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2-10-16 07:28
数学教学通讯 2022年25期
关键词:直线面积三角形

张 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215000

在深度学习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得以充分发展,将强调具体的数学方法向数学思想、思维策略、思维品质转变。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用联想培养分析、用迁移培养综合、用质疑培养评价、用反思培养创新等高阶思维。

一、在联想中提高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点编排往往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整合同一类型的相关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知识的本质,在整体把握中,提高分析能力。

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是很难一下子找到具体的“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笔者曾尝试设置“四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方法,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发展区。

环节1:圆是曲线图形,计算面积可以直接运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吗?怎么办呢?有同学回忆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数格子。这里有3 个圆(如图1),你想选哪一种来数出它的面积?

图1

学生回忆数格子的方法,再优化出数四分之一的圆的格子的方法更简洁,总结出:圆的面积肯定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点儿,比4 倍少一些。最后提出质疑:数格子的方法太慢,存在误差,有没有更精确的方法?

环节2:小组合作,再次推演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发现共性——都是先采用“剪”“拼”的方法,再运用“转化”的策略。教师提问:对于圆这种曲线图形,可以剪拼成什么图形?学生自由操作。

环节3:全班交流,你沿着圆的什么剪开?剪拼成什么图形?

第1 种:随着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每次的份数在上一次的基础上乘2),学生发现,剪拼后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如图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越直。这个过程生动地表现出“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过程。

图2

同样的等份,还可以剪拼出三角形和梯形(见图3 和图4)。

图3

图4

环节4:学生分组讨论,转化前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形状变了,面积不变)。可以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再逐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上面四个环节彼此呼应、环环相连:环节1,先用数格子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面积(发现过程烦琐、误差大),再找出“化整为零”的方法(先数出四分之一个圆的面积再算出圆的面积,过程简化了,但是不够精确);环节2,联想曾经推导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唤醒“剪拼”的方法和“转化”的策略);环节3,自主剪拼圆(发现:随着将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的底就越直,也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方法;环节4,通过讨论转化前后两个图形间的异同点(用旧图形的公式推出新图形的公式)。这四个环节,学生的探究热情被点燃,探究思维被激发,分析能力逐步增强,转化策略的价值被学生深刻地记忆在头脑中。

二、在迁移中提高综合能力

迁移类比是深度学习的方式之一。深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在联想中学会知识,还要能举一反三,主动迁移,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统观12 册数学教材,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有深度地迁移,以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三角形的高”一课中,讲习的难点是会正确画出相应底上的高(尤其是钝角三角形中的两条外高)。对于三角形的高的含义,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画出指定底上的高,尤其是钝角三角形中的两条外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学生拿着铅笔和直尺,怎么也无法找到组成钝角的两条边上的高。即使教师手把手地教,换一个钝角三角形还是一筹莫展。此时,教师可以提问:“画三角形的高,可以关联我们以往学过的哪个数学技能点?”学生通过回忆,去掉三角形中两条无关的边,留下底和相对的顶点,找出“过直线(上或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的知识。这个知识就是画三角形高的技能点、生长点,找到生长点,教学难点自然迎刃而解。接着追问:“一个三角形中,你能画出所有的高吗?”学生分组操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最终讨论后得出:三角形有3 个顶点,最多可以向各自的对边画出三条高。

通过上述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总会有生长点,也就是最近发展区。运用好这些操作题中的技能点,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本课教学内容的“前世今生”,要“瞻前顾后”,不仅能找出前面的相关内容,还能找出后续的发展内容。

三、在质疑中提高评价能力

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会联想和迁移,还要会质疑。在整合学习内容的“前世今生”中,学生会同化、会顺应,在此过程中,还要对认知结果进行审视和反思,展开刨根问底的质疑,有助于形成他们的高阶思维品质,从而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深度把握教材,提供质疑空间和时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

例如,笔者运用“三质疑”,这样处理“认识平行线”一课。

环节1:(出示题目,如图5)你能将这5 组直线进行分类吗?

图5

教师:能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方法一:①③⑤中的直线没相交,分一类;②和④中的直线相交,分一类。

方法二:①⑤中的两条直线不会相交,分一类;②③④中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分一类。

教师第一次质疑:两种分类方法的根据都一样,但是结果不同,分歧点是哪一组直线?你觉得哪一种分类更严谨?

生1:第③组图形虽然看起来不相交,但是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最终还会相交的,所以第③组图形应该跟②和④分一类。

教师第二次质疑: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形成共识——②③④中的两条直线相交,它们三组分一类。①和⑤中的两条直线真的永远不相交吗?如果把它们无限延长呢?怎么确定它们永远不会相交?分小组来验证一下。

有的小组用方格纸覆盖进行验证,有的画垂直线段来验证……不管哪种方式,都告诉我们“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意味着它们永远不可能相交。

教师第三次质疑:会不会存在着一种可能——“两条直线既不会相交,但是也不平行”呢?学生通过操作,在两个本子上分别画出一条直线,通过变换位置,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既不相交也不平行”。这个结论,给开篇的结论“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限定了条件——两条直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教学中有效的质疑既能激发学生的反思,又能引发他们审视。上述三个质疑一步步丰富了学生的感知。质疑一,分类依据相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分歧是哪一组?相交与否还要看直线延长后是否相交。质疑二,一组平行线中的两条直线真的永远不会相交吗?验证后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质疑三,世界上是否存在着“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在同一平面内”。这样三个质疑,一步步将学习引向深刻,有利于他们更个性化地思考和更理性地认知。

四、在反思中提高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中的高阶思维,呼唤联想、呼唤迁移、呼唤质疑,同样也呼唤反思。在某一环节结束或者进入某一环节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凝神静思”,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有助于他们总结经验,有助于他们提升认知,有助于他们深化理解,有助于他们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笔者曾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设计了一个操作环节。

将12 个小方块,按要求进行平均分。如果每人分2 个小方块,可以分给几人?如果每人分3 个、4 个、5 个、6 个、7 个等,又可以分给几人?小组合作,填写表1。

表1

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发现不是每一种分法都能正好平均分,顺理成章地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接着,让学生用跟自己的学号一样数量的小方块去进行平均分,写出几道不同的除法算式,去掉能够正好平均分的算式,在剩下的除法算式中,通过观察、比较、反思,寻找出“有余数的除法”的特征,从而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本质。

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在关键处引发学生的反思,能让学生的学习从“表层符号”转向“内在逻辑”。上述案例中,学生的知识本质在自己的动手操作、比较和反思中悟出,并深刻掌握。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

猜你喜欢
直线面积三角形
怎样围面积最大
面积最少的国家
三角形,不扭腰
画直线
三角形表演秀
一样长吗?
如果没有三角形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