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喜
202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从2014年到2019年,初中生优良率明显上升,增长5.1%,高中生增长1.8%,而大学生只增长了0.2个百分点,基本没有增长[1]。由此可见,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依然形势严峻。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快就显示了其在健康传播方面的巨大潜力。实证研究显示,互联网对公众的戒烟行为具有显著的辅助效果[2],还有助于通过健康教育改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3],以及帮助肥胖者实施有效减肥[4]。而运动APP是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体育与网络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已深入到用户生活、运动中的各种场景,能够满足用户的健身、社交、娱乐等多元化的需求。有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对运动APP的使用持肯定态度,使用黏度较高,超六成受访大学生每周运动时使用APP超3次以上[5],运动APP的使用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体育锻炼态度[6][7],但先前干预研究没有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进行分层研究。鉴于此,本文从体育锻炼态度改善和体质健康水平人数变化两个维度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进行实证分析,希望形成富有选择、更具个性的建议。
2021年3-7月,在中国药科大学选取没有运动APP使用经历(学校规定使用的打卡类除外)、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及格、及格、优良三种水平各240人共720名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划分标准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下称《标准》),每一水平按人数平均原则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参与学生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中国药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02-20)。通过约4个月的实验,观察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各水平人数变化情况。因各种原因有部分学生退出实验,最终完成实验的不及格水平有231人(实验组115人、对照116人)、及格水平有224人(实验组114人、对照110人)、优良水平有236人(实验组118人、对照118人)。
1.2.1 干预方案
实验组在教师引导下,安装运动APP“keep”,每周使用“keep”记录运动数据并浏览运动视频、体育、健康、营养知识等相关内容各三次,运动要求为30分钟以上、心率在120—150/min的有氧或有氧无氧相结合的运动,浏览相关内容不低于10分钟。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每个月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回访,确保观测的顺利进行,不按照要求进行观测或者中途退出的学生予以剔除,以此来确保观测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1.2.2 体育锻炼态度量表
该量表由毛荣建在国外锻炼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查和标准化编制,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法,赋值1—5分,包含了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等8个维度70项题目,部分题目为反向计分,主观标准得分越低评价越高,其余7个维度则相反[8]。量表中的8个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8以上,间隔2周后的重测信度测试为0.815,本次测试中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5—0.836之间,表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1.2.3 访谈法
对部分实验对象进行访谈,解释量化数据反映出的现象。
1.2.4 质量控制
体质健康数据前、后测由相同教师使用清华同方品牌同一型号仪器分别于2021年3月初、7月初进行,测试教师均接受统一培训,测试方法相同,测试内容与成绩评定参照《标准》。《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也分前后两次于同一时间进行填写。
实验前,我们对实验组与对照组3种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结果表明:3种水平体育锻炼态度均分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P=0.70、0.23、0.90及0.92,均大于0.05)。具体到量表的8个维度,不及格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的P值分别为:行为态度(0.67)、目标态度(0.46)、行为认知(0.87)、行为习惯(0.79)、行为意向(0.73)、情感体验(0.74)、行为控制感(0.53)、主观标准(0.64);及格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维度对比的P值依次为0.52、0.60、0.44、0.96、0.28、0.29、0.46、0.83;优良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维度对比的P值分别为0.67、0.63、0.81、0.93、0.70、0.75、0.59、0.36。
运用SPSS21.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W检测方法对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进行检验,组内数据对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对比使用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
表1显示,实验组中不及格、及格水平均分和总均分后测要显著高于前测(P<0.05),优良水平及对照组各水平前后测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图1表明干预后得分提升由大到小依次是不及格组、及格组、优良组,3种水平后测得分由低向高呈阶梯状。
表1 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干预前后测比较
图1 实验组不同水平体育锻炼态度干预前后测均值差异图
干预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质健康不及格水平人数分别减少27人(升至及格水平31人、优良水平1人,降至本水平5人)、5人(升至及格水平10人、优良水平1人,降至本水平6人),及格水平分别增加了20人(降至不及格水平4人,升至优良水平11人,进入本水平35人)和10人(降至不及格水平6人,升至优良水平3人,进入本水平19人),优良水平中实验组增加10人(降至及格水平4人、不及格水平1人,进入本水平12人),对照组减少5人(降至及格水平9人,进入本水平4人)。
表2 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人数干预前后测变化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不及格水平各维度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及格水平除行为认知其余维度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优良水平除情感体验其余维度均无显著性提高(P>0.05)。对照组的3种水平除优良水平的行为态度有显著性下降外(P<0.05),其他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变化。
表3 同一体质健康水平各组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得分前后测统计
体育锻炼态度是人们对体育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反映,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是形成体育锻炼行为的前提[9],良好的锻炼行为又是达到优良体质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运动APP是“技术赋能运动”的典型应用,其整合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使体育运动变得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锻炼行为[10]。通过实验后测我们发现,实验组除体质健康优良水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均分没有显著变化,不及格水平、及格水平均分和总均分都显著高于前测,不及格水平人数相较于对照组大幅减少,及格水平和优良水平人数明显增加。这充分验证了前人关于运动APP可以引起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改善及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研究成果的正确性[11]。
不及格水平实验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均分前测低于量表均分(小于210分),但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行为意向3个维度得分略高于均分,这说明他们对体育锻炼益处有积极认知并有一定运动意向,只是没有付诸实践。这是内因(缺乏自信、不良生活习惯等)、外因(没有同伴、不会科学锻炼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运动APP干预可以通过影响内外因素进而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例如,运动数据记录监测的功能可以让参与锻炼的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通过锻炼取得的进步,增强参与运动的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12]。同时,运动处方、健身课程功能可以解决使用者不知如何运动的烦恼,辅助他们科学健身[13]。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他们有达到及格水平的需求。所以,体育锻炼态度均分、各维度后测显著高于前测,有近四分之一人数升至及格水平。而随着体质健康成绩的提升又会促进体育锻炼态度的改善,形成良性循环。
及格水平实验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得分前测略高于量表均分,但显著低于优良水平组。通过访谈得知,他们没有提升体质健康水平的外在压力,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主要是塑形减肥、促进身心健康以及调整情绪。但是在使用运动APP后,除了被丰富的功能和课程所以吸引,运动APP基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锻炼结果分享、跑友社交、点赞排名等社交互助功能很容易给他们带来压力[14]。试想,一位大学生每天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内看到好友们展示万步走或十公里跑等“战果”,他会在无形中产生或大或小的压力,从而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已有实证研究也表明,运动APP会让用户感觉到与他人的相关性和竞争性,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较强的主观标准[15]。因此,使用运动APP也对及格水平实验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提高产生了显著影响,升至优良水平32人。
优良的运动习惯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16]。优良水平实验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前测无论是均分还是各维度的均分都远高于量表均分,说明他们锻炼目标明确,锻炼态度积极,行为习惯已经形成。后测均分虽略高于前测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使用运动APP对他们影响有限。此外,前测分数基数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数提高的空间。但我们注意到他们在使用运动APP后的情感体验有显著性提高,通过访谈得知,全新的锻炼社交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将体育锻炼信息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与运动爱好者分享交流体育场馆、运动器材、运动技术要领和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信息,丰富了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情感交流,增强了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实验组无论在体育锻炼态度改善还是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人数方面都优于对照组。虽然实验组3种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均分后测依然由低向高呈阶梯状,但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实验时间不长、锻炼效果未能完全显现。所以,我们建议高校应普及运动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在制定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时要注重个体差异,利用运动APP增强不及格水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励他们多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自主参与运动的行为习惯,同时创造良好的运动氛围、提供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在运动APP上举行相关赛事,建立自我呈现的平台,增强及格水平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以运动APP为媒介,开展线上线下、丰富多样的运动交流活动,增强优良水平大学生的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提升情感体验。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分组没有考虑年级、性别和专业因素,而运动APP对于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有待于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