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画斌,金伟林,王 侦,来 炳,朱佳立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创业学院,浙江 海宁 314408)
产教融合的内涵:“产”主要指产业、行业或企业,“教”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要将高校的人才教育与产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根据产业的发展动态调整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1-2]。产教融合理论虽然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但国外的发达国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较成熟,如表1 所示。
表1 国外产教融合表现形式及主要思
关于我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发展路径,已有不少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高校产教融合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人员互聘等,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取合作方式[3-4];陈小娟等(2020)[5]指出我国高校产教融合存在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政府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需要从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入手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实现主体间的多级联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借助产教融合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人才,从而顺利实现转型升级[6];高校要抓住产教融合的机会,对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动态调整,整合优质教育资源[7];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产教融合初期,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8]。虽然学者们针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途径,但覆盖的面仍然不够广,缺乏系统观,需要从多主体角度进行探索产教融合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路径。
目前,产教融合存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脱节、高校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及服务能力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和学校都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可以实现双赢。对于企业而言,没有自己的核心人才竞争力就无法立足市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的积累及培育、技术技能积累等都有利于其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来实现。因此,产教融合是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构建核心人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首先,学校里资历深、水平高的老师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能力,提高员工素质。其次,学校老师的科研成果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创新,简化其管理流程,降低技术研发费用,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后,学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出高技能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瓶颈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升级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如今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产教融合有助于提高学校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一,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从企业那里获得一些优质资源,如实训设备、实践基地等,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二,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可以有效参与到学校的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提高教学效果,避免出现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第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更需要经费支撑,企业可以支持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快学校创新成果转化速度,从而使学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行业、企业、学校各自都有不同的资源,且不同的教育资源可以互补,产教融合可以促进“产”和“教”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人力资本结构的转变,赢得全球人才竞争市场。国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诉求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解决产业需求人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帮助高校在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贡献率,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推动“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实施进程,促进民族振兴。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动态调整人才培养发展方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且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才需求导向和价值导向。人才需求导向可以帮助高校清楚地知道企业、行业、政府等需要自己提供什么服务,找到开展合作的切入点,解决高校“一头热”这种尴尬局面,形成人才资源优势互补。人才价值导向明确高校自身可以为合作主体提供哪些服务,能否为企业、行业、政府等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以“有为”换“有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不是某个高校与单个企业或某个行业的简单合作,而是教育界与产业界进行的深度融合,需要企业、行业、政府、高校等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协作和相互支持,形成多级联动的局面。为此,高校要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封闭式办学理念,积极主动地融入人才培养教育发展一体化趋势,坚持开放办学,构建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办学生态系统。
1.积极融入人才培养政府发展规划。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处于财力有限的地级市,甚至是县级市,要主动对接地方人才发展需求,转变一味索取的态度,为地方政府分忧解难、办实事,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地方产业链的特色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群),为地方产业发展输出更多合适有用的人才,进而激发政府与之合作的兴趣和热情,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的更多支持。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基础设施,推动资源共享,为政府减轻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学校的社会形象。另外,由政府提供工作场所,学校提供智力资源,共同成立地方人才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和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战略。
2.整合利用外部优质人才培养资源。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善于整合利用外部好的人才培养资源,构建生态化合作大平台,使“企、行、校、政”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互联互通。从高校自身角度而言,要学校、学院、专业三个层面协同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校层面应该主动联系企业事业单位、产业集聚区、其他高校、政府机构等主体单位,签订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牵头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在项目交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最终实现各方共建共享共赢的目标。二级学院层面可以根据自身学院特色,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组建产教融合理事会,邀请行业企业高水平专家对其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指导。专业层面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企业家、其他高校等建立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向。
3.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渠道。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降低交易的风险。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建立良好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沟通渠道,打破人才培养信息“孤岛”,通过建立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渠道,可以清楚地知道彼此的行为方式和结果,避免任何一方出现投机行为,建立精诚合作的关系,保证合作的持续有效性。高校领导可以亲自“挂帅”,发挥校领导的人际关系,全面“开疆扩土”,定期走访政府机关、企业部门等组织机构,及时掌握政府人才培养政策、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主动提供人才服务,进而寻求合作机会,开展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同时,各二级学院领导也要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合作途径,以便为后期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其模块化人才培养教学进行深度改革,可以进一步强调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有助于深化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区域性、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等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特色,模块化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强调产学研有机结合。深度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可以将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模块化三者有效结合,符合系统理论人才培养发展观点。
1.校企协同进行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要坚持校企协同育人原则,行业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具有指向作用,可以很好地提供培养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制定培养计划中要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发挥行业企业协会作用,凸显出专业设置的导向性。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设计可以将市场新需求、新技术、新工艺等带入其中,改变过去人才培养静态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方法,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的调整,这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会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招生,实行人才培养订单模式,这样“招生即招工”的模式既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又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达到双赢的目标。
2.整合模块化人才培养教学要素。教师、学生、企业、教材等都是模块化教学的要素,要对这些教学要素人才培养资源进行整合并共享。企业的主要职责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弄清当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参与模块化教学成果评价和反馈,发挥企业在资金、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学校一起建立各种模块化教学人才培养资源库。学校主要负责开发新时代教材,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主动地邀请企业参与模块化教学过程,筹建优质教育资源库,帮助模块化教学要素实现价值最大化。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丰富上课模式,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类型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模块化教学资源库。
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主动拥抱变革,推动产教融合理念落地生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技术技能丰富、创新思维能力强的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1.实行“3+1”或“2+1+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 代表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为3 年,1 表示学生在企业学习累计的时间为1 年。但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导致学生企业学习时间不集中,学习不连贯,企业培养意愿不高,最后的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需要调整教学培养计划,可以把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在大四,同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这样既可以完成学校的课程学习任务,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且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在企业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企业会进行“双选”,双方觉得合适才进行下一步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彼此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进而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签订一系列协议,如毕业后留在实习企业工作。
校企间的“纵横”合作已成常态,双方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从原来的“能用型”转变为“好用型”,为此可以采取“2+1+1”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大学生涯的前2 年为其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一阶段是学校老师起到主导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做专题报告,分析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阶段用1 年的时间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连接起来,此时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单位,学校继续负责理论教学内容,企业主要对其实践能力进行指导。最后1 年的时间是第三阶段,由企业担任学生指导的主体单位,学校起到辅助作用,主要培养学生技术技能。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功底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都不会差,能够跟企业的发展需求无缝对接。
2“.引企入校”打造“双师型”人才培养平台。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系列文件,这是高校培养教师的行动指南,特别提出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培训基地,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高校老师双向流动,培养出更多“双师型”教师。虽然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面临一系列困难,但产教融合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引企入校”“引企入教”的方式,可以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企业可以给教师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技术研发基地、企业导师等资源。企业进入学校以后,可以建立产业学院、行业学院,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让高校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另外,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行业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从合作的企业项目中寻找研究的创新点,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水平,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实力有限,要想在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所作为,就要知己知彼,要认真研究区域内其他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找准自身的“生态定位”,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发展之路,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竞争出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务对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等几个方面要走错位发展道路,构建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培养人才,与区域其他高校形成人才培养优势互补,进而吸引地区政府的支持,获取行业企业的信任。
1.精准搜索人才培养合作对象。在进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时候,不一定是合作对象的层级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合作对象。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很难与国内国际大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对合作高校的实力必然会有较高层次的要求,合作门槛高。即使刚开始可能花费很大精力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后期也会彼此实力悬殊较大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把合作的对象确定在中小型企业或者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开展深度人才培养合作、共享人才培养合作成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从点做起,以点带面,共建班级、研发实验室、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等机构,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彼此成长。经过共同困难的合作伙伴,才能更加得到互相的信任,得到彼此的认同,进而构建持续良好有效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同时,还需要找准所能依托的行业。应用型本科高校战略眼光要长远,除了积极融入地方企业发展之外,还应该从依托地方企业上升到依托整个行业。从整个行业角度寻找人才需求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资源才会更加丰富,支撑力才更强,可以为后期培养人才提供有用的方向和培养的标准。在立足服务好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可以寻求更大范围的合作支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
2.提升人才输出竞争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输出有用人才,要找准人才培养定位,进而才可能通过优质的人才资源吸引高质量的合作对象,得到政府的相关支持。第一,重塑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如学生的成绩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决定,实行“双元”制,考试的方式多元化,不再仅仅是笔试,加上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实践操作等方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库。第二,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实现错位。在进行新专业设置之前,应该先进行相关调查,避免出现区域内高校之间同质竞争的现象,可以增设一些其他高校没有但行业企业又特别需要的专业,如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没有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大数据挖掘专业、云计算专业、智能制造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等,但这些确实是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人才。针对那些各个高校都共有的专业,争取在专业方向上形成错位,凸显出本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特色,专门对接服务地方某些部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