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周依雪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加仙认为,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提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践行科学的教育实践,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是脑在教育活动中的变化,大脑具有可塑性,它会根据输入的信息,调整突触连接,优化神经元的网络连接。根据脑的特性,在进行信息类文本复习时,教师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
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教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合适的游戏,既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目前,世面上针对高中语文设计的游戏教育很少,针对信息类文本复习的游戏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教师探索出一些高效有趣的游戏,势必会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愿意花时间攻克信息类文本阅读题。
信息类文本试题因其文本的特殊性,使学生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高三复习时间紧迫,如果在课堂上训练一篇信息类文本再加上讲评,不仅耗时耗力,学习效果也不见得很好。但要想攻克重点题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游戏教育的方式,这样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复习变得有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培养高三学生“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试题一般由三道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构成,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明辨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育法的方式培养这些能力。
1.字幕滚动游戏,培养信息筛选能力
大脑是一种智慧的肌肉。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脑肌肉记忆,其解题技巧会越来越熟练,解题速率会越来越高。脑神经科学认为,有意训练可以刺激大脑神经长出新的树突,激活脑部主管阅读的视觉、语音、语义的通路。
比如,在训练行文思路题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以滚动字幕的方式呈现文章,一开始可以以较慢的方式,而后可以加快字幕滚动的速度或者提高文本的难度。首次采用这种形式教学时,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再加上字幕在实时滚动,学生不得不调动所有注意力,快速用眼睛提取信息。而后,教师停止滚动字幕,直接呈现材料全貌,再让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在学生学习热情极高的时候,教师辅以一些筛选信息的方法,比如可以暂时先忽略表示方法的状语、解释概念的同位语、例子的具体阐述等,着重关注文段的观点,关注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关注句间的层次,这样做题时就会更有针对性。训练信息提取的选择题时,教师可以先呈现对应文本内容所在段落,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而后把文本关闭,让学生回忆材料并做题。第一次操作时,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记住材料中的什么信息,教师可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反复呈现并隐藏信息,学生经过多次训练,就会认识常见的设错点,答题的角度也会更清晰。经过多次的刻意训练,让学生的大脑对关键信息有敏感度,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就可以顺利过渡到正式的试题训练了,学生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自信,也更能耐着性子完成信息类文本的阅读习题。
2.课前五分钟,刺激多巴胺
学生之前接触信息类文本较少,对文本题材会本能地感到陌生,要想刺激学生的多巴胺,就需要让学生跟它变得熟悉,仿佛“身边的朋友”一样,一见到就心情愉悦。多巴胺是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升高会令人产生愉快的情感,同时增强学习动机、记忆力和注意力。神经教育学强调,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围绕信息类文本常见的题材,引导学生对某一话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分享点评,要求角度精准,观点鲜明,论据恰当。比如在练习《拉奥孔》之前,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关注艺术雕塑文化方面的素材,并用课前五分钟进行专题演讲。之后汇总本周优秀的演讲稿,粘贴到年段宣传板,并在张贴处设置留言区,以便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演讲可以激活管理语言的皮层运动区,默读优秀演讲稿会激活额叶,助力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想要脱颖而出,学生前期必然需要关注这一话题的相关资源,如相关的评论或视频等,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触动自己的观点,然后整合成短小精炼的评论,进行演讲分享。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愉悦感。高三学生比较在乎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在交流中可以对比自己和同伴的评价,体验分享的快乐,感受同伴认可的快乐。有了这样的锻炼,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让观点和分析更加贴切。特别是在面对信息类文本第五题迁移运用题时,如果题目的篇目恰巧和学生分享的评论一致,学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3.模拟命题人,批判性探究
脑左顶叶负责语言记忆,颞叶主要和人类语义记忆有关。人脑中的布洛卡区,是额叶下部,一个和语言产生有关的区域。镜像神经元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结构,其学习的原理就是模仿。学生从做题者变成命题者,学习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可以真正做到提高对信息类文本的理解能力。比如,复习完信息类文本第四题后,教师给出问题:“阅读材料二,自拟一道题目,分值4分,并附上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模仿高考题干写出了“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等题干,并自己给出参考答案和赋分标准。引导学生模拟命题人命题并确立评分标准,可以真正检验学生是否吸收了所学知识。
如果学生命制的题目存在问题,教师只是在学生出错的地方画线,再把练习返给学生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掌握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平常的反馈如画线和评语,并不足以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新的、得以强化的神经回路,而只有更强的神经回路,才能够更加突出地表征正确的概念。也就是说,教师发现学生命题出现错误后,需要学生进行订正,把正确的答案记录下来,以替换错误的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比几个题目的答案,分析题目的答题角度,而后整合在答题思路里。
4.限时训练,循环打卡
在集体课堂中,全部学生都全神贯注,边听课边记录笔记,这是很难实现的。这是因为每个学生存在神经调节的差异性。为了提高更多学生的认知状态,需要给学生“加餐”,即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限时训练的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布置分层作业,让优秀生做题有挑战,让后进生做题有信心,在循环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做题水平。做完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订正,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分析。当学生可以教同学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说明真正掌握这个知识了。脑的神经调节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大课堂内所有学生要在短短数毫秒内调整到同样的认知状态,这个可能性很小,所以需要课后作业辅助。
根据大脑的运动规律,即使是得到良好的训练,如果长期不使用,就会退化。因此,循环打卡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训练和周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每周滚动打卡复习。一开始采取这种形式时,学生会觉得新鲜有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会出现懈怠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比如奖励零食,借此培养学生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耐心。保持做题的感觉,保持答题的状态,使学生在高考来临的时候也能心平气和。
在复习信息类文本时,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设计符合学生大脑规律的游戏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做题的兴趣,提高做题的效率。利用神经调节的时间依赖性,把握好语文课堂和课后的时间,突破重点,省时高效。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首先,需要合理规划游戏前期准备的时间。比如,准备课前五分钟分享的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会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其次,游戏的数量不能太多。游戏是起调节作用的,可以把游戏教学穿插在一轮和二轮的复习中。最后,教师不能用游戏教学取代传统的信息类文本复习方式。信息类文本复习还有一些题型,比如概念题、支持观点题等试题,是需要采用传统的复习方法进行复习的。游戏教学是在传统复习的基础上搭配的一些“小菜”,其目的是让信息类文本复习变得更加“美味”。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常规课题“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021-53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