椎和任一部位OP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髋部的检出率(χ2=68.319、χ2=82.712,P均<0.001)。50~59岁年龄组中,男性和女性OP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腰椎检查OP患病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972和1)。详见表2、图3。 表2 男性和女性OP的患病率[n (%)]Table 2 Prevalence of OP in men and women [n (%)] 图3 A为不同性别腰椎患病率;B为L1-2椎体平均BMDFig.3 Figure A shows the prevalence of lumbar vertebrae in different gender. Figure B shows the mean BMD of the L1-2 vertebral bodies in different gender 表3显示了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各年龄组腰1~2椎体平均BMD。男性平均BMD为(101.17±34.21)mg/cm3,女性为(96.06±36.53)mg/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层后,50~59岁年龄组男性BMD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及70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平均BMD均小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3 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L1-2 BMD值 男性髋部各部位BMD随年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髋部各部位BMD随年龄增加明显减低(P<0.05)。详见表4。 50~59岁年龄组男女TH vBMD、FN vBMD、TR aBMD、IT v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女性TR aBMD低于男性外,其余均高于男性;60~69年龄组男性TH aBMD、FN aBMD、TR aBMD、TH vBMD、IT aBMD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髋部各部位BMD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P的发生与年龄相关,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疼痛、脊柱变形甚至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测量BMD了解受检者骨质情况,可以减少OP带来的严重临床后果。 本研究对昆明地区中老年人群BMD及OP患病率进行调查,发现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腰椎检查OP的患病率分别是26.11 %和37.07 %,比2020年公布的以低剂量CT筛查我国OP患病率(男性13.5 %,女性29.0 %)要高[2];与秦皇岛和重庆地区中老年人群OP患病率比较,昆明地区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较高[17-18],这可能与昆明地处高原相关。有研究表明高原的缺氧环境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且长期生活在高原的居民其BMD水平显著降低、髋部骨折发生率更高[19-20]。但是,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对BMD也有一定的影响,张伟强等[21-22]的研究证明,日照时间充足使BMD显著提高。我们前期的研究[23]已经对低海拔地区(北京)和高海拔地区(昆明)进行了肌肉量的比较,证明了高原对肌肉质量有一定影响,且骨骼肌的丢失会导致BMD下降[24]。总之,高原的缺氧环境导致BMD降低,但充足的日照时间或可补偿,具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除此之外,60岁以上女性人群OP的问题应值得重视,其患病率约为同年龄组男性的2倍,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90.7 %,这可能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有关,雌激素不仅可以作用于成骨细胞刺激骨骼形成,也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25-26]。其次,本研究发现腰椎检查对OP检出率远高于髋部,这与邓德茂等[27]的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DXA受脊柱增生及邻近组织影响较大[15],导致腰椎BMD被高估,OP患病率被低估;而QCT不受上述影响,故腰椎检出率高于髋部。且QCT测量腰椎BMD可与低剂量的肺癌筛查相结合,相较于DXA而言,具有更强推广性及临床适用性。此外,腰椎对OP的检出率与任一部位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研究建议在利用QCT 对OP筛查和诊断上仅测量腰椎即可。 女性髋部各部位BMD与年龄呈明显的负相关,而男性髋部各部位BMD与年龄无关,这与Wang等[14]的研究一致,表明女性髋部更加脆弱、且易于骨折。50~59岁年龄组男女髋部各部位BMD比较,发现女性vBMD均高于男性,60~69岁年龄组则是女性aBMD低于男性,70岁以上年龄组女性aBMD和vBMD均低于男性。可能是由于本研究50~59岁年龄组女性的平均年龄偏低,在53岁左右,正处于围绝经期;而55岁后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进入绝经期,女性BMD会明显低于男性[10]。女性进入老年期后骨量丢失严重,aBMD和vBMD均明显减低,较男性的下降幅度大[30]。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检者各年龄段人数分布较不均匀,男性及>70岁的人数相对较少,对数据统计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 综上,昆明地区50~59岁中老年人群OP患病率较平原地区更高且老年女性的骨量丢失更严重。同时,在利用QCT对OP筛查和诊断时建议仅测量腰椎BMD即可。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受试者男女OP患病率比较
2.3 受试者男女腰椎BMD比较
2.4 受试者男女股骨近段各部位BMD比较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