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留白 培养批判性思维

2022-10-17 07:24江苏徐其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鲁四林黛玉批判性

◎江苏/徐其芳

留白也叫创作留白,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按照思维发展规律故意省略不写或者简略地写的内容,能引发读者想象,给读者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揣摩留白处,进行深层、理性、有创意的解读,以提升其阅读、鉴赏作品的能力。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探讨引导学生揣摩文本留白处,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针对“欲言又止”的语言,深层解读

不少经典作品都有“欲言又止”的语言,人物在表达了一定的信息之后便停止不语,有意留白,作者一般会用省略号来表示人物的未尽之言。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时,教师要鼓励他们找到这些“欲言又止”的留白处进行研读揣摩,可以结合说话人的地位、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听话人的身份等多种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层解读,进而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祝福》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其探究作品中那些“欲言又止”的留白处,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文中当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被婆婆劫走后,便说:“可恶!然而……。”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这里的省略信息。揣摩留白,可以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入手,学生发现鲁四老爷本身说话就很少,而且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高,所以话语中常常带着冷漠和鄙夷,因此,他说话说一半是符合其性格和身份设定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鲁四老爷话语中的潜台词,思考一下鲁四老爷心中是否认同婆婆的做法。学生对留白处进行了深层次解读,认识到鲁四老爷受封建伦理思想的影响十分严重,所以他认为祥林嫂被掳走是正常的事情。鲁四老爷认为,虽然婆婆没有和自己打招呼就行事的做法十分“可恶”,但终究是情有可原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从多角度入手探究,提升其思维的开放性。

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欲言又止”的留白处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这样分析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具开放性,同时也能挖掘出作品的隐藏含义,理解作者于留白处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二、针对“深藏不露”的人物,理性解读

探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批判性阅读中需要考虑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那些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却对表达文章的主旨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形象。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结合起来思考,分析该人物身上的特点,然后将次要人物和主人公进行对比,展开理性解读,思考作者为何要设置这样的人物。通过解读这样的留白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定会得到明显提升。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被作者一笔带过的人物贾赦。邢夫人让人去请贾赦,但是对方却避而不见,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可以思考贾赦为什么不见林黛玉;另一方面可以思考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除掉。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从人物特点和写作手法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进行分析,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贾赦作为封建家族的男性长辈,他认为林黛玉并不重要,所以便不想和其见面。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出作者借助贾赦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实际上展现了自己对封建伦理制度的思考。如果将这部分内容删除,虽然不影响全文总体发展,但是却无法引出贾赦这个重要人物,也无法暗示作者对封建伦理制度的思考,所以这部分不能删除。学生通过分析贾赦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人物,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分析那些可有可无的人物,展开辩论活动,说说能否将此人物删除掉。这样学生便会发现,这些人物是作者故意而为的人物留白,其目的是凸显主要人物,又或者暗示文章的后续情节。

三、针对“耐人寻味”的情节,创新解读

一部精彩的作品,其故事情节常常会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耐人寻味的情节展开创新解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情节设置,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使学生与人物形成共鸣,然后进行创新解读,说说自己和人物产生共鸣之后的感觉。例如,当贾母问林黛玉念的什么书时,她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是在贾宝玉问林黛玉是否读过书的时候,她却回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文章中没有明言林黛玉为何前后所说不一致,这里就是留白处,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个留白表现了哪些含义。教师提示学生看看林黛玉第一次回答时贾母的反应,然后再结合当时的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发现贾母对女子是否读书并不关心,认为只要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就可以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发现当时人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由此学生认识到作者通过这个细节一方面展现了林黛玉细心揣摩众人的话,并调整自己的回答,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作者对于封建制度的反思。

在探究“耐人寻味”的情节留白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深入到作品情境中去,与人物形成共鸣,从这种“耐人寻味”的情节入手,开放性、创新性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四、“无声胜有声”,多样化的朗读

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集体读、个别读、自读,也可以分角色朗读。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对作品内容会有更为准确地把握,置身于课文情境,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由此帮助学生获得情感层面的愉悦感。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配乐朗诵中体会文章所描述的优美意境。在听完朗诵后不作分析,此时留出课堂空白,同学生一起共同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在无声的沉默中,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揣摩“你在聆听到精彩的朗诵时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听到了哪些声音?”此时,教师可为学生留出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抒发自身的感受。有的学生指出:“我仿佛来到荷塘边,满眼绿意”。有的学生指出:“我仿佛乘坐一只小船,轻快地畅游在荷塘中”。还有的学生指出:“我好像闻到清幽的荷花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配乐朗诵可帮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优美情境形成深层体会,使学生如临其境、闻其声,促使学生感悟文章意境,深化学生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在此优美的氛围中,可形成不同的见解,形成不同的感悟,为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作品语言、人物、情节方面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促使其揣摩作者的想法,思考文中所蕴含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深层次解读,学生的思维逐步变得独立,学会理性思考、主动探究问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肯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鲁四林黛玉批判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祝福》续写2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肖像描写
悍妇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
当喜儿遇到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