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霞 陈 萍 廖悦华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广东江门 529000
[关键字] 宫颈腺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P16;P53;Ki-67;CycilinD1
在所有医护人员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宫颈癌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宫颈鳞癌[1]。但宫颈腺上皮病变的防治仍存在困难。宫颈腺上皮病变和前阶段病变,往往发生在宫颈腺体或宫颈管内隐窝位置,所以阴道镜检查和宫颈脱细胞学检查[2]均无法更好地获得病变组织。与宫颈鳞癌进行比较,临床在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方面的标准较为薄弱,判定其组织形态学,仍为目前所面临的重点问题。目前已公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为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3],且已证实HPV感染与宫颈鳞癌病变有密切关系,但HPV感染是否与宫颈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暂未达到统一定论,且宫颈腺癌形态分类具有一定复杂性。所以,急切需对宫颈腺癌分子生物学和病因做出探讨,以更好地防治宫颈腺癌,为临床诊治宫腺癌提供方向和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P53、Ki-67、CyclinD1、P16与宫颈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80例宫颈原位腺癌及浸润性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80名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30~78岁,平均(56.26±4.21)岁;HPV阳性71例,阴性9例;HPV相关性腺癌41例,非HPV相关性腺癌39例。对照组:年龄31~79岁,平均(56.38±4.25)岁;HPV阳性16例,阴性6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各患者均得到病理检查、影像学方式等综合确诊;②均可提供完整、详细的就诊记录。排除标准:①病灶已出现转移者;②合并其他癌性病变者,如乳腺癌、肺癌、肝癌等;③精神、智力等因素影响研究方案无法配合者。
宫颈腺癌组织学标本用免疫组化标记法检测。将标本做脱蜡、水化处理,高压加热,加入抗原修复液,将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进行阻断,加入抗体(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鼠抗人P16单克隆抗体、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浓缩型兔抗人CyclinD1单克隆抗体)后,再进行显色、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等处理。
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1种HPV亚型检测试剂盒(PCR+膜杂交法)进行检测,并用组化方式检测P16指标。
细胞核、细胞膜或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则判定为阳性信号[4]。P16、CyclinD1、Ki-67、P53阳性判定标准,P16[5]:细胞核中出现阳性信号,或细胞核合并胞质,未出现阳性着色则判定为阴性(-),棕褐色则为阳性(+++)、棕黄色则为阳性(++)、黄色则为阳性(+)。CyclinD1[6]:棕黄色颗粒处于细胞核中。Ki-67[7]:细胞核中出现阳性信号,细胞增殖指数通过阳性细胞百分比数进行判定,>30%则为肿瘤性病变,≤30%为良性病变。P53[8]:阳性:≥60%弥漫;阴性:<5%。比较HPV感染阳性和阴性组P53、Ki-67、CyclinD1阳性率和宫颈腺癌发生率。
标本检验均由医院3名工作时间≥5年的专业医生负责,若发生分歧则根据判定标准进行讨论。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 P16、CyclinD1、Ki-67、P53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P16、CyclinD1、Ki-67、P53阳性率比较[n(%)]
HPV 感染阳性组 CyclinD1、Ki-67、P53、P16阳性率及宫颈腺癌发生率高于HPV感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HPV感染阳性和阴性组P53、Ki-67、CyclinD1、P16阳性率和宫颈腺癌发生率比较(x ± s)
HPV相关性腺癌患者P16、CyclinD1、Ki-67、P53阳性率高于非HPV相关性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宫颈腺癌患者P16、CyclinD1、Ki-67、P53阳性率比较[n(%)]
宫颈癌为我国目前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大约有52万[9]。此为临床妇科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类型包含腺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其中,宫颈鳞癌占比达80%~85%,腺癌达10%~15%[10]。早期研讨如何筛查宫颈癌均致力于分析HPV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评估。此方式用于早期检出宫颈癌中,其检出率非常高,所以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率得到了明显控制。但将其用于筛查宫颈腺癌病变中,其作用非常有限,随着近年宫颈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多在年轻女性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发生[11]。现临床缺乏筛查宫颈腺癌的有效方式,且随着人们性观念变化和社会发展,宫颈癌发病日益年轻化,宫颈腺癌发病则更加年轻化,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临床治疗宫颈腺癌的方式也与宫颈鳞癌有所不同,所以,迫切需分析宫颈腺癌分子生物学和病因学,进而预防病变发生,为临床诊治疾病和明确诊断、疾病发生机制提供新思路[12]。P16属于细胞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对细胞分裂和增殖有负调节作用[13]。测定P16基因是否出现变化对判定患者病灶易感性和评估病灶预后存在较大意义。P16蛋白为P16基因编码产物,在细胞核中,此对细胞分裂周期关键酶CDK4抑制因子。并CDK4活性有抑制效果,进而抑制细胞转至S期,若确实P16基因,则会出现功能缺失,CDK4无法得到抑制,进而造成细胞出现恶性增殖,促进病灶发生。CyclinD1与CDK6、CDK4形成复合物,并为此类物质的调节亚基[14],G1转变至S期不可缺少的则为以上两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目前已公认CyclinD1属于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可造成细胞增殖紊乱,进而发生恶性病变。P53属抑癌基因,在发生肿瘤细胞和病变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P53基因定位在机体染色体17p13.1,包含突变型、野生型,正常状况主要体现为野生型[15]。P53蛋白主要由氨基酸组成,现已认定P53异常表达与肿瘤病变和疾病预后不理想存在明显关系[16]。Ki-67为核蛋白,属于细胞增殖标记物,此在细胞增殖G2、G1、M、S期均有表达,但在静止期G0阶段无表达。此指标高低与宫颈腺癌转移、疾病预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观察组P16阳性检出率为93.75%、CyclinD1阳性检出率为90.00%、Ki-67阳性检出率为92.50%、P53阳性检出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的 15.00%、26.25%、23.75%、20.00%;HPV 感 染阳性组CyclinD1阳性率为82.76%、Ki-67阳性率为95.40%、P53阳性率为70.11%、P16阳性率为80.46%,宫颈腺癌发生率为86.21%,高于HPV感染阴性组的 10.96%、39.73%、20.55%、13.70%、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实了宫颈腺癌中P16、P53、Ki-67及CyclinD1均呈高表达,同时宫颈腺癌发病与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HPV属于DNA病毒,通过黏膜进入到人体靶细胞,并整合DNA到染色体之上,对宿主细胞产生破坏,进而让组织发生癌变反应。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PV相关性腺癌患者P16阳性率为85.37%、CyclinD1阳性率为78.05%、Ki-67阳性率为73.17%、P53阳性率为82.93%,高于非HPV相关性腺癌患者的 66.67%、53.85%、46.15%、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HPV感染的宫颈腺癌患者机体P16、P53、Ki-67、CyclinD1阳性率偏高,因此,在此后防控宫颈腺癌中,应重视预防HPV感染。但有关不同类型宫颈腺癌患者体内P16、P53等指标的具体影响机制,此后还需进一步深入研讨。
综上所述,P16、P53、Ki-67及CyclinD1在宫颈腺癌中呈高表达,宫颈腺癌发病与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并与P16、P53、Ki-67、CyclinD1表达有关,临床可将此四项指标作为筛查宫颈腺癌的指标。