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解剖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2-10-18 10:01莫波王佩童宜欣何志军梁俊郝志楠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根治术复发率淋巴结

莫波 王佩 童宜欣 何志军 梁俊 郝志楠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相当部分的胃癌病人发现时已为进展期,预后较差[1-2]。D2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标准术式,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影响预后生存[3]。膜解剖(membrane anatomy)是近年来兴起的肿瘤外科新理论[4-5]。膜解剖要求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完整切除胃相关系膜,在保持切除系膜完整性的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少癌细胞泄露于腹腔的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7],从而取得更好地肿瘤学根治效果[8-9]。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是一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hMGB-1可能与病人手术创伤后恢复状况有关[10-11]。本文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膜解剖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8年8月~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的胃癌病人146例。纳入标准:病理诊断为胃癌,可耐受本研究方案,具有择期胃癌根治术的指征;年龄20~75岁;胃癌术前分期为Ⅰ期、Ⅱ期、Ⅲa期;认知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心肺功能差、严重贫血以至于无法耐受腹腔镜胃肠手术长时间的气腹者;合并妊娠、病态肥胖、肠梗阻和严重腹腔内粘连者。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病人分为膜解剖组与对照组各73例,两组病人的肿瘤直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二、方法

1.治疗方法:(1)膜解剖组: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横结肠中段沿结肠带向右分离胃结肠韧带,然后向右侧掀开胃网膜右系膜与横结肠系膜,在胃网膜右动静脉根部离断,沿结肠带向左掀起胃网膜左系膜,并在胃网膜左动静脉根部结扎离断,然后依次掀起胃右系膜、胃左系膜、胃后系膜及胃短系膜,并在胃右静动脉根部、胃左动静脉根部及胃后血管及胃短血管分支根部分别离断。分离系膜及离断血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系膜缘即信封口的完整,从而完成胃全系膜切除及D2淋巴结清扫。遵循以上原则,对于胃窦部肿瘤行远端胃根治术,针对贲门胃体部肿瘤行全胃切除术。按肿瘤根治术原则,胃切缘距离肿瘤病灶>5 cm,十二指肠及食管切缘大于2 cm,消化道重建均采用Roux-Y吻合。(2)对照组:给予传统血管导向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手术方式按照参考文献[10]所述进行。肿瘤病灶切除及重建同膜解剖组。

2.观察指标:(1)围手术指标: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2)记录两组术后7天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等;(3)在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评 定与记录病人的疼痛VAS评分,分为0~100分评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4)在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分别向病人抽取2 ml静脉血,在2小时内将静脉血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后,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MGB-1的浓度;(5)所有病人均进行随访,记录复发率、死亡率。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围手术组指标对比:膜解剖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组指标对比

2.并发症情况对比:膜解剖组术后7天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两组疼痛评分比较:膜解剖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

4.两组血清hMGB-1含量比较:膜解剖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血清hMGB-1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hMGB-1含量比较(μg/L)

5.两组随访情况及预后对比:所有病人随访至2021年10月1日,膜解剖组的复发率、死亡率分别为16.4%、8.2%,对照组分别为31.5%和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当前胃癌的发病率、病死率位居消化道肿瘤首位,预后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为术后胃癌复发[13]。现代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器官或组织,表面都有解剖的第三元素—吻合口漏膜(主要是筋膜,体腔内者其外还有浆膜)覆盖,其包绕着器官或组织及其血供,悬挂于体后壁,形成千姿百态的系膜,多躺卧并融合于系膜床[14]。在胃癌病人中,肿瘤的“第五转移”潜行其内,打破系膜不仅可导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增加,而且可导致“第五转移”从系膜内泄露至手术野,导致术后复发。传统胃癌根治术重点在淋巴结清扫,而忽略了胃系膜的“整块切除”。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行胃癌根治术强调从根部处理血管,层面强调行走在固有筋膜间隙,而非脏层腹膜的剥离,可保持系膜完整性[15]。本研究显示膜解剖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膜解剖组术后7天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膜解剖在胃癌根治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创伤,促进病人康复。

传统的胃癌D2根治术对胃系膜的创伤比较大,很多病人术后疼痛比较严重[16]。膜解剖要求沿着器官组织间系膜与系膜之间的天然间隙去操作,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而且能够做到胃癌的完整系膜切除,可达到精准的手术境界[17]。本研究显示,膜解剖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疼痛V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表明膜解剖在胃癌根治术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状况。

胃癌转移除了四大转移途径之外,还包括系膜转移,表现为癌细胞从胃系膜裸区脱落或淋巴结破裂进入胃相邻系膜,然后沿系膜脂肪转移[18]。hMGB-1作为大多组织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因子,是最主要的一种炎症因子和损伤信号分子之一。hMGB-1较其他炎症因子转录激活较晚,介导炎性级联反应从而导致组织发生损伤,也可反映肿瘤的转移情况[19]。本研究显示,膜解剖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血清hMGB-1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膜解剖能有效减轻机体损伤。从机制上分析,沿着膜桥进入膜间隙将膜连同包裹内的脂肪淋巴组织一并清除,避免了传统术式沿着肝总动脉或脾动脉剥除淋巴结时创面的渗血,从而减轻对病人的创伤,有利于hMGB-1表达恢复正常[20]。

胃由完整系膜包裹,其中固有筋膜包绕胃、周围血管、脂肪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21]。有别于传统的基于器官解剖和血管解剖的肿瘤外科手术,将膜解剖理论与胃癌根治术相结合,通过腹腔镜实施创新性的肿瘤外科手术,沿着膜桥进入膜间隙将膜连同包裹内的脂肪淋巴组织一并清除,具有系膜切除更完整、预后更好的优点[22-23]。本研究所有病人随访至2021年10月1日,膜解剖组的复发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胃癌根治术的膜解剖不仅需切除胃,还包括将可能有肿瘤细胞残留的胃周围系膜一起切除,尽可能保持胃周围系膜的完整性,降低了癌泄露的风险,从而可降低肿瘤复发率与死亡率[24-25]。手术中要注意以下事项:当前肠腹侧系膜与背侧系膜部分分化成肝、胆、胰、脾等实质器官时,不能在根治手术中一起切除[26]。前肠与中肠及系膜旋转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在手术中要细致操作进行切除。胰腺被膜剥除需要注意解剖层次,注意保护十二指肠并注意胰腺上缘血管走行。在剥离网膜囊的推进过程中要主动辨识横结肠边缘血管、胰腺下缘、十二指肠升部、结肠中血管等组织结构,避免医源性损伤[27-28]。

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膜解剖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创伤,促进病人康复,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死亡率。

猜你喜欢
根治术复发率淋巴结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