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升级机理探究

2022-10-17 09:36高正平成义新许春阳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态圈编码物资

□ 高正平,韩 飞,成义新,许春阳,汪 伦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纵观阿里、京东等头部企业都在积极打造其专业领域的生态体系,并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应用等途径,推动供应链生态圈升级发展,平台生态应运而生。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骨干企业,已初步建设形成电工装备和电力物流两大生态圈,但仍面临服务对象以内部为主、服务增值空间有限、生态性单一的突出问题,与先进企业的平台生态建设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相关理论辨析为基础,剖析电网企业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升级的方向,设计供应链生态运作的机理,并运用扎根理论,提出电网企业智慧供应链生态圈向平台生态建设转型升级的措施与建议,为推进电力行业供应链生态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2 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发展现状

2.1 生态圈建设现状

近年来,电网企业加快供应链业务数字化转型,依托内部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和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已初步形成电工装备、电力物流两大生态圈,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建立起了良好生态关系。但目前,生态圈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先进的平台生态建设仍存在差距。

一是服务以内为主,增值有限。侧重于以平台为媒介,通过外部数据关联、业务过程可视监控等手段,提升电网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水平,在对外增值服务、推动外部企业管理提升方面效果尚不显著。

二是生态性相对单一,缺乏活力。电工装备、电力物流生态圈均单一聚焦物资供应商或物流服务商,合作伙伴多样性不显著,生态圈缺乏一定的生态活力。

2.2 供应链内生矛盾

生态圈建设的底层基础就是供应链管理。深度剖析电网企业生态圈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供应链管理仍存在一些内生矛盾。

一是资源分散与集约化经营矛盾。电网企业仓储、检测、配送资源管理涉及多个主体,资源无法在全局层面共享利用,供应链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无法实现资源层面的集约化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

二是能力不足与创新引领矛盾。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成以来,电网企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已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但多数创新只在点上发力,深度有限,内部的创新能力遇到了瓶颈期,难以支撑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目标。

三是业务条块分割与物流服务规模化矛盾。电网企业物资通常实行条块分割管理,供应链资源规划利用难以发挥规模和集约效能,物流服务需求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规模效应不显著。

四是经营机制约束与社会化服务矛盾。电网企业供应链管理架构与运营模式已建立起复杂完善的管理体系,将传统职能管理和科层管理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但在人才聘用、资金投入、激励等经营机制上规范性有余、灵活性相对不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化服务。

3 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路径理论分析

3.1 系统相关概念

发展至今,国内外学者提及较多的概念包括商业生态系统、供应链生态圈、平台生态等,三者之间既区别又联系,是以生态为底层,聚焦于不同侧重点发展衍生的不同生态形态。

商业生态系统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基于利益驱动形成的一个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1]。供应链生态圈则可以被理解为是供应链与商业生态的结合体,是以供应链成员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的企业组织及个人,通过联盟形式在一定时空间范围内集合成的有机整体,实现资源输入、产品及服务输出,并与周围环境相互能动的目标[2]。

平台型生态恰恰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融合了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是由某个企业以自身为核心牵头搭建开放式平台模式,并依托平台形成自发自洽、具有内部价值链的商业协同网络。

3.2 生态理论关系辨析

供应链生态圈、平台生态在本质上都属于商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不带有行业属性特征,但具备以“异质性、嵌入性、互惠性”为核心的商业性质。而供应链生态圈、平台生态不仅具有商业特征,更是侧重于供应链领域的一种生态形态。

供应链生态圈与平台生态两者间在“发展主体、组建方式、生态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供应链生态圈首先是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交易关系自然建立形成的,不一定非得由某个主体企业牵头搭建平台,可以实现不基于平台模式的多方合作的体系;平台生态则是基于平台模式,通过虚拟平台或信息平台集成更多生态伙伴联盟,生态关系会由单一的交易关系向合作共赢关系转变。可以将平台生态理解为生态圈的一种,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驱动的一种生态圈新模式。

表1 生态理论关系辨析表

3.3 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转型机理分析

3.3.1 转型升级方向定位

从理论层面来看,相比传统的生态圈模式,平台生态更有利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和各方价值创造,依托平台形成的生态关系也更加稳定。从实践层面来看,供应链平台生态是数字经济、平台模式、商业生态思维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等相融合的产物,是当下供应链生态圈建设的主流方向,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与外部先进企业平台生态的主流做法仍存在差距。因此,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应向平台生态方向转型升级。

3.3.2 转型升级机理

①转型升级要素分析。

平台生态建设的关键在于“突出核心资源、强化生态多样性、建立差异化圈层和价值共创与利益共享”,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向平台生态转型势必要在“多样性、差异化、共享性”三要素方面进行深化,以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供应链生态体系。

一是突出核心资源业务,提升生态多样性。以电网企业特有的供应链资源(仓储、检测等)以及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业务为导向,发挥资源丰富、管理专业的优势,打破服务内部化的壁垒,向外拓展、释放,以吸引更多的生态伙伴,提升生态圈的多样性。

二是划分生态圈层,建立差异化合作关系。在建立多元化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合作的紧密程度及生态关系的粘性,划分电力物资供应链不同的生态圈层,提供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圈内资源最大化合理利用和庞大生态系统的有序治理。

三是达成价值共创,实现利益共享。围绕用户引流、信息、物流、科技、资金等方面,发挥平台生态系统内各方优势,电网企业切入不同视角与生态伙伴开展有侧重的合作,促进圈内各方共同创造价值、增强生态关系纽带,最终实现共生共赢。

②运作机理设计。

聚焦用户流、信息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五个价值创造维度,面向共享增值、服务延伸、生态质控、安全保障和低碳发展五大目标,整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及利益相关者,通过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不断提升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开放能力,打造一个能够持续实现“价值创造、利益分享、合作共赢”的电网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生态系统。

图1 电网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机理图

电网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分为内生态和外生态,一方面,内部以电力物资供应业务为主线,形成以“5E一中心”为载体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打造跨专业协同的生态系统,促进内部管理降本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外部与生产、技术、金融、政府等九大类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关系,构建涵盖业务层、环境层两大圈层的对外开放共享生态系统。

同时,内生态是外生态得以持续发展、不断壮大的根基,是支撑服务延伸、价值增值的基础;外生态则又是促进内生态持续优化的动力,通过对外服务、关系建立等进一步反推公司内部管理、专业能力提升,最终通过内外生态的相互促进与融合,推动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4 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建议

扎根理论倡导在收集到的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式地总结发展出理论,而不是在现有理论中进行演绎假设[3],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分析的方法论,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均有广泛运用,也有研究聚焦于供应链[4-6]、生态圈[7-9]等相关内容。

基于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建设蓝图,采用扎根理论进行访谈研究,梳理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的路径,提出有针对性、具体可落地的建议和措施。

4.1 扎根分析

4.1.1 准备工作与资料收集

访谈抽样需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和强度原则,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10]。因此,邀请3名电网企业物资专职人员,围绕“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分别进行个体访谈,收集关于电网企业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方向、路径、建议、措施等方面的资料。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全程录音,录音总时长约5小时。

4.1.2 资料分析

借助Nvivo11.0软件将录音转录为文字资料,基于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探索电网企业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的方向路径。

①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

一级编码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工作,即将原始资料打散后重新赋予概念和意义,再以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尽量使用受访者本身的语言进行设码,如“平台型组织”“资源整合”“供应链服务”“产业化”“对外延伸”“引领生态圈建设”“能力建设”等。最终一级编码形成与“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有关编码节点共83个,涉及参考点共204个。

在一级编码基础上,继续对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展开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

②二级编码(聚焦编码)。

二级编码是对一级编码结果的再一次审视,用尽量少的码号尽可能多地反映原始资料。围绕“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有关内容,将一级编码所得83个节点按其意义相似性进行比较和归类,提取出17个意义更加精炼的二级节点,构成二级编码。二级编码结果示例见表2。

表2 二级编码结果

③三级编码(理论编码)。

三级编码是指基于已建立的节点进行过程探究并建立条件矩阵,识别并表现类属之间的有机联系,发展出“核心类属”和“下属类属”。在二级编码建立的17个码号的基础上建立起8个树状节点,然后,将树状节点进一步归纳为4个大的核心类属,即电网企业物资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四大建议措施:平台建设、能力建设、服务延伸、关系建设。三级编码关系模型见图2。

图2 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生态建设路径模型图

4.2 转型升级举措

根据访谈分析结果,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电网企业物资智慧供应链转型升级提出方向建议。

4.2.1 平台建设方面

平台建设包括信息化实体平台以及组织虚拟平台。目前,电网企业现已有“5E一中心”的内部信息化平台基础,且逐步接入外部供应商系统,但在供应链服务领域尚缺乏一个平台型的组织主体,无法自行拓展供应链服务的生态领域。因此,要组织建立一个供应链服务平台型主体,统筹负责企业内外供应链服务资源的整合利用,向内外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并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享,持续提升平台生态建设水平。

4.2.2 能力建设方面

能力建设对内需要供应链专业化的业务能力支撑,对外需要有生态圈优化的能力保障。目前,电网物资供应链领域由于其专业性强的特点,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不断通过课题研究等途径强化内部业务能力,但目前尚未触及内部全域资源高度整合,不利于资源统筹配置、对外开放共享。因此,需从内外两方面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打造“多边形”服务能力,清除服务死角。一是从内部资源整合、数据运营、组织运营和运营评价提升等方面着力,打造内部核心竞争力;二是从外部资源整合管理、对外开放共享、生态圈运营评价等方面着力,打造对外生态圈优化能力。

4.2.3 服务延伸方面

电网企业仓储、检测、配送等基础性的供应链业务仍以内部对象服务为主,尚未对外共享服务,不满足平台生态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因此,有必要将物资专业的基础供应链服务向外开放,参与市场竞争,既能增加盈利,又能在市场机制的磨砺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开发高端供应链创新服务,划分客户层级,针对性拓展多样化增值服务,打造专业的供应链服务品牌,形成品牌效益。

4.2.4 关系建设方面

平台生态建设下,内部关系是基础,外部关系是关键。电网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内部专业化分工明晰,一直致力于打造协同运营的局面,但与外部伙伴关系的建立仍是由自身业务需求衍生的最基础的交易关联关系,现有合作伙伴的多样性不足以支撑平台生态建设。因此,在通过跨专业运营协作、联动促进外部提升、引入跨界伙伴等途径维持内部协同生态的基础上,应积极构建价值共创系统、利益分配机制等模式体制,初步营造共赢共生的外生态,以内外关系建设带动供应链平台生态不断升级。

5 结论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建立平台生态是供应链生态圈建设的主流做法,也是电网企业供应链生态圈转型升级的方向,向供应链平台生态“进化”的过程中,平台是关键载体,资源是核心条件,主体是重要参与者,而服务则是价值体现。企业应首先组建能够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供应链服务的平台型主体,全方位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同时还应注重生态圈内各主体间的关系维护。下一步,可以考虑借鉴行业典型经验,尝试将“产业化”概念引入供应链服务领域,探索供应链服务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为推动供应链服务走向市场夯实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生态圈编码物资
HEVC对偶编码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生活中的编码
北京冬奥会战略驱动下的“冰球城市”冰球生态圈构想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