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征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自于政治中的“国家主义”,英文为“nationalism”,也可译为“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以及国民权益相关的政治学说,内涵相当丰富和复杂,把它作为一种思想和情感时,可表述为对“共同疆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明的追求和认同,以及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独立的追求和国家安全的渴求,也可解释为一种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①杨思信:《试论清末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影响》,《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80页。。“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期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故而在教育界,提出教育世俗化、国家化和民主化的主张,反对教会垄断教育,主张教育由国家设立独立机构领导和管理,实施普及教育,人人均有平等受教育权。之后,在拉夏洛泰、罗兰、卢梭和孔多塞等人的推动和努力之下,法国最终在19世纪确立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并对德国、日本等国家产生极大影响。
清朝末年,“国家主义”教育思想随着西方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当时的国人经历了甲午战败和庚子赔款的屈辱,意识到国贫民弱必受欺辱,正欲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首次提到:“今日世界所趋,重在国家主义之教育… …”②夏晓虹:《饮冰室合集外文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津报》于1907年刊文强调国家正处在被列强侵略的时代,“唯有国家主义盛行,则上下一心,遐迩一体,国人皆互相团结,壮其合群之魄力,发其爱国之精神,然后众志成城… …其国未有不盛,其种未有不昌者也”③《论平民主义和国家主义之兴废》,《津报》,1907年,转载自杨思信:《试论清末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影响》,《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80页。。对此,罗振玉、刘显志等学者均有文论支持,提出:“国家主义之教育,以培养国民之责任心及经济能力政治能力,为必不可缺之条件矣”,自此,“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渐为学界所熟知,中国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产生,其精髓就是:以培养国民在政治上对国家绝对忠诚为宗旨,建立国民在共同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和高度认同感,使国民具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被赋予了“国家主义”的使命。
受此影响,音乐教育也与“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关联,承载了铸就国家观念,提升国民素质,宣扬救亡图存思想的责任。梁启超就曾在《饮冰室诗话》中呼吁“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转载自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980—1919)》,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他摘录了黄公度所作《军歌》《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章》,称赞其“一代妙文也”,建议谱成爱国歌曲,教孩童合唱;并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民说·论国家思想》《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等系列文章,论述我国国民为何缺乏“爱国”之心,在国内掀起了有关“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讨论的热潮⑤蔡丽红:《清末民初“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音乐教育思潮研究》,《中国音乐学》,2014年,第3期,第70页。,近代国家主义音乐教育思想由此产生。
当学界“国家主义”教育之风潮初起之时,清政府为挽救风雨飘摇的末代王朝,主动拟定新策,实施“变法”,诸多教育新政举措亦蕴含国家主义的色彩,1902年的《壬寅学制》是首个以政府名义颁布的国家教育制度,意在废除科举,建立全国统一的学校教育;1904年的《癸卯学制》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立学宗旨,用国家法令指导当时新式教育的开展。1906年颁布的《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则以国家通告的形式,首次明确了国民普及教育的理念,其浓厚的国家主义思想导向为学界所共识。一时间,全国轰轰烈烈地兴起了办学热潮,举国上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各类新式中小学堂,虽然清政府没有制定完整的音乐教育制度,但民间学堂开设乐歌课已蔚然成风,对音乐教科书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或是看到“唱歌”在“国家主义”教育中的独特功能,清政府开始着手编写音乐教科书,使得清末的学堂乐歌成为国家主义音乐教育观的重要实践时期,“音乐教科书”亦成为这一思想的重要载体。
由于清末学校教育中的音乐学科尚未形成体系,教科书的编排和功能还不全面,所以当时的音乐教科书还以学校教学使用的唱歌集为主。笔者找到这一时期三本以清政府官方名义统编的音乐教科书,分别是1906年的《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1907年的《初等小学乐歌教科书》(学部编译图书局)和1911年的《学部选录初等小学乐歌》。
该教科书的编者是晚清军机大臣,监管学部,人称“张相国”的张之洞,因此,以他官职命名的这本教科书也成为最早具有官方性质的教科书。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别称张宫保,祖籍直隶南皮(今属河北),是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政治才能卓著,还具有超前的教育思想,曾在《劝学篇》一文中主张用学术造就人才,人才维系国势,倾其一生兴办学堂、培养人才。同时,作为《癸卯学制》制定者之一,张之洞深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立学宗旨,即“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⑥张百熙:《重订学堂章程折》,《重订学务章程》卷首,第2页,清光绪三十年成都官报局排印本。。在各级学堂中要以“忠孝”教育为根本,中国经史之学为内核,竭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到新式教育中,辅之以西学的知识和技能,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有用之才。这一立学宗旨不仅体现在学堂规章、课程设置、内容选定、教材编纂、礼仪规范等教育法规政策中,也体现在他自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作为治军名将,张之洞认真分析和研究唱歌在日本军中鼓舞士气、振奋军威的作用,亲自编写了《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见图1),推广到军中和学堂。这本书封面简洁,用大行楷书体分两行,竖排撰写书名,扉页没有目录,书中没有插图,也没有附版权页。
图1 《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封面和《中国大地形势歌》
整本书包括了《学堂歌》《军歌》《中国大地形势歌》三首歌曲,虽名为“唱歌教科书”,但没有记录乐谱,只有歌词,读者只能通过歌词来感受歌曲的要义。例如《中国大地形势歌》(见图1),歌词总共210个字,14个字一行,按照“七七”格式的排列,7个字一句,总共15句,以介绍中国境内的地理、名胜,描绘出中国地理概况为主要内容。歌词有“大清江山归一统,四万万里地球东。首善都城在直隶,中有坛庙与皇宫… …扬子江流七千里,东通大海水茫茫”等,并用“中国大势如指掌,金汤巩固祝吾皇”一句收尾,点出全曲的中心思想,在介绍中国大地壮丽风貌同时,还颂赞了大清国的美好江山,充满了对封建君主的歌功颂德,同时也鼓励年轻学子学习地理知识,忠君爱国、保卫家乡。
《学堂歌》全曲歌词共有13段,164个句子,每句13个字,总共有2,132个字,呈“三三七”的排列格式。这种句式结构是张之洞认真研究了日本军歌的节奏后,设计出的节奏,先是四字为一句,缓读,每各字一步,这一句结束略作停顿,再是五字一句,急读,走三步,非常符合走路的步伐,所以该曲虽未记录乐谱,但学生们学唱时,必定按照类似行军的音乐节奏,整齐划一,方能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歌曲内涵丰富,除了讲到学堂兴建的意义之外,还概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与地理、以及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等内容,如:第一段(1—6句)讲开办学堂,兴起体育、德育等各科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段(7—12句)讲述要学习物理、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对知晓我国国情和安邦定国有着重要作用;第三段(13—19句)论到五大洲大致的方位和气候特征,以及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第四段(20—29句)描述了清王朝的疆域和种族;第五段(30—34句)概述了中国山川地貌;第六段(35—62句)讲述了中国自三皇五帝到大清朝的历史兴衰。以此劝诫学生不可轻信乱党,不可用暴力的方式获取自由,更不可妄议革命,要尊崇君主。可见,张之洞作为维新派,在鼓励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充实国力同时,又主张维新改革不可急进,希望以改良政治方式达到忠君护国的统治目的。
《初等小学乐歌教科书》(1907,以下简称《初小乐歌》)、《学部选录初等小学乐歌》(1911,以下简称《选录初小乐歌》)两本教科书有很多相似之处,故而一起分析,便于比较。两本书的封面简洁,用大楷书写书名,书中凡例、目录、封底内页、封底等装帧完整,较为规范。在版权页均印有“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印刷的字样,鉴于“学部”作为清政府最高行政部门管理着全国教育事项,而两本教材的封底处,分别印有“京都正阳门外五道庙街学部图书局售书处”⑦孙继南:《中国第一部官方统编音乐教材——〈乐歌教科书〉的现身与考索》,《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第5-25页。总发行(《初小乐歌》),“两江南洋官书局”发行的字样(《选录初小乐歌》)。
《初小乐歌》和《选录初小乐歌》两本乐歌教科书均由清政府“学部编译图书局”编印,相同之处在于凡例要旨颇为一致,歌曲选择也非常相似。例如,凡例的首条都写明:“乐歌一科,所以鼓舞志气,陶淑性情,其用至钜”⑧〔清〕学部编译图书局:《学部选录初等小学乐歌》,学部编译图书局,两江南洋官书局,1911年。,表明该书是为了陶冶性情、鼓舞志气之用;不同之处在于对中国古曲的选择,《初小乐歌》要求:“书中各课歌谱,或采辑古书(如淇澳三章,采元熊朋来‘瑟谱’之类),或录近人之作… …”⑨孙继南:《中国第一部官方统编音乐教材——〈乐歌教科书〉的现身与考索》,《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第5-25页。而《选录初小乐歌》则要求:“书中各科歌谱,前两册多选录近人之作… …后两册多选录古人诗歌,要以词句浅显,意旨正大为主”⑩〔清〕学部编译图书局:《学部选录初等小学乐歌》,学部编译图书局,两江南洋官书局,1911年。,后者共分四册,前两册多选近人之作,后两册多选录古人诗歌,在古、今歌曲的数量上分配更均匀,多选用浅显易懂的古诗词歌曲,但目前仅存第一册。
1.歌曲的分类
从歌曲的分类来看,《初小乐歌》的歌曲共有53首,分为“忠君报国类”“传统伦理道德类”“校园生活和劝勉励志类”三类,其中前两类歌曲占到总曲目数量的2/3,第三类占到1/3;而《选录初小乐歌》第一册,共收录歌曲30首,歌曲的分类与《初小乐歌》大致相同,但各类歌曲的数量已有变化,“忠君报国类”10首,“传统伦理道德类”5首,“校园生活和劝勉励志类”大约14首,另有古曲1首,其中新创作的校园励志类歌曲占到近一半。
2.歌曲的内容
从歌曲的内容来看,《初小乐歌》主要围绕清政府的立学宗旨编写,如《教育宗旨》《龙旗》《预备立宪》《满江红词》等号召大家忠君爱国、保卫民族;《尚书大传》《游子吟》《孝经诗》《乌》《雁》等尚古尊孔、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还有一些“校园生活和励志劝勉类”的歌曲,如《早起》《爱国》《入学》《暑假》《好学生》等,多为近人新作,题材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以《教育宗旨》为例,作为直接以“教育宗旨”为题的新编歌曲,其中心思想已显明。歌曲分5段歌词,分别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题,歌词摘抄如下:
[忠君]国民,国民!保国家,在忠君。普天之下皆王土,率土之滨皆王臣… …
[尊孔]国民,国民!端学术,在尊孔。宗教政治合一家,千古尼山开道统… …
[尚公]国民,国民!欲合群,须尚公。人同此心同此理,损人益己必终凶… …
[尚武]国民,国民!欲强国,须尚武。先练体操后兵操,不惮艰难与辛苦… …
[尚实]国民,国民!作事业,须尚实。农工兵商各有学,一一考验贵精密… …⑪张之洞:《鄂督张新制小学堂歌》,《时报》,1904年12月6日。
五段歌词几乎就是教育宗旨的官方解读,围绕五个主题,对教育宗旨进行清晰透彻的分析,这样的歌曲在坊间其他乐歌教科书中未曾见到。
《选录初小乐歌》的凡例写道:“声音之道,感人最深,… …故本书各册多选关于军事之诗歌,以激发儿童忠爱之心,冀收军国民教育之效。”⑫〔清〕学部编译图书局:《学部选录初等小学乐歌》,学部编译图书局,两江南洋官书局,1911年。希望多选择军事题材的歌曲,以激发儿童的忠君爱国之心。其中“忠君报国类”歌曲有《龙旗》《勉后生》《海战》《长城》等、“传统伦理道德类”歌曲有《乌》《鸡》《雁》等,以及“校园生活和劝勉励志类”歌曲《早起》《上学》《运动会》《放假》等,部分歌曲与《初小乐歌》相同,不过,《选录初小乐歌》更倾向于贴近学生生活、勉励学生自强自立的近人新作。
以《勉后生》为例,该曲分4段歌词,分别是“独立”“合群”“爱国”“自强”,歌词摘抄如下:
[独立]听听,汝小生,吾人知识最完备,万物莫能比… …抛却依赖心,堂堂谋独立。
[合群]听听,汝小生,吾人生活难独立,唇齿总相依… …推我亲爱心,同讲合群谊。
[爱国]听听,汝小生,吾国地广人民众,世界莫不称… …推我爱国心,剴切输忠诚。
[自强]听听,汝小生,欲求国强先自强,世界尽战场… …奋我进取心,竭力图自强。
歌词围绕这四个主题,教导学子学习知识、维护礼教的同时,当自强自立、团结合作、开疆扩土、发奋图强,体现出“音乐于国家武功战事之作用”的用意。
另外,两本教科书中的歌曲,歌词都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非常适合初小的学生学习,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合群、自强、爱国的社会栋梁。
3.歌曲的音乐
这两本书的记谱都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将五线谱和简谱并列使用(见谱例1),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歌曲创作虽然都是单音歌曲,但却较少使用清末民初学堂乐歌常见的“选曲填词”法,如:《初小乐歌》的歌曲共有53首,除《爱时》《春草谣》《中国历史》采用美国、法国以及德国的民歌曲调填词外,大多数歌曲都是国人创作的旋律,《选录初小乐歌》的30首歌曲中,除《劝学》《江南曲》的个别乐句疑似用了法国民歌和赞美诗音调外,也多为新作之曲,如:《龙旗》(见谱例1)等歌谣采用一字一音旋律模式,行进中多处运用附点、休止符和弱起节奏,使音乐形成顿挫向上的动力感,曲调与歌词结合紧密,朗朗上口。
谱例1 《龙旗》
有的歌曲旋律与歌词贴合的恰到好处,如《爱国》(见谱例2),旋律“依字行腔”,随着歌词的声韵转折,曼声吟哦,拍的速度不紧不慢,将歌词娓娓道来,颇有中国传统诗歌吟诵的味道,在“选取填词”歌曲盛行的年代,显得别具一格。
两本书中很多歌曲运用了西洋大调式,较多的借鉴了西方歌曲创作技法,这与凡例中“本书多选关于军事之诗歌以激发儿童忠爱之心,冀收军国民教育之效”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如歌曲《从军》(见谱例3),全曲都在G大调Ⅰ级和弦上,却使用短小动机作为基础发展乐句,使音乐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又突出运用短句,使音乐行进短促有力,造成急促的气势,形成紧迫感和强劲的气势。这样的作曲技法在抗战时期的群众歌曲创作中也颇为常见。
书中还有一些歌曲,歌词取材儿童生活,立意不俗,旋律起伏有致,优美动听,如《暑假》《雁》《乌》等歌曲,一直到民国时期都在传唱,被收录在其他教科书中。
谱例2 《爱国》
谱例3 《从军》
此外,两本教科书将允许翻译学部教科书的章程附在卷末,指出想要翻印教科书,可以提前报送样本和翻印的数量,只要符合章程的要求,就可以翻印教材,并规定“价值一项… …能酌减者尤善”。说明处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推广和实践期的清政府,希望在我国初等教育阶段,普及和统一音乐教科书的使用,并且采取了允许翻印和降低书价等措施加以推动。1911年,《选录初小乐歌》再次印刷,表明推动统编教科书的措施是有一定成效的。
通过对三本官编音乐教科书的分析与考察,不难发现,随着“国家主义”音乐教育思想的初兴,“音乐”被清政府维新派纳入“政”“教”体系中,赋予了“国家主义”的教育使命。维新派希望借助“歌唱”重塑国民的精神面貌,号召民众团结起来,救亡图存,其出发点是帮助中国改变贫弱的面貌,变得独立、自主和强盛,而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教科书中,这一思想表现为以下特征:
1902—1904年,清政府先后颁行了两次学制法令,分别是《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国家名义颁布的教育法令,一直沿用到清王朝覆灭,为全国教育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方针和可操作的要则。虽然这两次学制章程中对音乐课没有规定,但却数次提到“音乐”,如《癸卯学制》中的《学务纲要》提到:
今外国中小学堂、师范学堂、均设有唱歌音乐一门,并另设专门音乐学堂,深合古意。惟中国古乐雅音,失传已久。⑬张援、章咸:《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奏定小学堂章程》未列音乐科,但却在“中小学堂古诗歌法”中提到:
外国中小学堂皆有唱歌音乐一门功课,本古人弦歌学道之意;… …然考王文成《训蒙教约》,以歌诗为涵养之方,学中每日轮班歌诗;… …今师其意,以读有益风化之古诗歌,列入功课。⑭同注⑬,第51页。
其认为外国中小学均有音乐这门课,中国古人也通过学习歌唱来修养身心,建议可以在学校课间休息之时,选择浅近感人的歌曲让学生轮班演唱,并选择有益风化的古诗歌列入功课,不仅可以涵养性情,还可以统一思想。
可见,清政府对国外音乐教育的作用有所认识,并欲效法,这三本官编音乐教科书可能就是最初的尝试。特别是《初小乐歌》和《选录初小乐歌》两本教科书选录的歌曲多采用中国吟诵式的旋律发展手法,旋律依照歌词以字行腔,颇有吟诵诗歌的味道,在“选曲填词”盛行时代,独树一帜。而且书中选录的《满江红》《江南》等古诗词歌曲,不仅对记录和传承古诗词歌曲起到了一定作用,还为今人重新认识这些古诗词歌曲提供了佐证。
清末教育界将音乐社会作用与“救国”“治国”的思想相联系,赋予了音乐“宣传救亡图存,重塑国民面貌”的教育使命。
在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矩阵,用到的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矩阵理论,矩阵理论贯穿整个线性代数始终。矩阵理论在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及解的结构,向量组的线性表示等问题中均有广泛地应用,三者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理论支撑。
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提到:
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俾儿童熟见而习闻之。… …于音乐一科,则恭辑国朝之武功战事,演为诗歌,其后先死绥诸臣,尤宜鼓吹扢扬,以励其百折不回视死如归之志。⑮《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载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页。
希望用音乐塑造国民新的精神面貌,改变国弱民衰的颓废局面。
作为《癸卯学制》制定者的张之洞,他编订的《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只有歌词没有旋律,其意图并不在歌曲本身的音乐情感和诗词华美,而是在于宣扬拯救民族危亡所需要的雄武精神和“忠君尊孔”的思想,乐歌歌词通常朗朗上口、工整押韵,方便背诵吟唱,以达到号召青年人振奋精神、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目的。1904年12月,清政府还专门发文道:“前由本部堂自撰《学堂歌》及《军歌》各一通,饬发各学堂学生、各营兵勇,令其熟读歌唱,以期感发其忠爱之忱,鼓励其自强之志… …”⑯《札学务处发学歌、军歌》,载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第六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58页。号令士兵和学生们熟读歌唱《学堂歌》和《军歌》,从而激励国人爱国忠君的热忱以及自强不息的志气。
而《初小乐歌》和《选录初小乐歌》两本教科书中收录表现“独立”“合群”“自强”的乐歌,更是希望在国家危亡之际,新兴的乐歌能走出庙堂,普及社会,成为时代主旋律,通过歌唱塑造独立、合群、爱国、进取的新国民,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大家同心协力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社会昌盛。
马克思曾经说过:“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⑰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第六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703页。转载于石鸥:《百年中国教科书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第3页。为了重振清王朝的国运,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语言文字,寄希望于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从洋务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务实求新、励精图治的努力,但也能感受到保守和愚忠,以张之洞为首晚清重臣,殚精竭力、不遗余力的改革,不外乎是为了维护和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统治。
《学堂歌》的歌词中,张之洞多次使用“莫”字,强调“自由字,莫误讲,法律范围各国章。民权字,莫狂妄,法主暴虐乱民张。我伦理,莫逾荡,外国爱亲尊君王。我圣教,莫抛荒,文明国粹保久长”。告诫不可用暴动的方式获取自由,百姓遵守律法;不可妄议革命,要尊崇君王;不可丢失中国的国粹文明,要维护我国宗教。表明了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虽支持维新,改良政治,增强国力,但最终目标还是巩固满清统治,维护封建王权。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些歌曲大多体现富国强民、抵御外辱、爱国修身的主旨。例如: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1—3集)》(目前仅见初集和二集)共约有36首歌曲,分为甲、乙、丙种三类以适合不同年龄的学生,“甲种”乐歌多为描述自然、社会、修身等内容,如:《体忆友操》《兵操》《雁子》;“乙种”“丙种”乐歌多为鼓励学生自强、上进、爱国的,也有部分题材是关于学校日常活动及仪式的,因用文言文填词,词意较为深奥难懂,如:《勉学》《何日醒》《始业式》《尊孔》等。1904年,曾志忞编写的《教育唱歌集》,收录了26首乐歌,其中高小和中学的乐歌,内容则偏重于鼓励学生爱国、上进、保家卫国的,如:《汝小生》《扬子江》《醒世》等。还有一些教科书遵从尊孔复古的原则,例如:王文君的《怡情唱歌集》(1906年)的歌曲大多用古体诗歌谱写而成,如《春暮》《清明》《春情》《贺新晴》等;有的歌曲文辞考究、对仗工整、讲究押韵,曲调也较为优美,如《学堂春》“微雨微晴,微雨微晴,微雨杏花天。杨柳绿、草青青,山水之一间。奇花满地布,明媚十分妍。读书乐,唱琴歌,春光醉目前… …”借春光美景表达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求学、为国争先的愿望。但某些古诗歌曲,如《柳梢青》:“障羞罗扇,花时犹记者边曾见。曲录阑干,玲珑窗户也都寻偏… …”歌词过于拗口、较难演唱,并不不适合小学堂教授。当然,民间音乐教科书在音乐创作、题材内容方面受到西方、日本等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多选用欧美、日本的曲调填词,有些教科书试图突破以“三纲五常”为主导的中国封建意识形态,尝试在现代伦理精神中的“人权”意识和妇女意识等方面进行启蒙,如:胡君复、叶中冷编纂的《女子新唱歌集(1—3集)》(1906年)以女性为题材为主,宣传破除封建迷信,颂扬杰出女性,传递科学精神,还选录二声部合唱作品。
因此,在清末“国家主义”音乐教育思想占据主流的教育活动中,民间音乐教科书总体是依照“中体西用”的教育宗旨编写而成,但由于清政府缺乏音乐教育与教科书的相关规定,给了民间音乐教科书很多自由创作的空间,在秉承“修身、救亡、报国”这一“国家主义”音乐教育观的同时,在启蒙民智、涵养美感、陶冶德性等方面做了有益的补充。
与此同时,我们也当认识到“国家主义”音乐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价值,如:
第一,收回教育权,建立本国的学科教育。虽然清政府在1902—1904年颁布的两次学制法令中,均没有提及要在学校开设乐歌课,但改革开始之后,清政府对于音乐一科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发生了转变。到1907年,首次将“音乐”列入女子师范学堂学科课程之一,又将音乐设为女子小学堂的选修科,音乐教育慢慢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改变了之前我国音乐教育一直由教会学校开展的状况,教育权收归国有,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鼓舞了民众士气。
第二,养成健全人格,铸就国民的国家观念。官编音乐教科书中倡导的“独立”“合群”“自强”“爱国”的育人观念,正是民族危亡之际,清政府想要宣扬的社会主旋律,就如梁启超所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用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唤起民众的情感意识,形成健全人格的培养理念,再灌输以民族危亡、奋发救国的思想,从而激发起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拯救国家的雄武精神。丰子恺直到晚年都曾记得幼时学堂教唱《勉学》乐歌时的情景,教师声泪俱下,学生感动万分,唱到“东亚大陆将沉没”一句时,心惊胆战,仿佛脚下这块土地真要沉没一般。可见在“国家主义”思想的牵引下,乐歌所饱含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第三,提倡学习古曲,继承传统文化。教育学家余家菊曾指出,近代西方物质文化传入中国,打开国人视野的同时,也使人产生媚外的心理,故而提出“救国必自爱国始,欲使人民爱国,必使人民识国”,希望重视用本国的文化教育国民。官编音乐教科书在提倡学习古曲,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值得称赞,不仅记录和传承了一些古代歌曲,创作具有古代吟诵特点的新歌曲,还传扬了“尊师、友爱、勤俭、孝敬”等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
历史是一条长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0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不仅要认识到在清末外辱内忧、民族危亡时期,“国家主义”音乐教育思想犹如一剂救国药方,为振兴民族精神,铸就国家观念,涵养民众身心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思想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国家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道德,它是要号召全体国民捍卫国家主权,共同担负起振兴国家的责任和使命,这就需要打破阶级壁垒,使国民拥有平等追求的权利,这在君主、寡头的封建极权制度下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建立真正平等的新的国家政权。其次,过分强调“国家主义”,会使教育沦为一种统治工具,从而忽视音乐教育内在的审美需求,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就如清政府希望用音乐来宣传救亡图存,重塑国民面貌,在一些音乐教科书中充满了“国家、社会、牺牲”等训诫式的词语,还把“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作为传统伦理道德教导学生,以达到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的教育目的。
因此,我们如果能辩证地看待“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以强调国家与民族认同,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国家主义”音乐教育思想作为基本理念,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又能具有开放的视野,理解世界不同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借鉴西方音乐的科学研究方法,编订适合我国国民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教科书,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指日可待。
附言:本文是以笔者博士论文第一章第三、四节为基础,修善而成,在此对导师洛秦教授的指导,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