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斌
“生态圈”概念近两年在各种场合的出现频率不断升高,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圈?生态圈中“生态”的概念来源于生物学,是指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而将生态应用在商业环境中,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穆尔所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概念: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市场中介、投资商、政府、消费者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
生态圈就是组织或个人以品牌为媒介,整合各种线上线下资源,跨领域、跨行业,全产业链、全场景覆盖的1+N商业模式。比如阿里巴巴基于中国最大电商平台为支撑,通过扩大自身经营范围如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网络、盒马、钉钉等,持续投资各种细分领域如苏宁云商、优酷土豆、银泰百货、饿了么、OFO单车、滴滴、高德地图等,从而实现在金融、物流、社交、线下零售、旅行等领域布局,打造出一个庞大的生态圈,2019年6月18日阿里的市值已高达4300亿美元。同样,腾讯在微信等业务上的跨领域拓展、京东在互联网金融和保险方面的推进,都是构建生态圈的典型样板。
很多人认为只有互联网企业才能打造生态圈,其实不然。在外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飞速变化的今天,新的模式在不断演进,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企业要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如果还是延用传统企业从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等方法,将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因为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多是单向的、线性的,处于价值链上下游的群体之间存在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常常造成有潜力的项目找不到投资、投资者找不到有价值的项目等情况。生态圈模式不仅能够打破隔阂,帮助供需双方直接完成对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够帮助企业增强与市场、投资方、合作伙伴、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关联,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有生命力,且能够共创共享的生态圈组织。
比如海尔基于物联网打造了一个生态圈,组建海尔小微公司,通过社群经济和共享经济,使企业与用户共同建立一个生态圈,用户参与产品创意、研发,企业为用户进行定制化生产,从而使生态圈的参与者都可以共享品牌、共享价值,并不断参与到后续的共创过程中,最终实现该品牌的生态化发展。海尔董事长张瑞敏称,互联网时代企业应该做成生态圈。生态圈模式能够成为传统企业实现行业的横向整合、跨界融合等的有效途径,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适应万物互联时代的创新战略。
搭建生态圈,首要目标就是实现“共生、共享、共赢”的产业布局,即打破边界,在不同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才和资源之间,建立一张连接的网络,形成平台+产业链+生态圈的共生模式。使生态圈中的企业都能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各自独立又能抱团发展,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互之间既可以是上下游产业链,也可以跨界合作,共享生态圈品牌所赋予的资源、信息和市场信任,最终实现共赢。创建生态圈,需要重视几个方面。
一是营造“共生”关系。自然界中的共生指的是生命与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间所有生命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共生共荣的状态,就像植物不能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生态圈没有搭建好共生的环境,一切都是零。而传统产业搭建生态圈的核心是创造一个能够实现共生的价值平台,这个平台可供生态圈的参与者共同利用和分享,从而使整个生态圈能够系统化地运作起来。
以产业园为例,产业园生态圈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区域产业布局理念与产业发展模式,是超越了过去的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和产业集团的一种更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要实现共生首先要搭建良性的发展平台,将产业、市场、投资、人才、政府等企业赖以生长的要素集聚在这个以产业园为中心打造的平台之上,为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只有企业能够在此生存,才能够谈以后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产业园的角色要不断升级,要从一个单纯提供办公场所和日常管理的角色,转变为帮助生态圈里的企业找到融资、政策、客户、物流,人才等的角色。以创新合作模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通资本服务链、产业链,为产业园企业搭建一个能够快速成长的环境,从而推动园区企业自我创造、自我更新,帮助企业家开拓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各种企业在这个生态圈中快速成长。
二是打造“共享”品牌。资源共享是生态圈的核心。在生态圈中,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成员,对外部成员来说,与生态圈彼此共享资源的信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那就是生态圈的品牌效应。
品牌共享是生态圈非常重要的一环,小米就是一个典型的品牌共享生态圈。打开小米商城你会看到除小米手机之外,还有电脑、电视、路由器、插座、行李箱、儿童玩具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这些产品很多是加入小米生态圈的企业所生产的。通过品牌共享,生态圈中的企业就可以化零为整、集团作战,生态圈也能够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品牌支持,从而提升联合体内各个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地减少单个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大整体回报。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生态圈,在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专注于某一个行业做深做精,然后介入到一个强大的生态圈中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三是建立“共赢”价值观。生态圈模式区别于单个企业,在于生态圈注重的不是单个利润的回报,而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共同提升,做大规模,做深行业,最终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打造一个生态圈,不可能依靠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力量,而是要创造一个共生体。单纯地把组织、个人聚集起来是不够的,只有真正把内部、外部资源通過各种方式联通起来,才能够产生资源的碰撞、促进、激发,实现生态圈的共融共生、共享共赢。
共生、共享、共荣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每个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今天的商业社会,单打独斗的企业很难做大、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更好的繁荣。因此,生态圈中每一个环节必须保证各自的健康发展,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生态圈的崩溃。而这就需要生态圈的参与者都能够建立合作共赢的价值观,把眼光放到外部,保持单个企业与生态圈之间的动态平衡。
未来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做到全行业、全产业链覆盖,追求一家独大将成为历史。传统产业也要积极拥抱生态圈。企业战略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垄断走向共赢,从单一财务指标走向综合全面的评估标准,才能够转变思维,持续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