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先队员光荣感增强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究

2022-10-17 06:24:40新疆师范大学王轲祺
少先队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光荣感入队奖章

新疆师范大学 王轲祺 多 强

一、引言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在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优化成长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在如今价值多元和全童入队的时代背景下,少先队员光荣感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202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把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作为工作主线,在全童入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少先队组织的先进性,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此外,为树立和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全国少工委相继颁布了《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文件,为切实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提供可靠政策保障。不难看出,如何增强新时代少先队员光荣感,推动新时代少先队组织改革创新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二、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内涵

探索新时代少先队员光荣感增强的实施路径,需要立足于对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正确理解。少先队员光荣感是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坚定的组织认同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和应有的组织责任感。组织认同感是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及组织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少先队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组织归属感是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一种依恋、承诺和忠诚,一般是指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强度。组织责任感是指少先队员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少先队组织发展做出贡献。增强新时代少先队员光荣感,有利于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新时代少先队员光荣感增强的现实困境

1.全童同步入队组织发展原则需进一步优化

在上世纪,为关爱每位少年儿童,我国少先队组织在吸纳新少先队员时,采用了“全童入队”的组织发展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全童同步入队,只要达到6周岁的少年儿童,便自动加入少先队,成为少先队组织中的一员,这使得少先队员感到少先队员身份与普通学生身份没有什么太大的实质性区别,从而导致少先队员与普通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独特性缺失,影响了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的获得。

2.学校少先队组织梯度式成长发展模式有待完善

首先,部分学校在少先队员队前预备、队中教育、离队输送三个关键阶段未实现有效衔接。不充分的队前教育、不规范的入队程序、简陋的入队仪式、少先队活动过于强调多姿多彩而忽视了其政治属性、离队输送草草了事等都阻碍了少先队员光荣感的获得。

其次,“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有待完善。“红领巾奖章”是引导少先队员追求进步的核心载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评价主体单一、缺少细化的“红领巾奖章”争章评价标准、辅导员评价理念淡薄,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抓手,仍以学习成绩作为争章的评价指标,使得“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最后,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在选定一批少先队小骨干之后,不会轻易更换,使得在集体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时常被一些少先队小骨干占有,而大多数少先队员只是旁观者。长此以往,会使部分少先队员产生一种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会引起辅导员和其他少先队员注意的想法,慢慢的就会丧失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难以增强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辅导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少先队辅导员是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少年儿童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现如今,大部分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都由班主任来担任,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专业学习,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学校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辅导员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培训时间短,培训后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和反馈,导致辅导员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欠缺,并不能很好地胜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另外,担任班主任的少先队辅导员教学和管理任务繁重,常常因班级管理事务而焦头烂额,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主责主业中。

4.家长对待少先队活动思想观念需进一步转变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部分家长对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如今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家长们普遍存在着“考试第一”的心态,认为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是不必要的,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有些家长对孩子参加少先队活动持犹豫不决甚至是不配合的态度,以耽误孩子学习或存在安全隐患为由阻止、拒绝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与此同时,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和过度保护,导致其“自我中心”意识较为强烈,难以真正融入一个组织。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指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在少年儿童成长的早期,家长的影响尤为重要,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做法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少先队活动持不配合的态度,造成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进而影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新时代少先队员光荣感增强的对策探究

1.实施好全童入队前提下的分批入队

全童同步入队,削弱了少先队员身份的特殊性。鉴于此,为从源头上培养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学校在坚持全童入队组织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入队工作细则,依据“六知、六会、一做”的入队评价标准进行科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可采取自评、师评、同伴评、家长评等多主体评价方式,达标一批,吸收一批,最终达到有组织分批次地吸收适龄儿童加入少先队组织的目标。按照规定,首批入队队员人数一般不应超过班级总人数的30%。需明确的是,分批入队是一种教育形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手段。在分批入队的时间节点上,通过身份差异来激发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朴素情感,有助于提升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同时不断完善队前教育体系,最好是在少年儿童一年级入学时,就依托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活动,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充分的队前教育,通过规范的入队程序和庄严的入队仪式切实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2.创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首先,学校要重视队前预备教育。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表明,小学阶段(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需要凭借具体的事物进行逻辑思维。因此学校在开展队前预备教育的过程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用儿童常见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少先队特有标志的价值引领作用,将红领巾、队旗、队徽、队歌等价值观念符号化、具体化,增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最好从一年级入学开始便开展队前教育,为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展入队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暂未入队的少年儿童,要继续接受队前教育,直至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达到全童入队的目标。少先队队中教育要突出政治属性,依托少先队阵地,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用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开展“四史”教育,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开展榜样教育,宣讲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选树少先队员身边的榜样,引导少先队员向上向善向美,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可选树优秀少先队员作为榜样。例如,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探索了榜样教育生活化、生动化、常态化,提升少先队员荣光时代化、立体化、持久化的榜样教育模式。做好少先队员离队衔接,通过庄重的离队仪式和推优入团,完成共青团赋予少先队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的光荣任务。

其次,学校要运用好阶梯式“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斯金纳强化理论指出,给予肯定强化可以促进某种行为的重复出现。“红领巾奖章”作为少先队的物质激励手段,对少先队员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改变传统的辅导员一元评价,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让家长和学生参与“红领巾奖章”评审中,提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少先队员的需求差异,设置差异化的评价标准;细化“红领巾奖章”基础章的章目,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具有校本特色的“红领巾奖章”特色章,设置“红领巾奖章”进阶章,构建特色鲜明的“红领巾奖章”进阶体系。例如,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运用少先队组织奖章,依托“中山好少年”成长足迹平台,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集章活动,同时配合“特权卡”兑换,激发少先队员争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融入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成长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

最后,少先队小骨干队伍要实施有效的轮换机制。让少先队员轮流担任小队长和中队长,使少年儿童真正成为少先队组织的主体,能够当家作主,激发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体现出小主人的精神,提升每位少先队员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

3.提升辅导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首先,学校要重视辅导员政治素养,在选拔和聘用环节层层把关。确保辅导员热爱少年儿童,具备向少年儿童传播党的意识形态所必备的政治素质、知识和能力。其次,学校做好辅导员培养培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内容上注重政治理论培训、少先队工作技能培训、少先队知识培训等。建立辅导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项培训”、“辅导员培训+师资培训”的分级培训体系。完善相关培训保障体系,建设专业的辅导员培训师资队伍、研发培训教材、加强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等。最后,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机制,区分辅导员和班主任职责,由专职人员担任辅导员职务,让辅导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少先队工作而不被其他的班级管理事务干扰。

4.家长积极参与校内外少先队活动

首先,家长要支持孩子们积极参与校内外少先队活动。少先队为孩子们提供自我管理、当主人翁的小舞台。通过参加少先队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考虑到参加少先队活动可能会耽误孩子学习并且可能存在威胁孩子人身安全的因素,反对孩子参加少先队活动也在情理之中。学校在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可能会威胁到学生人身安全的诸多因素,就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内容的实施等都会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为少先队员开展活动保驾护航。家长们应鼓励孩子们多多参与少先队活动,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少先队活动中加深对少先队的理解,切实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其次,鼓励家长参与少先队仪式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少先队员的入队仪式、离退队仪式,“红领巾奖章”颁章仪式等一系列的少先队仪式活动。例如,南京市南昌路小学2021届少先队第一批新队员入队仪式就邀请少先队员的家长参与,引发家长们的热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入队仪式中引入亲子对话,新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时,父母则会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少先队生活中的难忘故事,对减轻家长对少先队活动的偏见,深化家长对少先队的组织认同感具有深远意义。

最后,引导家长作为志愿者或校外辅导员,协助开展少先队活动。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外部的社会环境、亚文化群体、学校、家庭教育等形成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在以往的少先队活动中家长大多是旁观者,参与感较低。家长可以提供一些资源上的帮助,或负责监管和看护孩子们的安全等。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们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减少对少先队活动的抵触心理,成为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重要路径。

五、结语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亲切关心少年儿童,始终把培养好少年儿童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增强对促进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校要创新少先队员的培养模式,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少年儿童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满足少年儿童组织生活的需要,激发其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

猜你喜欢
光荣感入队奖章
漂亮的奖章
今天我入队——入队仪式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2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1-05 07:30:58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0
让光荣感与少先队同行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03-29 05:26:40
聚焦改革促体验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几点做法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18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入队誓词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50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几点做法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40
一起争奖章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