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 桑爱尧
记叙文中如果没有注入生命意识,主旨就会显得浅薄。记叙文表达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需要丰富的阅历与经验。中学生要在作文中展现生命意识,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与社会,并将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融入作文之中。
世界与社会看似很大,却有着变化的规律,中学生在经历了生活、学习之后,能对世界与社会产生一定的认识,进而上升到生命意识的层面,对生活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当然,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或许要借助其他人的思想与经验,也可以是书本上的经验。总之,中学生要多一些实践与感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
雷宣曾在《临终前的叮嘱》一文中讲述了德国小说家威廉·豪夫的故事。威廉·豪夫当时病重,朋友穆克来看望他,希望能在威廉·豪夫去世后给他写悼亡曲。威廉·豪夫是童话作家,有诸多儿童读者,他不希望自己的小粉丝听到写给自己的悼亡曲感到悲伤,所以让朋友把曲目写得欢快一点。他也嘱咐家人把自己的希望写下来:“我不希望自己的离去,给孩子们带来过多的悲伤!”尽管已经面临着死亡,但威廉·豪夫想的并不是名垂千古,而是要把爱与希望留给读者。
这样的故事,对于中学生而言太重要了,如今有一部分人过于自私,追名逐利,所写的文章缺少对生命的关照,没有情怀。如果可以在记叙文写作中多加入一些对生命的感悟,就会让生活充满意义与价值,让作文的品位得到提升,精神境界也能获得提高,并且对别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平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重要生命意义的题目练笔,进而提高对生命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及时记录生活,并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文字。
总之,只有多阅读,走进世界与社会,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进而更深地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的定位,以及生存的真谛与价值。这样既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又可以对自我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离不开日常生活,我们到底为什么而生活?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何在?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理解了生命的内涵,才能拥有独特的认识,在记叙文写作中,才会表达出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独特认识,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们知道生活有时其实很简单,有时又很复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事,有时是得意,有时是失意,而如果一类事情多了就会变成生活热点,这些热点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对于这些热点,要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与思考。
汪亭曾写过一篇文章《收住目光》。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周末到社区残疾人活动中心当义工,听一位失去了两只脚掌的中年男子讲述他的经历。他因为没有脚掌,只能用脚后跟走路,所以,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有很多人投来异样的眼光,让他感到非常难为情。文章还讲述了一位女士因为下雨天不小心摔倒了,被众人异样的眼光齐刷刷扫射,她感到非常难过,就好像做错事了一样,飞一样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文章告诉我们目光虽微弱,却可以像刀子一样杀人,有时我们要懂得从对方的视角看问题,有时要适当收起我们的目光。
我们在作文中更应该关注生活热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智慧去探究,经过深入思考,表达别样的认识,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就如上面的文章所写,我们适时收住自己的目光,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与爱护,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到困难,如果换成自己,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传统文化宝库中典籍汗牛充栋,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也有诸多“智慧”,只要从中积极汲取知识,就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宝库拥有无数宝贝,从而游刃有余地面对社会和人生,并且在写作记叙文时更多地关注生命,并把典籍中的智慧用于自己作文中。
平时,我们应思考一些生活哲理,可以是经典书籍中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父母长辈的教诲。可以试着把这些宝贵的哲理带到课堂中,与同学讨论,加深自己的思考。
例如,苏岑写过《热情不见得讨好》。文章中写到两个人,一个老谢,一个老罗。老谢对人热情似火,别人有什么困难,他都积极予以帮助,让很多客户都感动得不行;而老罗稍显冷漠,但是工作一丝不苟。老谢给人感觉很热情,让人觉得他的业务应该远远超过老罗,而实际却不是这样,老罗的业务量和老谢不相上下。作者总结了她的感悟:真正的体贴,是让你意识不到的。当然,这一点也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契合,有时简单的交往,不一定让人感觉不舒服,而太过热情可能适得其反。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有关生命的内容,可以去阅读,去欣赏,最终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例如,陶渊明曾写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尽管我们知道陶渊明一生多数时间处于隐居状态,但他对于生命的珍惜值得我们思考。如果中学生能多多汲取这样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就会大幅度提升作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