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昊旻,李 毅,陈道森
(邓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邓州 474100)
去年以来,邓州市以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农作物粪肥还田技术模式,使养殖企业的“粪污”变“粪肥”,有力地促进了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见图1)。
图1 邓州市召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推进会
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有豫、鄂、陕“三省雄关”之称,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中等城市和南阳市副中心城市。
邓州市是畜牧大县、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唯一一个现代奶业产业示范市,畜牧产业基础好,生猪存出栏量、肉牛存出栏量、羊存出栏量、家禽存栏量及肉类总产量、禽蛋总产量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牧业总产值多年居全省首位。2021年底,全市生猪存栏95.92万头、出栏134.36万头,牛存栏16.55 万头(其中奶牛存栏1.2 万头)、出栏10.04 万头,羊存栏48.85 万头、出栏67.28 万头,家禽存栏1 095.43 万羽、出栏876.54 万羽,2021 年畜牧业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18.9%。
邓州市结合实际,通过粪肥一体化全托管施肥和养殖场收集处理第三方公司施肥的技术模式,积极培育10 余家项目实施的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套专业施肥机械30 余台套,铺设沼液还田管网辐射耕地面积3.6 万余亩(见图2、图3和图4)。已探索出集中消纳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有机结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场(户)、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主体三方有机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图2 第三方实施主体进行粪肥还田作业1
图3 第三方实施主体进行粪肥还田作业2
图4 第三方实施主体进行粪肥还田作业3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全面落实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全面排查、一场一策、逐场指导”的原则,制定《邓州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排查指导工作方案》,对全市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全面指导。排查工作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细化设施建设标准,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切实提高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储存设施容积,以能够储存6 个月以上为标准,补齐堆沤发酵时间不长、腐熟效果不好的短板。截至目前,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2%以上。
一是坚持种养结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关键和重点在于“种”和“养”的结合,通过项目实施培育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到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打通粪肥还田的堵点,疏通粪肥还田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坚持点面结合。探索粪肥使用就地就近和集中连片施肥模式,乡镇结合当地优势产业,重点围绕粮食主产区,选择畜禽养殖密度大、收集处理设施运行顺畅、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村庄,开展整村推进,确保施肥模式长效可持续。三是坚持示范引领。通过项目实施培育扶持一批粪肥收集、处理、还田利用的专业化服务主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场(户)、服务组织、种植主体三方有机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社会化服务市场规模,引导专业化服务主体加大要素投入,提高规模效益,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增产提质,形成良性循环,来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实现三方共赢。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乡两组成立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好养殖场和种植户的“红娘”,按照签订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粪肥还田协议》进行有序集中还田。二是强化宣传保障。通过印发《邓州市畜禽粪污污染治理利用明白卡》和悬挂宣传条幅,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推行成熟的畜禽粪污治理主要模式、技术路径、配套粪污设施建设要点以及设施使用管理经验等。三是强化技术保证。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技术要求,通过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第三方检测主体,对粪肥集中消纳土地和肥力进行抽样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按照化肥替代量10%以上进行换算,配方施肥,科学指导粪肥还田用量。四是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夏秋两季播种前的粪便消纳过程中,乡、村、组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同时乡村组要做好监督服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及时解决处理土地消纳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矛盾和纠纷,引导、鼓励养殖场利用施肥机械,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消纳活动,形成粪肥集中消纳与平时消纳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五是强化台账管理。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填写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粪肥来源统计表和项目实施作业台账的管理。同时印发畜禽养殖场(户)资源化利用消纳还田台账,及时准确记录有关信息,确保畜禽粪污去向可追溯。
邓州市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打通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渠道,推进“污染源”向资源转化,实现了有机肥增量、化肥减施、品质提升、土壤培肥的目标,在污染治理形势日益收紧的情况下,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减少了养殖污染,提高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