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市漳河路唐墓(2020ZGZM1)(以下简称M1)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漳河路北、电厂路西(图1),属郑州高新区土地储备中心郑华程测字(2019)第G943 号地建设用地。经郑州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勘探发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 年10 月对其进行了发掘。 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1 M1 位置示意图
该墓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图2),平面呈刀把形,方向160°。 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通长5.3 米。
图2 平、剖面图
墓道 位于墓室南端,梯形,直壁,平底。 长2.8 米,宽0.8~1.1 米,深2.0 米。近墓室处出土有青砖残块,可能为青砖封门。
墓室 近长方形,长2.5 米,宽1.45~1.7 米,墓深1.3 米。 墓壁底部近直,上部拱顶,底平,底略高于墓道底部0.1 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土质疏松柔软。 墓底未见人骨和棺椁,葬具、葬式不详。 随葬品散置于墓室北壁、西壁南部及东壁中部。
M1 出土随葬品8 件。 依次叙述如下。
陶罐 2 件。 均为泥质灰陶,敞口,圆方唇,圆肩,鼓腹,平底。 标本M1:3,腹部饰花朵纹朱砂彩绘。 口径13.5 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10 厘米,高21 厘米,壁厚0.8厘米。 (图3-1)标本M1:4,制作粗糙。 唇内侧一周凹陷,素面无纹,下腹近底饰一周刮削痕。 口径12 厘米,腹径16.4 厘米,底径9.4 厘米,高15.8 厘米,壁厚0.7 厘米。 (图3-2)
陶壶 1 件。 标本M1:2,泥质灰陶,烧制火候较高。平折沿,平沿上方微凹陷, 口部内侧一周凹陷,似盘口,圆唇,束颈,圆肩,上腹鼓,下腹斜内收,平底。素面无纹。口径7.4 厘米,腹径22.4 厘米,底径11厘米,高30.5 厘米,壁厚0.7~0.8厘米。 (图3-3)
瓷碗 1 件。标本M1:1,白瓷,白胎泛红。 敞口,方唇,斜弧腹,玉璧形底, 底部环中心微凸。 口径14.8 厘米, 底径8.4 厘米, 高4.4厘米,壁厚0.7 厘米。 (图3-4)
铜手镯 1 件。 标本M1:7,锈蚀严重,断裂。 圆形,外环径10 厘米,内环径8.4 厘米,厚0.8 厘米。(图3-5)
“开元通宝”铜钱 1 枚。 标本
M1:8,钱径2.5 厘米,方孔边长0.7厘米,阔边宽0.2 厘米。 (图3-8)
铁茶铛 1 件。 标本M1:5,锈蚀严重。 侈口,折沿,尖唇,两立耳(其中一耳残),圜腹,三蹄足外撇。口径21 厘米,腹深10 厘米,足高12 厘米,通高20.6 厘米。 (图3-6)
铁剪 1 件。 标本M1:6,交股式,锈蚀严重。刀直背直刃,前端成尖锋,背部较厚,刀后双股交叉,弯曲呈“8”字形,尾部呈一环状,环径6.5厘米,通长36.5 厘米。刀部长18~19.5 厘米。(图3-7)
图3 出土物
1.墓葬性质。从漳河路唐墓的葬制、规模和随葬品判断,漳河路唐墓应为一般平民墓葬。 出土器物中的铜手镯、铁剪,是典型的女性随葬品,推测墓主人应是一位女性。
2.墓葬年代。 漳河路唐墓出土的瓷碗(M1:1)、陶罐(M1:3)、陶壶(M1:2)等器类与郑州中原制药厂唐墓[1]中出土的玉璧底碗、壶及罐形制相似。铁茶铛(M1:5)与郑州中原制药厂唐墓[1]、郑州化工厂唐墓(公元797 年)[1]出土的铁鼎形制相似。 墓葬形制与郑州中原制药厂唐墓相似,均为平面呈刀形的土洞墓。 综合来看,漳河路唐墓时代应与郑州中原制药厂唐墓时代接近,为盛唐至中唐时期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