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学习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2022-10-16 14:24:26宋子贺王振飞陈梓瑜王子凡董瑞雪赵岩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同伴关怀人文

宋子贺,王振飞,陈梓瑜,王子凡,董瑞雪,赵岩岩,赵 燕

(河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0)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与核心。作为护士必备的素质,人文关怀能力可以帮助护士根据患者的身心特征制定护理方案,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如何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则成为护理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PAL)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1],已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而在护理教学中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社会构建”,探讨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本科6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二)研究方法。

教学研究实施一学期,实施课程为基础护理学,理论课包括: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患者的清洁卫生等。实践课包括: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口腔护理、导尿术等。课程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人文关怀能力测评及学生个人反思性评价。

1.对照组干预方法。理论课课前,教师将制作好的教案、PPT及相关资料发给学生,学生结合教案及资料进行预习;课后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实践课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4~5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章节教学目标和内容,集中进行讲解、演示,示教后进行小组训练及回示教。

2.实验组干预方法。(1)理论课课堂外开展同伴互助学习。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如下学习。①同伴互助展开预习,重难点讨论;②同伴互助总结各章节知识点,互相帮助和补充、答疑等。(2)实践课课堂内开展同伴互助活动。①合理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结合学生意愿,组建同伴互助小组,将实验组的34名学生分为17个小组,每2名学生为一组。②教师示教后,进行同伴互助学习:两名护生分别体验护士、患者的双重角色,并相互监督和配合。③回课互评:操作训练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进行回示教,一人操作,其同伴配合完成并进行点评。④教师就同伴互助学习和情境模拟角色互换提问学生感受,课后学生进行反思性自评。

3.评价指标。(1)理论课和实践课成绩:学期结束后,理论课采用闭卷考核形式;实践课现场随机抽取考场及考核项目。(2)人文关怀能力测评:采用许娟等修订的中文版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2],包括认知、勇气、耐心3个维度,共37个条目。该量表Cronbach’s ɑ系数为0.84。(3)学生反思性自评:结课后学生对同伴互助学习进行反思性自评,并书写同伴互助学习的反思和体会。

4.质量控制。为保证教学效果和考核评价的一致性,教学实施过程做到以下几点:(1)授课教材、周期相同;(2)授课教师均为讲师以上职称,授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授课内容;(3)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统一。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自我反思采用现象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二、结 果

(一)两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实践成绩比较(分,

(二)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认知维度、耐心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表3。

表2 干预前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表3 干预后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三)学生反思性自评。

大多数学生认为同伴互助学习有助于其自身全面发展。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下双向操作的过程,使护生认识到掌握基本护理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以及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三、讨 论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同伴互助学习可促进更深层次的学习,比如相互解决问题等。同伴间的沟通、讨论,使护生在仿真情境中获取知识、增强记忆、提高情感体验[3]。本研究中,实验组改变传统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模式,学生分别以护士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进行学习和操作,在双向体验过程中,加深对操作技巧的记忆,使得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两人合作、互教互改,能够不断学习、相互促进。本研究仅理论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施教时间过短,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尚未改变。因此,可进一步开展较长时间的实践教学后进行分析。

(二)强化关怀理念,提升人文关怀能力。

护生作为护理行业的后备军,其自身的行为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与高质量护理服务有着必然联系。本研究在同伴互助学习中融入情境学习理论,护生能具体地感知到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和信任,将“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行为,确立以关怀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结果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实验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认知与耐心两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体验换位思考,增强临床适应能力。

有研究表明,新入职护士最需要的是练习其临床技能[4],而同伴互助学习为参与者提供了磨练其临床技能的机会,有助于护理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5],在情境中加强知识认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让护生直观地面对临床情境和患者感受,从而避免出现护生从学校到临床时面对陌生复杂环境出现角色适应不良的现象。

(四)增强护理专业认同,明确职业规划。

除自身因素外,教师、学生之间的言语和行为对护生的专业认同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模拟的教育是一种再现临床情境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能够在安全环境中反复进行第一手实践。当面对患者时,强烈的责任心驱使护士认真对待每一个小细节,从减轻患者不适中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护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价值、增强护理专业认同感。

综上所述,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护理职业认同感,帮助护生更好地认识专业价值,进一步明确职业规划。

猜你喜欢
同伴关怀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