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2011-2020年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综合防治调研

2022-10-15 04:04:22武军林高腾飞张艳梅马冬伍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绥德县畜间布鲁

王 磊,李 涛,武军林,高腾飞,马 杰,张艳梅,马冬伍

(1.绥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绥德718000;2.绥德县满堂川区域农牧业综合服务站;3.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4.沈阳市沈北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为布氏菌病,以下简称为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该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如10%~20%的石灰乳或漂白粉乳)敏感,加热60℃或日光下暴晒10~20 min能杀死该菌,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极强,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畜脏器中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能存活2个月。布鲁氏杆菌可感染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而感染。家畜中牛、羊和猪等动物最为易感,羊种布鲁氏杆菌致病力最强,动物感染后妊娠母畜多数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并且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我国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南方地区以散发病例为主,但暴发疫情仍时有发生。布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布鲁氏杆菌病主要是通过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流产胎儿及乳汁等发生传染,也可通过含有大量病菌患病动物及带菌动物传染,尤其是带菌的妊娠母羊在实际生活中最危险,成为最大的传染源,因为在流产或分泌时随羊水、胎儿和胎衣有大量布鲁氏杆菌排出体外。本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器粘膜、眼角膜、皮肤等进入机体,可经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布鲁氏杆菌在蜱的体内可存活很长时间,故通过蜱的叮咬可传播此病。吸入含布鲁氏杆菌的尘埃气溶胶也可传播,母畜较公畜易感,成年畜较幼畜易感,但幼畜性成熟后最易感。牛羊同群饲养,可能会发生布鲁氏杆菌的交叉感染。动物布鲁氏杆菌可传染给人,人群普遍很容易被布鲁氏杆菌感染,特别是年轻人,但人和人之间的传染很少见。人患该病大多数与职业有关,如畜牧兽医人员、羊饲养人员、羊屠宰人员、毛绒加工人员等感染率高于一般人员。部分患者是通过吃牛羊肉感染,更有患者是因为路过带有病菌的羊群圈舍或者是粪堆而感染。本病呈地方性点状流行,发病时无季节性,但一般以春秋季节发病严重。

布鲁氏杆菌病人感染后临床表现为低烧、出汗、关节疼痛,严重者男性可能出现睾丸肿大,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类似于感冒症状,很多人一直以感冒治疗,药物一停就开始低烧,根据潜伏期长短不一,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最长可达一年以上,最短可能为一周左右。但是有些病人,其临床表现不是十分明显,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症状,以为是一般的感冒或者是疼痛,个别仅表现为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所以很容易引起误诊。调研时发现一个羊养殖户主被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胯关节活动受阻,被误诊为胯关节坏死。人感染羊型和猪型布鲁氏杆菌病后,一般来说病情比较严重,牛型布鲁氏杆菌感染人后症状较轻,甚至部分病例没有发热现象。在我国以羊型布病最为多见,未经治疗者的自然病程平均为4个月,但是有的病程短,仅为1个月,有的可长达数年以上。由于人感染后不能得到及时确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据调查绥德县有许多人感染布病后由于病因没有及时确诊,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情由急性变成慢性,关节、脏器等受到布鲁氏杆菌的严重侵害。据统计,每一位感染病人的治疗费用在5 600~30 000元之间,平均费用每人达8400元。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和职工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绥德县畜牧系统有不少人在工作中被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病。

1 绥德县的基本情况

绥德县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为山地与丘陵,历来有旱码头之称,总面积1 868 km2,总人口35.5万,有着灿烂的地方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说,草地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在家留守农民和有独特眼见的人历来有养殖的传统习惯,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2021年秋季动物防疫统计数字,全县大畜存栏1.2万头(匹),生猪存栏12.8万头,羊子存栏29.8万只,笼养鸡存栏60万羽。绥德县有规模养殖场232个,其中养殖大户58户。从养殖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绥德县已成为南六县名副其实的养殖大县,但是面对目前的市场机遇,问题依然不少,特别是暴发人、畜间布病以后,绥德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畜间布病的净化工作,自1996年以来,绥德县从来没有间断过对畜间羊、牛、猪布鲁氏杆菌病的采血化验工作,对检出的患病动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所及其污染物进行严格消毒,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大大的减少了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流行,从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以下为绥德县2011-2020年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综合防治调研情况。

2 布病血检情况

2.1 材料

采集未经免疫的成年羊、牛、猪和5个月以上的未成年羊血清。被检测的动物血清新鲜,没有溶血,无腐败现象。布鲁氏杆菌阴性血清,一次性布鲁氏杆菌化验平板、布鲁氏杆菌阳性血清和定性试管抗原,由绥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购买,批号为200803,20100913,201105、201206、201306、201405、201506、201605、201703,20200312。干净的一次性平板,每块板可做50头份,试管,试管架,多道移液器,牙签(或火柴杆),恒温箱,高压锅,单道移液器,记号笔等。 经高压灭菌的0.5%石炭酸10%盐水,0.5%石炭酸生理盐水。

2.2 方法

采用平板筛选,试管定性的原则进行检测,严格按照布病虎红平板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操作方法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每批次首先做阴、阳性对照。每次在阴、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前提下,才能对被检动物血清进行判定。

2.2.1 平板判断标准 被检测的血清在4分钟内出现凝集现象者,判定为阳性;如果没有凝集现象时,呈现抗原本色,可判定为阴性。

2.2.2 试管判断标准 试管凝集试验,参照比浊管来进行,按照各试管最上面液体清亮程度来判断阴、阳性。a.如果试管下层液体完全下沉,上层极度清亮,菌体呈完全凝集状态,可判断为强阳性; b.如果试管下层菌体基本完全凝集,上层液体四分之三清亮,可判断为次强阳性;c.如果试管菌体凝集明显,液体呈二分之一清亮,可判断为阳性;d.如果试管凝集物有少量沉淀,液体呈四分之一清亮,可判断为弱阳性;e.如果试管凝集物没有沉淀,液体混浊均匀,可判断为阴性; f.牛按照1:100样本滴度的血清稀释,猪、羊按照1:50样本滴度进行血清稀释,如果出现二分之一以上的凝集现象时,受检动物血清被判定为阳性;g.牛按照1:50的滴度稀释血清样本,猪、羊按照1:25的滴度稀释血清样本,出现二分之一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的动物血清可判定为疑似,过一个月左右对该家畜进行复检,如仍出现二分之一以上凝集现象时,就可判定为阳性。

2.3.1 2011年至2020年羊子监测情况 2011年检羊6028只,阳性12只,阳性率0.19%;2012年检羊4128只,阳性7只,阳性率0.16%;2013年检羊4129只,未检出阳性羊;2014年检羊2768只,阳性羊72只,阳性率2.5%;2015年检羊3428只,阳性羊18只,阳性率0.4%;2016年检羊3305只,阳性1只,阳性率0.03%;2017年检羊36683只,阳性139只,阳性率0.37%;2018年检羊6769只,阳性79只,阳性率1.14%;2019年检羊3706只,阳性48只,阳性率1.28%;2020年检羊6579只,阳性26只,阳性率0.37%。

2.3.2 2011年至2020年牛监测情况 2017年检牛1561头,阳性2头,阳性率0.12%,2019年检测牛887头份,其中阳性8头份,阳性率0.9%。其余年份检测全部为阴性。

2.3.3 2011年至2020年生猪监测情况 猪监测全部为阴性,没有阳性出现。详细检测情况见表1。2011年到2020年人布病感染情况见表2。

表1 绥德县2011~2020年畜间布病血检情况表 头,只,%

表2 绥德县2011-2020年人间布病发病数 年,个

3 分析及建议

3.1 分析

从历年来的监测数据看,绥德县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阳性率虽然有所下降,但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从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绥德县2011、2012年人间布病逐步下降,2013急剧上升,从2014年开始又急剧下降,到2017年以后相对比较平稳,但是人间布病发病人数仍然不少(详细情况见表2),说明绥德县的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并且要保持一个常态化。

3.1.1 大局意识差 绥德县在每次暴发人、畜间布病后,都会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消灭疫情,最终畜间疫情得到控制,人间发病得到了遏制。但随着年份的变化和人、畜间布病的发病减少,各级领导和业务单位对疫情就会放松警惕,这样用不了多久就会导致疫情进一步反弹,按照多年来的经验预测,布病每10年会爆发一次。

3.1.2 羊子及其产品交易频繁 绥德县历来是陕北的旱码头,是交通枢纽带,是多数贩运经纪人和畜产品的交易场所,绥德县每年屠宰羊子大 约35万只,各种畜产品交易量大(每年交易羊皮大约600多万张,毛、绒达大约700吨),各种贩运经纪人和畜产品屠宰交易人员大约1200多人,根据公路检查站反馈过来的检查数据,目前我国产地检疫大多数不进行布鲁氏菌病化验,所以就有导致有一些带菌的病畜和产品流入绥德县境内,这样就给绥德县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做多大的工作也没有用,导致疫情每几年就暴发一次。

3.1.3 落地报检制度差 绥德县多年来非常重视布病的产地检疫工作,但是对从外面的调回来的羊报检制度落实不是很到位,如果外面调入的羊感染了布鲁氏菌,将会感染绥德县的羊,给绥德县布病防治工作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比如2019年绥德县义合镇、中角镇暴发人间布病,就是因为一些养殖户在外面调入羊时没有经过检疫,违规从外县购回大批病羊,购回后也没有向当地的畜牧部门报检,所以病羊流产后,畜主在处理胎衣胎盘和流产的羔羊时导致感染。这也可能是绥德县畜间阳性畜居高不下,人间发病数也一直降不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3.1.4 防疫工作不到位 有些村级防疫员给养殖户宣传不到位,工作责任性不强,直接将布病疫苗交给养殖户,让养殖户自已给羊进行灌服,由于部分养殖户不懂免疫剂量,所以灌服时或多或少,或者疫苗保存不好效价降低,导致免疫失败,也可能农民防疫意识不强,村防员虽然把疫苗放下了,但是未对羊进行免疫。

3.2 建议

3.2.1 夯实责任 克服麻痹大意,各级政府一定要认真对待畜间布病综合防治工作,要抓好落实,要把布病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内容,不能只发文件不监督检查,要把布病监测工作由过去出现疫情开始重视变成常年累月经常性工作,加强监测经费的投入,切实做到产地检疫布病的检疫率达100%。

3.2.2 加强卫生和畜牧部门合作 人间一旦出现人感染布病,及时通知畜牧部门进行畜间监测流调,只有卫生、畜牧两部门在布病防治工作中同心协力,这样才能很好的把布病防治工作搞好,在源头上把传染源消灭掉,人间布病发生率自然就降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3.2.3 加强布病的免疫和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工作 对羊子饲养区、用具定期消毒,加强执法工作,严格检疫报检制度,对外调羊子做好隔离和检疫工作,力争在源头上遏制布病的发生、传播,确保绥德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3.2.4 加强检疫执法工作 国家要制定政策,必须明确规定,在羊离开饲养地进行调运时必须做布病的血检工作,各级公路检查站要把好关,严查无布病监测证明的羊子进行调运,加强执法,这样才能保证带菌的羊子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有的地方进行布病监测有的地方不监测,布病的防治净化工作很难推进。

3.2.5 加强个人防护 规范养殖行为 ,做到人畜分离,减少人与畜接触,加强消毒,尤其要加强分娩(含流产)等环节的消毒,净化环境防止由家畜流产物引起感染,接羔助产人员在接羔助产和处理流产胎儿、死羔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除备有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鞋外,还应戴乳胶手套和线手套,备有接羔袋和消毒液,禁止赤手抓拿流产物。家畜的流产胎儿、胎盘、胎衣和死胎等,不要随意丢弃,要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要纠正人食用流产胎羔等不卫生习惯,不要用死羔(犊)喂各种食肉动物或加工它用。 流产胎儿落下和被羊水污染的场地如无消毒条件,可将杂草烧毁,被污染的地面泥土集中在一起埋入地下。 皮毛消毒 剪毛、收购、保管、搬运和加工皮毛的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赤手接触皮毛,工作后应洗手、洗脸和洗澡,及时处理手上的伤口,工作场所应及时清扫、消毒。 搞好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清洁或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饭前洗手,各种奶及制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才能食用。消毒方法包括巴氏消毒(70℃,30分钟)和煮沸消毒。人一旦出现本文中提到的临床症状要及时到当地疾控中心或者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绥德县畜间布鲁
四川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0-14 07:46:16
绥德县文化馆2021年绥德县文化馆“春节非遗线上展”系列活动邀您一起过大年
百花(2021年2期)2021-09-10 07:22:44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增减挂钩项目土地复垦后耕地适宜性评价
布鲁笑了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8
影子布鲁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农村百事通(2018年1期)2018-01-31 19:19:59
榆林市政府考核组赴绥德县考核食品安全工作
同一种方法巧证两个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