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型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探究

2022-11-22 13:39:45王晓燕方津慧徐群丽俞雪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入规范化科室

王晓燕,方津慧,徐群丽,俞雪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6)

对新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是切实提高未来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以及临床护理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1]。目前国内护生在校期间多接受通科护理教育,较少开展口腔专业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2],且口腔护理专业的专科性强,因此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成为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新入职护士是评价其效果最合适的群体。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入职护士对于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实现按“需”施教,“教”“学”一致,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我院2021年符合条件的新入职护士20人进行访谈。纳入标准: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已参加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6月,培训期间全勤;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访谈对象均在牙体牙髓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等科室轮转,其中1名男性,19名女性;本科学历16名,硕士学历4名;年龄21~29岁,平均(23.55±2.01)岁。访谈对象署名取Nurse首字母N作为编码代号,以N1~N20表示。

(二)研究方法。

1.访谈设计与实施。根据研究目的和访谈对象,通过文献回顾、咨询专家及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基础上拟定访谈提纲。由有质性研究理论基础的2名人员组成访谈小组,向新入职护士说明访谈目的、意义,征得其同意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提纲包括5个问题:(1)怎么看待规范化培训这段学习经历,请谈谈您的感受?(2)您认为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是否全面?对培训形式有什么更好的建议?(3)您对培训期间的培训计划有什么看法?(4)您认为科室的带教可做哪些改进?(5)谈谈您对培训有什么需求和建议?每位访谈时间为30~50min,访谈过程中如实记录研究对象的讲述内容、表情等,取得同意后予以同步录音。

2.数据分析与处理。本研究依据扎根理论基本方法,访谈时长950分钟,转录字数21270个。利用Nvivo12.0对文本按照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进行分析、编码。一级编码共采集153个参考点,然后对参考点进行分析与类属化,梳理出27个三级节点。二级编码整合为9个二级节点,汇总为培训管理组织与制度、培训资源、师资团队、社会支持4个一级节点(见表1)。三级编码形成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需求结构。本研究在完成17位人员访谈并开放式编码后,发现不再产生新的理论逻辑关系,继续访谈3位人员,确认资料处于饱和状态。

3.词频分析。运用Nvivo12.0软件进行词频分析。按照词频计数加权百分比排列,频次最多的词汇有老师、操作、学习、计划等,说明基于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的培训方案应从师资培养、教学资源提升、组织管理等着手。

二、结 果

根据20例访谈资料分析,呈现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需求主要有4个维度。

(一)培训组织管理和制度方面。

1.培训计划落实需求。期望护士的工作任务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有效落实培训计划。如有学员表示“部分科室太忙了,感觉一进入科室就要被迫独立当班,心里很害怕(N05)。”有学员表示“我在个别科室每天会跟不同的老师,有时候我已经掌握的内容,老师会再重复讲解(N11)。”

2.个性化分层管理需求。在培训方面存在分阶段分层次培训需求。如有学员表示“我是研究生,对于护理科研上也有较高的热情,但是科室教学这块内容没有(N08)。”有学员表示“我在规培中期进入某科室,听上去感觉PPT内容太简单了,适合规培初期的学员(N16)。”

(二)培训资源的需求。

1.培训的形式与内容。学员期望培训形式多样化。如有学员表示“上课理论知识点太多,个人感觉PPT培训效果不太好,最好能结合案例形式会更生动些。”期望实践培训更系统化。如有学员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机会进行四手操作配合,在牙体科进行四手操作配合之后,我深有感触,把治疗的每一个步骤都看清楚了,之前老师讲的理论知识也进行了巩固(N02)。”

2.培训资料库。学员需要可复习、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的教学资源。如有学员表示“有些口腔专业的书籍对我来说,难度有点高,最好有图文并茂,侧重护理教学的书籍(N03)。”有学员表示“口腔专科分类很细,护理中涉及器械、材料很多,老师讲解一遍还是会很快忘记,最好有可以回顾性复习,易于掌握的学习资料(N17)。”

(三)培训师资需求。

规范化培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的带教过程中,教师往往出现胜任力不足,对教学组织能力缺乏等问题[3]。如有受访者提及“老师之间有些操作细节会不一样,不清楚哪个是最规范、最标准的(N06)。”有学员表示“不同材料使用的调拌工具材质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其所以然,老师对机理表述也不是很全面(N16)。”

(四)社会支持需求。

新入职护士对环境陌生缺乏归属感,需要情感支持。如有学员表示“当个别科室的老师,把我介绍给其他老师或医生的时候,心理非常有归属感(N09)。”如有受访者谈到“我生病期间,老师特意来探望,对于我一个刚入职的护士来说,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更有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三、讨 论

本研究基于访谈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一)培训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1.成立规范化培训管理小组,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各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的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护理部负责制定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及管理制度,定期对科室带教培训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指导。

2.制定具有专业特点的培训方案。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要求,结合口腔护理专业特点制定基地与科室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

3.制定规培护士手册。根据口腔专科特色的教学目标,制定《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科室根据护士的专业能力建立每周教学目标管理清单,保证学员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培训资源建设。

1.采用多样化丰富的培训形式。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转化为落实学习者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翻转课堂形式、开展椅旁教学模式、情景模拟等,促进新入职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2.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岗前基础培训和科室专业培训2个模块。第一阶段:由基地组织在轮转前期开展持续2周的脱产培训,具体内容包括:医院和护理规章制度流程、院感防控、口腔专科知识及急救培训等。第二阶段:科室轮岗专业培训,根据各个口腔专科病种特色制定规范化培训内容。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在口腔门诊护理带教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可将四手操作技术作为培训重点及学习契机,有利于系统掌握各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配合。

3.完善学习平台建设。开展分层课程设计,增设选修课程,对学有余力的人员,根据需求选择科研课程等,有利于其学习的主动性及其创造力的发挥。组织教学团队编写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相关教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满足学习的信息化需求。

(三)师资团队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是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保证[5]。首先从制度上保证师资力量,建立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准入制度,严格遴选骨干师资。明确带教职责,全面考评带教质量。应关注对教师培养的总体规划,不仅包含临床工作能力,而且包括教学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选派护理骨干人员参加进修学习。

(四)社会支持建设。

1.加强心理支持。新护士需要面临自身角色转变,有研究认为其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国内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6]。临床带教老师的支持水平与良好的科室氛围是促进新护士良好转型的关键要素。培训期间应实施科室“一带一”导师负责制,导师从心理、生活等全方位指导,提升其归属感。带教老师每周审阅反思周记,动态评估其工作和心理状况,尽可能创造支持性环境,支持性环境是增强其职业稳定性的关键[7]。

2.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一方面通过拓展培训内容,提升培训内涵,提高自身做好职业规划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其建立正确目标的能力和意识,为新护士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需求导向型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以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出发,培养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护理管理者应把新入职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以学员需求为切入点,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口腔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推动口腔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新入规范化科室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24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