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刘畅
安徽博物院研究馆员
安徽位于长三角地区西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东接江、浙两省,连同上海形成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区域之一,三省一市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与江苏原同属江南省管辖,清康熙六年(1667)始建省,徽州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交相辉映,多元并存,历史渊源深厚。
安徽地处江、浙、沪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商业发达的江、浙一带,又是“两淮”“两浙”盐场。明清之际徽商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帮之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长江中下游更是成为徽商云集之地,形成“无徽不成镇”的局面。徽州是“程朱阙里”,有“东南邹鲁”之称。徽商贾而好儒,自幼受儒家文化影响,往往知晓诗书,粗通翰墨。他们在各地进行商业活动时,资助扶持地方艺术发展,传播自身文化,又吸收各地文化精华,衍生出独特的商业文化,为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区域融合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清时期,中国书画艺术进入重要发展时期,长三角地区画派、名家迭出。如明代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派”、以苏州为中心的“吴门画派”、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亭派”等,清代以徽州为中心的“新安画派”、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画派”、以扬州为中心的“扬州画派”、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以及分布各地的“武林派”“松江派”“娄东派”“虞山派”“常州派”“西泠八家”“海上画派”等,流派纷繁,各成体系。其中不乏安徽画家与之交流互融,与时俱进。明代中后期汪肇、朱邦追随“浙派”,吴门画家沈周、周天球等曾来徽州游赏,与地方名士多有交往;程嘉燧、李流芳流寓嘉定,与画坛领袖董其昌、卞文瑜等并称“画中九友”。清初“新安画派”独领风骚,开创者渐江为“清初四僧”之一,查士标在扬州有“家家画轴查二瞻”之誉;“黄山画派”戴本孝与“金陵画派”之首龚半千交情甚厚,互有影响;江苏淮安人僧雪庄居黄山30年,借鉴徽州版画,成就斐然。方士庶、汪士慎、罗聘等居扬州,方士庶受徽商汪令闻扶植,得“娄东派”黄鼎亲授;汪士慎、罗聘更是超逸不群,并称“扬州八怪”之列;吴昕、汪琎等移居浙江,受“浙派”影响在情理之中;汪淇侨居之地常熟正是“虞山画派”发源地,其自然难脱“四王”窠臼;汪恭、汪埰侨寓常州,花鸟自带南田没骨秀腴之色;僧虚谷、程璋、汪琨等顺应时代发展,以上海通商口岸区位优势,融汇中西,形成多元化格局;黄宾虹中年寓居上海,晚年定居杭州,开创了“浑厚华滋”的现代审美境界,巩固了“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明代是其发展史上重要阶段,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名家、流派。明初以戴进、吴伟为代表的“浙派”盛极一时;中叶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兴起,从学者甚众,影响深远;后期董其昌创立的“华亭派”活跃于画坛。流派纷呈,各成体系。
明代初期,朱元璋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而南宋“院体”刚硬苍劲的画风正符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戴进开“浙派”先河,承继南宋遗风,与“院体”绘画关系密切,同时又具职业画家的特点,画艺精湛,技法全面,号称“院体”第一手。吴伟将简率豪放推向新的高峰,追随者张路、蒋嵩、郑文林、汪肇、朱邦皆有时名,然难掩“浙派”后期粗简草率之习。明末蓝瑛继起,有画派殿军之称,然“浙派”已成衰微之势。
吴伟(1459—1508),字次翁,号小仙,江夏(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人,画院待诏,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赐“画状元”印章,“江夏派”创始人。山水受戴进影响,承袭南宋院体马远、夏圭遗风,笔意简括迅疾,酣畅淋漓,对明晚期“浙派”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踏雪寻梅图》(图1),笔墨挺劲恣肆,顿挫跌宕,气势磅礴,从早期南宋院体变化而来,形成晚年粗细兼备、神韵俱现的风貌。
图1 吴伟 踏雪寻梅图182cm×101cm安徽博物院藏
汪肇,字德初,自号海云,生卒年不详,明末休宁人。早年受业于詹景宣,后游历江浙,笔墨豪放不羁,出入戴进、吴伟间,花鸟自成一格,饶有新意,为“浙派”后期名家之一。其《风雨归舟图》(见扉页)采用半边式构图,以迅疾遒劲的大斧劈皴刷出赤壁,再以粗简之笔点簇枝叶,水中行舟、渔夫皆以铁线勾绘,笔墨一气呵成,加强画面动势。
明 汪肇 风雨归舟图 146cm×74.5cm 安徽博物院藏
明代中期,苏州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士大夫雅集交游,以画自娱。他们继承和发展元人笔墨,崇尚文人“士气”,以沈周为首的“吴门四家”最负盛名。文徵明、唐寅、仇英各领风骚,子侄高徒成就斐然,丰富了“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徽商崛起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融合。吴门画家游览于黄山白岳之间,与徽州名士多有交往,笔墨遗存对杨明时、江益、郑重、孙逸等新安画家皆有影响。
图2 文徵明 木泾幽居图25cm×74cm安徽博物院藏
孙逸(1604—1658),字无逸,号疏林,休宁人。山水学倪、黄,又得吴门遗韵,或近弘仁,枯笔瘦硬、疏简寒荒,或师法文徵明,笔墨闲雅,骨格松秀,有“文徵明后身”之誉;后流寓芜湖,与萧云从并称“江左二家”。《溪桥觅句图》(见扉页)是孙逸49岁时作品,青绿、浅绛相融,设色淡雅清逸,深得文徵明蕴藉文雅之风韵,工整中又带有徽州版画装饰意味,与萧云从影响不无关系。
明末清初 孙逸 溪桥觅句图 150cm×56cm 安徽博物院藏
以董其昌为首的“华亭派”,承吴门余绪,远宗董、巨、倪、黄,讲求笔墨趣味,倡导仿古。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将南宗归属于文人画派,视为正统。“新安前贤”程嘉燧、李流芳侨居嘉定,有“嘉定四先生”之称,与董其昌等有“画中九友”之目,交往甚密。徽州收藏家吴廷等与董其昌时有往来,徽商江一鹤之子江必名则为董其昌、陈继儒入室弟子,得以亲授。“歙派”篆刻创始人程邃也曾拜陈继儒门下。董其昌在徽州或雅集游赏,或开课授徒,或鉴赏名迹,他推崇的“元四家”绘画风格极大地影响了新安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徽商收藏的价值取向。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上海松江人,“华亭派”领袖。善画山水,提倡摹古,远师董、巨,尤致力于倪、黄,又能以书入画,笔意安闲温和,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曾游徽州,与徽商、新安画家多有交往。《烟渚晴峦图》(图3)是董其昌79岁时的作品,在师法传统基础上追求笔墨意趣,烟云流润,笔墨柔中有骨,苍劲浑朴,秀拙相生。
图3 董其昌 烟渚晴峦图17.4cm×52.8cm安徽博物院藏
程嘉燧(1565—1644),字孟阳,号松圆、偈庵,休宁人,侨居嘉定(今上海),与李流芳、娄坚、唐时升并称“嘉定四先生”,与董其昌等有“画中九友”之目。工诗词,精音律,山水宗倪、黄,参以“吴门画派”笔意,笔墨简净枯淡,意境萧然。晚年重归故里,为“新安画派”先驱。《柳桥山寺图》(图4)是程嘉邃76岁时的作品,受董其昌影响,取法倪、黄,画风简淡秀逸,空疏荒寒,显示出程嘉燧晚年绝尘世外、皈依佛门的意愿。
图4 程嘉燧 柳桥山寺图18cm×51cm安徽博物院藏
除苏松地区外,晚明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地区性的山水画派,如蓝瑛“武林派”,萧云从“姑孰派”,项元汴、项圣谟“嘉兴派”,邹之麟、恽向“武进派”等,统属于文人画体系,与新安画家互有影响。
安徽明代画家以山水为主要绘画题材,承继吴门余绪,绘画思想多受董其昌影响,以“元四家”作品为代表的文人画是他们取法的主要范本,其中也不乏对“浙派”的追摹;花鸟画传承“院体”遗风,兼取吴门以工带写的笔韵;人物画以佛像题材为主,而肖像绘制仍延续传统“江南法”,特点鲜明,人才荟萃,对清初“新安画派”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绘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创作取向更具有个性化特征,意识形态的烙印也更为明显,与复古模拟之风分庭抗礼,表现隐逸山林的山水画以及花鸟水墨写意画尤为盛行,派系林立,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清初,“四王”受统治者扶植,被推为“正统”,崇尚摹古之风,讲究笔墨趣味,影响整个清代画坛;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重视师法自然,抒发真切感受,以扎实的功力突破陈规;而以“四僧”为代表的明末遗民,个性张扬,寓意深刻,作品中融入倔强不屈的民族情怀,其中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尤为突出。
清代中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画坛亦是名家辈出,以“扬州八怪”作品为代表的花鸟画成就尤为突出,他们多写梅兰竹石,继承青藤、白阳泼墨写意之风,标新立异,个性鲜明,注重笔墨情趣,开创了花鸟画新境界。其中新安人汪士慎、罗聘更是神韵独具。方士庶顺应时代发展,归属“娄东画派”,被誉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
清代后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内忧外患之下绘画风格也出现新的变化,怡情养性的士大夫文人画日渐衰微,而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取代扬州,成为画家新的聚集地,任伯年、吴昌硕、新安人虚谷等以书法金石入画,创造出雅俗共赏的绘画形式,开拓了文人画的新途径,传递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时代风貌。以黄宾虹为代表的新安画家,推陈出新,重振新安写意精神,开创了“新安画派”又一个时代。
安徽绘画始于唐代,宋元明清,代有传人,尤以明清之际徽州地区最为繁盛。时值徽州商业兴盛,徽商贾而好儒,古徽州文化底蕴丰厚,历来就有崇儒兴文、鉴藏尚古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徽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为画家“外师造化”提供了天然蓝本。以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海阳四家”,尤重倪瓒绘画理念,且以师法自然为旨归,运恬淡幽静笔墨呈现自我,或通达禅境,或显文人画遗韵,洗涤尘嚣,表现山川之姿,将禅机逸趣发扬光大,体现出超尘拔俗、苍凉孤傲的高贵品格。他们的遗民思想、创作理念和品格操守,不仅影响了新安后学,也与周边画派形成辉映,绵延百年,蔚然成派。“新安画派”对中国画笔墨的传承、意境的表现以及个性魅力的完美呈现,在17世纪的中国画坛异彩独放。
渐江与石涛、八大山人、髡残“清初四僧”,借画抒情,表达强烈的遗民情怀。渐江“受性偏孤”,八大山人“愤世嫉俗”,石涛“激荡张扬”,髡残“刚直不阿”。他们在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冲破当时画坛摹古樊篱,创造出恣肆豪放、风采奇异的画风,振兴了清初画坛。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遁迹山林,以书画相酬唱,江苏淮安人僧雪庄居黄山30年,师法“新安画派”,成就斐然。
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法号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梅花古衲,歙县人,明亡后在武夷山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回到故里,寄兴黄山、白岳之间。他是“清初四僧”之一,“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的山水画师法倪、黄,并将主观情感融入大自然实景,以富有变化的方折体来呈现黄山的奇异风姿和内在精神。构图简洁明快,笔墨苍劲凝练,风格静穆荒寒,代表了清初遗民画家的最高水平。渐江52岁时,好友吴伯炎乘船赴扬州经商,渐江以浦口实景入画,作《晓江风便图》(图5)相送。此作用笔方折瘦硬,骨力内蕴,树木枝疏叶落,画面简约疏旷,给人以清隽冷峭、涤人心尘之感,表达出作者孤傲的情怀,正如石涛跋中云“笔墨高秀,自云林之后罕传”,而“风骨冷然生活”道出了渐江书画艺术的骨性,堪称其成熟时期经典之作。
图5 渐江 晓江风便图24.5cm×248.5cm安徽博物院藏
雪庄,法名悟,号雪庄、惺堂,别号铁鞋道人、黄山野人等,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江苏淮安人。雪庄自幼出家,后云游江淮两岸,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太平入黄山,绘画30余年。他的绘画题材主要是黄山真景和奇异花卉,善用枯笔焦墨,以中锋勾勒,有徽州版画的独特效果,塑造黄山原始险峻奇异之姿,是对自然的真情感悟。其《丹台春晓图》(图6)以浓重跳动的线条表现黄山氤氲奇崛的气象,画中山骨铮铮,磊落苍莽,却又不失云雾的萦绕缥缈、强烈的黑白对比,以沉郁浓重的笔墨营造出群峰排山倒海之势。作品借用版画刀法表达出特殊的激情与画面装饰效果,通达神韵,非久居黄山者不能及。
图6 雪庄 丹台春晓图117cm×48cm安徽博物院藏
清代以来,以“四王”为首的摹古之风逐渐占据了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王翚、王原祁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符合朝廷粉饰太平、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深得康熙皇帝赏识,至乾隆时期被尊为“正宗”,延续着元明以来文人画发展趋势。他们以“元四家”为师矩,讲究笔墨趣味,技巧功力颇深。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首的“娄东派”和以王翚为首的“虞山派”地位显赫,追随者众多。另有常熟人吴历、“常州画派”恽南田,开一代新风,影响百年。新安画家方士庶师法“娄东派”黄鼎,被誉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汪淇侨居“虞山画派”的发源地常熟,吴元澄得石谷、麓台指授,戴思望、程鸣居扬州,皆染“四王”之习,而追慕南田没骨者更是贯穿有清一代。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幼承家学,得王鉴、王时敏指授,擅摹古,初学黄公望,后师法唐宋元明诸家,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个人风貌,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其笔墨功底深厚,又能不为成法所囿,成就斐然。《春山烟霭图》(图7)为王石谷78岁时仿黄鹤山樵精品佳作,画面峰峦雄厚,林木葱郁,笔墨苍劲纯熟,工整谨密,气韵浑成,得王蒙、北苑遗意而自出机杼,王时敏赞其“集古人之长,尽趋笔端,故能妙绝千古”。
图7 王翚 春山烟霭图49cm×529cm安徽博物院藏
方士庶(1692—1751),字循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斋号天慵,祖籍歙县,居扬州。早年为诸生,后屡试不第,转游翰墨之间,能诗善画,出入宋元各家,受业于黄鼎,间受“四王”影响,取法自然,不拘一格,有出蓝之目,是“娄东派”卓有成就的代表画家。《摹黄鹤山樵山水图》(见扉页)是方士庶44岁时作品,采用解索皴、披麻皴,勾、染并施,结构繁密而条理清晰,尽得王叔明厚润深邃、大痴苍茫松秀,又不乏“二王”生拙醇厚笔韵。
清 方士庶 摹黄鹤山樵山水图 59cm×35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代中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徽商往来各地,新安画家随之游走他乡,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交通便利,盐商云集。他们热衷于收藏书画作品,附庸风雅,常常会集文人、画家举行诗画之会,其中最著名的马氏玲珑山馆、程氏篠园、郑氏休园等形成了以徽商为中心的士商互动群体,大大促进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早期扬州徽商钟情乡梓文化,以云林作品定雅俗,新安画家查士标、程邃等备受推崇,后来程鸣、方士庶、吴麟、程士镳等也相继活跃于扬州画坛。
随着时代发展,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师造化”“用我法”等绘画主张,给扬州艺坛带来清新空气。同时,人们审美取向发生变化,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扬州画家顺应时代要求,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在意蕴上的局限,继承陈淳、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水墨写意,蕴妍于朴,不受成法束缚,用笔奔放,个性鲜明。他们以书入画,写意传情,抒发内心感受。其中新安人汪士慎、罗聘更是超逸不群,展现出独特异趣,与金农、黄慎、高翔、李鱓、郑板桥、李方膺等并称“扬州八怪”。后有新安人程培、叶达人、程莺、吴榕、“扬州十小”的闵小白等承继“八怪”笔墨余韵,虽有貌合神异之别,为渐趋衰弱的扬州画坛增添了一抹亮色。
汪士慎(1686—1762?),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左盲生等,休宁人,流寓扬州,以卖画为生。精篆刻、隶书,擅画花卉,尤擅画梅,笔墨疏落劲秀,瘦硬奇崛,金农评其:“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墨梅图》(图8)是汪士慎50岁时作品,梅花枝繁花茂,瘦枝挺健,淡墨湿笔写干,浓墨点苔,墨色掩润,穿插错落有致,花朵用扬补之圈白法,气清而神腴,墨淡而趣足,自然天成,与金农相伯仲。作品冷香四溢,具有人格化的寓意,是他清高孤傲、安贫守素品格的写照。
图8 汪士慎 墨梅图 131.5cm×41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罗聘 修竹兰石图 140cm×62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画也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广大市井阶层更钟爱吉祥喜庆题材的作品。“海派”画家以赵之谦、蒲华、吴昌硕、任伯年以及新安人虚谷为代表,顺应时代,小写意出自南田、新罗,大写意则在青藤、白阳间,继承发扬“扬州八怪”传统,以书入画,沉酣恣肆,元气淋漓,同时吸收西方绘画元素。居沪皖籍画家吴淑娟、程璋、胡璋、汪蓉等人的作品也能各具形态,洋溢着新的生机。
晚清时期,山水画多延续道光年间汤贻汾、戴熙师法“二王”之路,以“海派”吴滔、何维朴、陆恢、汪琨等,“京津画派”怀宁人姜筠、陈庶等为代表,在笔墨意境上虽有所突破,但构思布置大同小异,作品因袭模仿,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画风更加严重,已是文人画强弩之末。新安画家黄宾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以独特的笔墨语言打破了山水画形式结构的固定程式,开创了中国山水画一个新时代,传递出浓郁的安徽特色和人文精神。
虚谷(1823—1896),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等,歙县人,居扬州。早年曾任清
政府参将,太平军起义后出家为僧,以画自娱。虚谷往来于苏沪之间,与任伯年、蒲华、吴昌硕并称“海上四大家”。其工山水、花鸟,造型生动别致,笔墨老辣奇崛,独具一格。《牡丹梅石图》(图9)是虚谷68岁时与海派画家朱偁、胡璋珠联璧合的佳作,画中胡璋写石,朱偁写牡丹、桃花,虚谷补梅竹,所作梅花烂漫怒放,用笔如“锥画沙”“折钗股”,线条劲峭方折,瘦硬奇崛。从胡璋峻利的小斧劈到朱偁挥洒自如的没骨写意,再到虚谷顿挫跌宕的乱柴之笔,酣畅洒脱,率真自然。作品在保持整体风格一致的同时,又保留了每位画家的个人风格,焕发出“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生命力。
图9 虚谷、胡璋、朱偁 牡丹梅石图63cm×371cm安徽博物院藏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祖籍歙县潭渡村,生于浙江金华,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早年师法新安前贤,后移居上海,临习唐宋元明各家,60岁以后师造化,饱游饫看,从真山水中证悟晚年变法之理。抗日战争期间,黄宾虹滞留北京,专研书画,将“五笔七墨”杂然并陈;后定居杭州,开创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现代审美新境界。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黄氏有传统的笔墨功力、丰厚的艺术学养以及广博的游历。在创作中,黄宾虹融汇西方印象派绘画元素,取精用宏,知白守黑。其独特的笔墨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对中国书画的传承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临安山色图》(图10)是黄宾虹88岁时的代表作品,山石刻画运金石扛鼎笔力,沉厚凝重,遒劲老辣,无任何板滞之笔,与墨气融为一体,笔苍墨润,意境深邃,显示出匠心独具的表现力。
图10 黄宾虹 临安山色图110.5cm×38cm安徽博物院藏
无论是明代的苏州、杭州,还是清代的扬州、上海,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镇,吴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各具历史脉息和地域特色,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碰撞激烈的重要区域,艺术渊源盘根错节,至为深厚。时代变迁,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日益发展,加强各地文化融合,拓展思路,整合资源,共享发展成果,拉近空间距离,利用安徽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增强地域吸引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将带动艺术繁荣,推进文化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