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华儒 费国策 王延军 姚永锋 马民亮 刘刚 张永宁
(1.西安大兴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016;2.陕西省核工二一五医院骨外科,陕西 咸阳 712000)
关于胫骨上端骨折的治疗,临床主张采取手术干预[1],以更好地恢复骨结构,解决其他受损病灶问题,避免患者远期预后出现关节不稳、畸形等问题,影响患者未来生活质量。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技术成熟,成为胫骨上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2],但关于该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临床开展较少,这可能会影响术后随访、康复训练、针对性护理等工作的开展。本次研究旨在识别影响胫骨上端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因素,为临床掌握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为回顾性研究,将于本单位确诊胫骨上端骨折、接受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患者病案资料提取,研究时间2015年01月至2021年12月(其中患者治疗时间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为随访)。患者年龄22~79岁,平均(62.62±10.08)岁;致病原因:交通意外27例,平地或坡地跌倒21例,高处坠落14例、外力撞击10例,其他8例;Meyers-McKeever-Zaricnyl分型:Ⅱ、Ⅲ、Ⅳ型依次为30、37、13例。(1)纳入标准:1.经系统检查确诊胫骨上端骨折;2.符合手术指征并同意接受关节镜内固定治疗;3.接受4年随访,病案资料保存完整。(2)排除标准:1.下肢骨折;2.合并严重脏器疾病;3.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4.严重全身性感染;5.妊娠、哺乳期女性;6.开放性骨折;7.陈旧性骨折;8.随访期间再发胫骨骨折;9.参与手术前,已加入其他临床研究,或退出上个研究时间不足30 d。
1.2方法 本次研究回顾8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样本预后情况。先通过不同条件(年龄、骨折分型、关节内有无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无软骨损伤、股骨侧有无软骨损伤)进行分组,研究上述条件变化下对Lysholm评分[3]、Rasmussen评分[4]、Ahlback分级[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6]的影响,从而评估可能的疗效影响因素。随后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以Lysholm评分为因变量,年龄、骨折分型、关节内有无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无软骨损伤、股骨侧有无软骨损伤为自变量,进一步明确上述影响因素的客观性,并进行最终的多因素分析。
2.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不同年龄、关节内软组织损伤、胫骨侧软骨损伤、股骨侧软骨损伤分组下,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分型下,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单因素比较 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内有无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无软骨损伤、股骨侧有无软骨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比较[n(%)]
2.3多因素分析 关节内有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软骨损伤、股骨侧有软骨损伤是胫骨上端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
胫骨上端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一类骨折类型[7];随着我国老年人群基数的增大,加之中青年人群出行方式,及社会工业化进展,我国胫骨上端骨折整体发病率有所提升[8-10]。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胫骨上端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因素,证实关节内有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软骨损伤、股骨侧有软骨损伤是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究其原因,关节内有软组织损伤,将导致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的风险增大,影响患者预后质量。而软骨损伤问题会导致患者术后关节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影响,不利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当软骨损伤、软组织损伤问题一并发生后,患者预后类似于关节内软骨退变,加重骨性关节炎的预后风险;针对此类患者,临床要加大医疗关注,尤其要做好随访与复查工作,避免患者预后恶性进展。而本文中年龄未被纳入影响因素范畴,或许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纳入过少有关。理论上老年人,尤其高龄患者软骨更易发生退变,容易出现骨性关节炎预后问题,建议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关注。
综上,临床要加强对关节内有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软骨损伤、股骨侧有软骨损伤患者的医疗资源倾斜,重视对此类患者的随访,争取理想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